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县旅游资源分析》 .doc
《《怀柔县旅游资源分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柔县旅游资源分析》 .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怀柔县旅游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之一怀柔县旅游资源分析( 草 稿 )2000年7月目 录(一)旅游资源整体特征及赋存环境一、资源空间二、资源生成条件 1、地文基础与景观发育 (1)自然景观形成背景及旅游价值 (2)地貌带的主体成景环境 2、影响旅游环境的水热与生物条件 (1)气候要素 气候地带性 物候 气候灾害(2)水文条件 河流 湖泊 泉 (3)动植物 供旅游开发的主要植物 鸟类 3、人文环境与旅游 (1)文化源流 (2)节庆与乡俗 (3)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4)社会经济支撑(二)旅游资源类型分析一、概述二、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1、地文景观类 2、水域风光类 3、生物景观类 4、古迹与建筑类
2、5、消闲求知健身类 6、购物类 三、旅游资源评价 1、评价原则 2、评价内容 (1)旅游资源量值评价 (2)旅游资源品质评价 附表1 怀柔县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主要实体统计附表2 怀柔县旅游资源评价(一) 旅游资源整体特征及赋存环境一、 资源空间这里讨论的旅游资源所处的空间是指它在怀柔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内部结构。明确这一空间的具体范围和区域划分,有利于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的性质和开发任务。怀柔县县城位于北京市城区东北约50公里处,县域被北京市的昌平、延庆、密云和河北省的赤城、丰宁、滦平等县区围持。地理纬度在41上下,这一纬度线在华北地区接近暖温带的北界,与北侧坝上地区的中温带相距不远。从全国自然区域
3、的角度看来,这里恰好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域内的“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与西北干旱区域内的“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的交界地带,以至于怀柔县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环境明显地带有这两个自然区域的特点。 怀柔县县域呈南北向的长条形,从最南端的杨宋镇梭草村到最北端的喇叭沟门乡石洞子,直线距离90公里,跨过了近半个纬度,加上沿线地势有很大变化,所以怀柔县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主要表现在南北向的变化上。一、 资源生成条件1、 地文基础与景观发育(1) 自然景观形成背景及旅游价值怀柔县的地势状况较为复杂,全县总面积2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平原约占一成,山地约占九成。在大地构造上,怀柔县属于华北地台的范围,其中平原
4、属燕山沉降带,山地属燕山台褶带。后者造就的冀北山地,属燕山山脉的支脉。燕山山脉是我国北方的一条重要景观带,是形成京北山地旅游资源的主要依托地,对于怀柔县的旅游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燕山山脉在中国的大地构造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过去它是一个长期凹陷的地区,地质史上称为“燕山沉降带”或“燕山准地槽”。中生代这里经历了一次剧烈的造山运动,即“燕山运动”,使原有的地文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的大规模的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结束了这里长期沉降的历史,燕山山脉横空出世,其总体框架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目前本区一些有名的构造,如北东向的四海向斜、八达岭向斜、云蒙山短轴背斜、崎峰茶断裂、河防口断裂,北北东向的含
