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设计和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设计和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关键词:数学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不等式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一元二次不等式及解法的设计和反思,提出了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240-01 本文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视角,是因为笔者认为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任务是在课前如何“处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如何“组织教学过程、与学生共同寻找答案”,课后如何“组织学生巩固知识,教师进行自我反省” 本文结合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课例的设计和反思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本节内容的要求 1.教学课时:1课时; 2.课程目标:掌握求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3.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2)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以上三个教学“指标”涉及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把方程、不等式的求解纳入函数系统中去讨论,把“等与不等”,“定形与定量”,“数与形”等的矛盾体统一在具体问题中去研究,作为教师,我们应站在联系的高度来分析,因为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联系的、统一的整体。 二、本节内容的分析 1.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相交 ,相切 ,相离 ),说明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情况; 2.由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3、解; 3. 4.等于与不等的相互转化,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体现的算法 (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2)解方程 (3)根据方程的根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同解变形) 分析教材、处理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乏“浅入深出”的分析能力和“深入浅出”的整合能力,就不能明确哪些内容可以成为学生构建新知识结构的基础,哪些内容是需要新输入的知识,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关键在哪里等等;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乏“俯视”教材的“透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就会缺少“为什么要学习”“怎样进行学习”的自觉指导能力。 三、本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一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知识目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元 二次 不等式 及其 解法 教学 设计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