中文专业毕业论文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语言之美.doc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语言之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专业毕业论文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语言之美.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论文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语言之美Discussion on the language beauty of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院 系: 中文系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生 班 级: 2010级中文系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单位 中文系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语言之美【摘要】:中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语言美的课堂。也就是说要使教学过程的语言具有审美价值。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该是这样的:导语的语言美,分析的语言美,提问的语言美和收讲的语言美。【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导语美,分析美,提问美,收讲美语文教学语言应该是富于魅力的
2、的语言,是一种富于美感的语言,整个语文课堂是享受语言美的过程。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美的东西。那么,美的语文教学语言应该是怎样呢?下面本文就从美学角度探讨一下语文教学语言。一 导语美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堂语文课,教师如何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课堂上,学生人人双眸凝视犹如被磁铁吸引般地听着、想着表现出精神上的充实与满足,这一切充分体现了教学语言美的魅力和审美价值。确实,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领着学生登堂入室。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
3、的导语呢?我认为美的导语的基本要求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新奇性、艺术性、知识性。明确了导语设计的要求,那么,怎样设计一节课的导语呢?(一) 提问式导语提问式导语,也叫“问题引路”。教师一上讲台便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和自己一道思考,这样可以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一边迅速思考,一边留神听讲。我在讲游褒禅山记一文时,先板书毛泽东的名句:“无限风光在险峰”。然后问:“为什么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呢?请大家先想想其中道理。”这一问题触及文章主题,引起了学生对未知寻根究底的欲望。 (二) 悬念式导语 悬念式导语也叫“设疑式导语”。即开头讲一个内容生动精彩、情节扣人心弦的小故事或举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来制造
4、悬念,使学生对故事及相关事物产生关切感,从而仔细听下去。在讲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时,有一位教师首先说道:“一位美国海军部长曾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们交头接耳,悄声议论。稍停,教师说:“我们还是先来学习这位著名科学家写的一篇文章,看看他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引而不发,跃如也”。 (三) 渲染式导语 运用形象、充满情感的语言开头,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引发学生相应的感情,进而吸引学生。在讲天山景物记时,可先板书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接着说明这是边塞风光。尽管诗人写出了草盛牛羊壮的景色,但这毕竟是
5、“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地方;可在现代散文家笔下的天山却是塞外江南,这里繁花争艳,五彩斑斓,溪流淙淙。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去天山游历一番。这样,既给学生复习了古诗的知识,又使学生神往天山景物,加浓了学习课文的兴趣。 (四)引文式导语 把与课文相关的诗文引证到课堂中,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位教师在讲陶渊明桃花源记时,先板书白居易对陶渊明的评价:“吾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接着说:作者受到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现在我们就来看他如何的“高玄”吧。这样导入新课,自然和谐,学生爱学。(五) 激情式导语 通过语言激发把学生思想引入课文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情后导入新课。如讲诗八首,可用这样的话激情:“诗
6、,像种子一样,有一股顽强的爆发力。好的诗歌破土而出以后,它的芳香会和民族精神融合,长久地滋润大地;今天我们读的古诗八首,有的已距今九百年,有的距今约一千五百年,然而,诵读、咀嚼,仍可品味到其中的芳香。”学生情弦被拨动,脑中充满民族自豪感,带情诵读,兴意盎然。(六) 直入式导语 直入式导语又叫“开门见山导语”。即一上课就板书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讲爱莲说揭示课题后就问:“你们见过莲花吗?谁能说说这种花的样子?它生长在什么地方?花蔓有什么特点?花有什么好处?”这样开讲,简洁明快,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课文中心的探求。 (七) 图解式导语 图解式导语也叫“实物式
7、导语”。即开课之前先展示某件实物,给学生以新鲜、形象的感觉,引起他们的注意,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松鼠一课时,学生对松鼠这种小动物不熟悉,难理解,我就借生物实验室的松鼠标本采用演示的办法,让学生观察它清秀的面容,闪闪有光的眼睛,矫健的身体,美丽漂亮的尾巴,从而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 二 分析美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文教学就是体会、领悟语言美。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
8、美的享受。作品中美的语言能让人精神愉悦。大量美文所蕴蓄的审美信息,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那么,怎样分析语言的美呢?(一)抓住美的形象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再如背影中的父子情,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子情,七根火柴中的战友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均是
9、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这些都是课文审美鉴赏的关键。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细心揣摩,反复品味,必能使学生作出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从而使审美鉴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抓住美的意境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课文荷塘月色的重点就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然后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
10、类似的意境。于是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生活美的回忆,从而加强了对荷塘月色作者创设的意境的理解。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读着这雄伟的诗句,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还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也进一步鉴赏到词句的意境美。三 提问美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语文课
11、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语言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怎样做好语文课堂中的设疑提问呢?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一)问要有值就是问题的设置要合乎教学内容,合乎学生实际。教师在备课中就要善于于“无疑之处见有疑”。一句话,设疑提问要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语文设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文 专业 毕业论文 中学语文 教学 语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