5、石城断裂、张家坟断裂、青石岭断裂。这些构造有的早已存在,燕山运动时曾经复活,它们对怀柔县山地景观的形成起过关键的作用,有的就是到了现在也还具有很显著的景观意义,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可以举出位于云蒙山西侧的崎峰茶断裂和河防口断裂。崎峰茶断裂是一条大型高角度正断层,向西北倾斜,倾角超过了80,断裂两侧地层不连续。河防口断裂位于云蒙山南侧,它是以推覆体的形式出现的,这两条断裂和在云蒙山东侧的北石城断裂一起,共同控制了云蒙山的发育,使其成为一座周边界限十分清晰的断块隆起山地。这座山地由于隆起时的断裂控制作用的不均衡,造成了西坡陡、东坡缓的不对称现象。这一景观特征在很多已经开发的景区中反映了出来。 燕山运动
6、的另一个构造表现是多轮回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此前此后虽然也有多次岩浆活动,但因其时代久远或规模不大,岩浆岩的景观意义已经不很明显,而燕山运动造成的花岗岩类岩石侵入,其活跃的程度和形成的规模,对怀柔县山地景观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类花岗岩类侵入体有代表性的是燕山中期的怀柔长圆石英闪长岩、平义分闪长岩,燕山晚期的转山子花岗闪长岩、云蒙山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后山铺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大水峪片麻状花岗闪长岩、西水峪碱长花岗岩、九水峪碱长花岗斑岩等。这些花岗岩类岩石是主要的造景岩石。 (2)地貌带的主体成景环境怀柔县南北狭长的区域有以下几条主体地貌结构带,从南到北依次为山前平原、山前丘陵低山、中部中山、中
7、部谷地、北部中山(表1)。 表1 怀柔县地貌结构带名称平均海拔分布部位与地理特征山前平原3070米位于怀柔、庙城、杨宋、北房、桥梓等乡镇大部,北宅乡东部,范各庄乡南部,怀北镇南部。平原地面坡度35,主要由潮白河支流的冲积而成,由于河流摆动,形成一些不太明显的天然堤和河间低地。此外,北部丘陵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地带有局部的洪积物组成的洪积平原和洪积台地。山前丘陵100400米位于黄坎、沙峪、三渡河3个乡和黄花城乡的南部,北宅乡的西部,桥梓镇西部,范各庄乡北部,怀北镇北部。山前丘陵海拔大致在100250米之间,是由山前众多的小型洪积扇、坡积裙、剥蚀残丘组成,由于长时期受到流水等外力侵蚀,这些地貌形态的
8、表面已经很不平坦。南部低山250800米位于渤海镇、黄花城等乡镇沿长城一线的南北两侧,此带有少量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地,牛角边(1039米)、北大坨子(1303米)。中部中山8001500米位于八道河乡、崎峰茶乡和黄花城乡的北部,琉璃庙乡南部。在长城北侧。此带有一些超出1000米的陡峻山峰,云蒙山(1414米)、西沟梁头(1049米)、柳木坑梁头(1367米)、大二道沟梁头(1233米)、黑坨山(1534米)、凤驼梁(1529米)、大片后梁(1006米)、猴梁头(1319米)等。中部谷地280400米位于汤河口、宝山寺、琉璃河等乡镇的北部,七道河乡、长哨营乡的河谷地带。北部中山8001700
9、米位于喇叭沟门乡、碾子乡、七道河乡北部,汤河口镇北部。在县域西北边界呈断续分布,由东北、东南两个方向交错延伸,全县约有一半以上超过1000米的陡峻山峰位于这里,如大处子洼高尖(1434米)、三道岔高尖(1573米)、北正沟高尖(1333米)、猴顶(1705米)、石洞沟高尖(1590米)、猛虎沟高尖(1121米)、大南沟高尖(1090米)、白菜顶(1553米)、狼窝高尖(1102米)、凤凰岭(1435米)、平安梁(1122米)、蚂蚁梁(1004米)。 在上述地貌带中,有三个主要的成景区:山麓浅盆地成景区、长城沿线成景区、中北部中山及山间谷地成景区,它们具体表现出以下内容。 山麓浅盆地成景区指茶坞
10、怀柔镇范各庄西流水庄大水峪一线西北一侧的狭长区域,此区域为山前丘陵台地和其间的浅盆地,是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的过渡地带。台地的前沿海拔约60米,后沿100米,宽度一般二三公里,地面坡度二三度,缓缓向东南方向倾斜。台地上分布有许多低缓的丘陵,多为低丘陵和中丘陵,海拔在150米和250米之间(相对高度50150米),它们常常构成一些浅平的盆地。注入潮河的几条山地河流(怀九河、清河、沙河等)经过这里下泄,在出山口前的山谷中和浅盆地上修建起了几个小型水库,如沙峪口水库、怀柔水库、北台上水库、大水峪水库,这些水库加上密集的城镇聚落所提供的良好基础设施,为开发旅游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围绕着几个水库建
