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韦美婉(汕头市 潮南区井都中学)课题: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人教版A版)教学内容分析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通过类比实数间的大小关系引入集合间的关系,同时,结合相关内容介绍子集等概念.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课本注重体现逻辑思考的方法,如类比等.值得注意的问题:在集合间的关系教学中,使用Venn图,这有助于学生通过体会直观图示来理解抽象概念;随着学习的深入,集合符号越来越多,建议教学时引导学生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关系和符号,例如与的区别.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上一节的内容,学生以掌握了集合的定义与集合的三种表示法:描述法,列举法,维恩图法。对
2、本节课集合关系的教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过程目标:(1)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4)了解空集的含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创新 (2)学会沟通,鼓励学生讨论,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子集与空集的概念;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楚属于与包含的关系,理解空集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提问: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 如何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10以内3的倍数; (2)1000以内3的倍数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0 N; -1.
3、5 R。思考1:类比实数的大小关系,如53试想集合间是否有类似的“大小”关系呢?二、新课教学(一). 子集、空集等概念的教学:比较下面几个例子,试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1),; (2) 设A为井都中学高一(3)班男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B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3), 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吗?由学生通过观察得结论:例子(1)(2)中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例子(3)中集合E和集合F相等1.子集的定义: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subset)。 记作: 读作:A包含于(is containe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集合 基本 关系 教学 设计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