11、立的几个主要旅游区和旅游点,如就是在这里出现的,如北台上水库地区的雁栖湖游乐园和红螺湖风景区,沙峪口水库地区鸿深湖旅游度假风景区的、怀柔水库地区的怀柔镇、大水峪水库地区的青龙峡旅游度假区等,它们与已成为怀柔县的主要旅游地。长城沿线成景区指南部低山及其中的河谷地带,包括黄花城、黄坎、沙峪、八道河、北宅、范各庄等地区,此区的主体地貌形态是海拔250800米的低山丘陵和其中河谷。组成山丘的岩石成分较复杂,区内有少量超过1000米的山峰,它们都有较明显的特色,如处于八道梁乡的黑托山(1534米)、大二道梁梁头(1233米),黄花城乡的凤坨梁(1529米)、大片后梁(1006米),沙峪乡的北大坨子(13
12、03米),三渡河乡的牛角边(1039米),怀北镇的段树岭东梁(1147米)和紫云峰。这些山地中的一些谷地,如怀九河、怀沙河河谷也是主要成景区域。中北部中山及山间谷地成景区,包括崎峰茶、琉璃庙、汤河口、喇叭沟门、碾子等地区,这里连绵的群山海拔高达800米1500米,其中有几百座海拔超过千米的山峰,形成了成为怀柔县山区十分醒目的景观,如其中喇叭沟门乡帽山村的大处子洼高尖(1434米)、帽山村的三道岔高尖(1573米)、胡营子村的北正沟高尖(1333米)、孙栅子村的猴顶(1705米)、帽山村的石洞沟高尖(1590米)、东岔村的猛虎沟高尖(1121米)、苗营村的大南沟高尖(1090米)、碾子乡郑栅子村
13、的白菜顶(1553米)、道德坑村的狼窝高尖(1102米),四道窝铺村的凤凰岭(1435米)、菜树甸村的平安梁(1122米)、宝山寺乡盘道沟村的阳坡高尖(1103米),汤河口镇中心社村的蚂蚁梁(1004米),崎峰茶乡平甸子村的西沟梁头(1049米)、辛山村的柳木坑梁头(1367米)、西台子村的大二道沟梁头(1233米),以及位于怀柔、密云两县交界处的云蒙山(1414米)。这些山地,其主要构景岩石是时代较近的燕山期花岗岩,拥有大量造型生动的蚀余景观和奇特与象形山石。此外,由于受到强烈构造运动的控制,山地上升往往形成深切的河谷和陡峻的坡地带,这类情况在云蒙山表现得最突出,如山地西侧的大陡坡和沟谷群、
14、穿越云蒙山的白河深切嵌入蛇曲,以及到处可见的山地造景岩体和沟谷潭瀑景观。 2、影响旅游环境的水热与生物条件 (1)气候要素 气候地带性怀柔县位于大陆性季风型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这一气候区的特点是季节变化明显,热量充足,气温较差大,降水不多而集中。怀柔全县突出地反映出了这一气候特点: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控制,寒冷少雪;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温暖湿润。年降水量470850毫米,年平均气温612,无霜期140200天。由于怀柔县南北狭长,地势起伏大,气候的地区差异也相当明显。从南到北,可分为南部温暖半湿润区、中部偏冷半湿润区、北部偏寒半干燥区等3个气候区。 南部温暖半湿润区位于长城以南的山前平原、山前
15、丘陵和南部低山。此区是全县水分、热量条件最好的区域,怀柔、庙城、杨宋、北房、桥梓等乡镇所在的平原地区年降水量600700毫米,年平均气温1112,1月平均气温零下5.5,7月平均气温25.8。这一气候指标表明这一区域在全县气温中是最高的,特别是在夏季较热。但如果和北京市城区相比(7月平均气温26.1),仍稍微凉爽。平原以北,长城一线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7月平均气温又有降低,为2325.5,年降水量也有增加,为650750毫米。适宜的水热条件和地形条件使这里成为北京郊区板栗等干鲜果品种植的最佳地区之一。中部偏冷半湿润区位于云蒙山和黑坨山分水岭及两侧中山地区。此区年降水量650850毫米,是全县水分
16、最充沛的地区,但由于形成了暴雨中心,易发生山洪和泥石流,在旅游点建设时要注意防范。此区年平均气温只有69,1月平均气温零下812,7月平均气温2024,为夏季避暑旅游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北部偏寒半干燥区位于县域北部地区。此区由于处在云蒙山的背风坡,水汽大量减少,年降水量只有450550毫米,是全县水分最少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与中部偏冷半湿润区相差不大(分别为69、零下912,1823),也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 物候怀柔县各地物候期不同,使自然旅游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里举出县城一带秋季(911月)的6年(19801985年)物候历(摘要),对于开展全县山地植被观赏旅游
17、活动提供一个实际的参考(表2)。表2 怀柔县部分物候历植物名称花期叶期变色核桃4月23日4月19日10月29日9月23日10月22日荆条6月4日6月15日月日10月31日9月26日10月24日北京杨3月27日4月1日10月10日10月9日10月2日10月31日椿树5月24日6月4日4月20日10月2日10月25日榆树3月24日4月8日11月12日10月5日11月5日山杏4月7日4月11日4月15日11月10日10月6日10月31日桑树4月24日4月18日11月12日10月8日11月7日枣树5月10日6月15日4月28日11月4日10月10日10月28日山桃4月4日4月8日4月9日11月13日1
18、0月10日11月18日垂柳4月9日4月14日4月9日11月20日10月12日11月7日侧柏3月24日4月9日10月12日槐树7月18日8月14日4月17日11月12日11月7日 从上表看出,怀柔县的主要植被因受气候影响所产生的变化,在一年内有较稳定的规律,其中特别是每年4月中到6月中的花期和9月末到10月末的树叶变色所形成的景观可以被用来开发旅游。 气候灾害气候灾害对旅游环境是一种破坏。怀柔县的主要灾种有洪涝、干旱、雹灾、风灾。怀柔县云蒙山、黑坨山高峻的中山山势,使南来的水汽气流上升时遭遇北方的冷气流,在八道河乡、崎峰茶乡和怀北镇北部一线,是容易形成暴雨的地带,暴雨引发的山洪和泥石流也常在这里
19、发生。北部的白河在夏季暴雨季节有时也发生山洪。干旱引起的旱灾在怀柔县经常发生,频率高达88%,特别是春旱年年可能出现,北部山区汤河口地带的春旱最为严重。怀柔县每年发生雹灾5.4次,发生的时间主要在59月份,雹源有3处:西北部卯镇山、喇叭沟门北部帽山、黄花城北部凤驼梁等地的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地区。它们各自沿山谷、河谷移动形成一条长长的冰雹线:一条是从卯镇山沿郑栅、道德坑,进入天河北沟,再向东南转汤河口几其以南地区;二条是从帽山开始,分成两路南下,一路沿喇叭沟门沿河谷进入七道河、长哨营到东南沟伸入密云县境内。另一路由喇叭沟门直接南下,到向东南移动。北支经沙峪、三渡河移向东南至本县平原地区。
20、风灾的形式有夏季的雷雨大风和冬春冷气流侵袭大风。对农作物、果树生长和建筑物造成影响。雷雨大风和冬春冷气流侵袭大风 (2)水文条件 河流境内河流,以云蒙山凤驼梁一线的山脉为界,南侧河流属于海河流域的潮白河水系和北运河两个水系,北侧河流只属白河水系。境内四级以上的河流有17条,其中12条河流的形态和水文特征及其旅游价值如下(表3)。表3 怀柔县主要河流特征水系河流名称河流特征与旅游价值潮白河潮白河海河的二级河流。在怀柔县境内长13.2公里。由于地处平原边界,不具备明显旅游价值。白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全长280公里,本县长度51.7公里,流域面积1280.7平方公里,白河从延庆县大北沟门东1公里处
21、进入怀柔县境内时为东流,到宝山寺乡西帽山村改为南流,至渣汰沟门有菜食河汇入后,河谷变宽,经宝山寺有天河汇入,至汤河口有汤河汇入,于双文铺东汇入琉璃河,在东峪沟门出怀柔境。白河一直蜿蜒流经怀柔县中部和北部山区,深切数百米,往往形成陡峻的峡谷,有许多天然深切曲流,其中在后安岭往东的一个,弯曲度接近360。河床平均纵比降2.7,在山区的许多河段,可以开展漂流活动。白河水量较大,历史上曾经出现过60008000立方米/秒的洪峰。怀河怀九河和怀沙河在怀柔县城西汇合后称怀河。以怀九河计,怀河全长80.9公里(怀柔县64公里),流域面积1042.6平方公里(怀柔县境内578.3平方公里)。怀河在梭草村汇入白
22、河后,清水与较浊的白河水不相混合,向下保持了近1公里,形成一道特有的景观。怀九河源于延庆县。于西水峪村入怀柔县境,至北宅乡杨家东庄注入怀柔水库,全长68.9公里。怀沙河源于沙峪乡三岔村,至北宅乡杨家东庄注入怀柔水库,全长28.7公里。雁栖河白河主要支流,源于沙峪乡三岔村,至北宅乡杨家东庄注入怀柔水库,全长42.1公里。流域面积411.7平方公里。沙河雁栖河支流,源于怀北镇枣树林村,至北宅乡杨家东庄注入怀柔水库,全长28.7公里,流域面积13.1平方公里。汤河白河在怀柔县的最大支流,源于河北省丰宁县,在大南沟门进入本县,全长52.6公里,流域面积618.3平方公里,沿岸有广阔的河漫滩和河谷台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怀柔县旅游资源分析 怀柔县旅游资源分析 怀柔 旅游资源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