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中的史料研习策略”研究申报评审书.doc
《“探究式学习中的史料研习策略”研究申报评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式学习中的史料研习策略”研究申报评审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类别编号南通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2011)年度第( )期 课题名称:“探究式学习中的史料研习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蔡 权 所在单位: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申报日期:2011年6月 南通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二OO九年制填 写 说 明1、南通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立项课题均填写此表。2、“项目类别”分为“重点”、“立项”两类。“项目类别”和“编号”由市教研室统一填写,申报人不填写。3、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4.申报、评审书和相关活页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按相关规定报送。申报评审书一式3份,相关活页一式3份。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
2、名蔡 权性 别男民 族汉出生年月1964 年1月 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中学高级教师研究专长课堂教学最后学历大学本科最 后 学 位工作单位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固定电话0513-84033208手机(必填)15206299875通讯地址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邮政编码226001电子信箱caiquan64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姓 名专业技术职称工 作 单 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陈康衡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教科研中心历史学和历史教育负责课题的实施指导曹炳生中学高级教师一中教育理论负责课题的实施指导陈建云中学高级教师通中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负责课题的实施指导蔡权中学高级教师一中课堂教学
3、课题主持人李荣生中学高级教师一中课堂教学参与子课题研究吴洪华中学高级教师一中课堂教学参与子课题研究倪春华中学高级教师一中课堂教学参与子课题研究钱春霞中学一级教师 一中课堂教学 参与子课题研究课题主持人(2006年2010年期间)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项目来源课题名称批准时间在课题中的分工完成情况省级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课堂教学变革2006年核心组成员已结题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论文或著作名称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日 期高考历史最佳选择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分析考试研究中国教育学会考试专业委员会2006年10月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基本类型与解题方法试题
4、与研究中学生学习报社2007年11月体现新课标理念的200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考试光明日报社2007年12月材料解析题有效信息的处理考试光明日报社2010年4月正确解读历史材料的思路和方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5月学术研究型探究题的主要特征和解题思路试题与研究中学生学习报社2011年文综版二、课题设计论证(限8000字内,可附页)(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问题的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史料作为历史知识的基础来源,已成为当代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和理论依据。在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二十一世纪课程改革中,将问题探究引入到课程标准的制订和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注
5、重探究式学习,倡导历史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将探究式学习摆在了突出位置,强调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这种形势下史料的学习和运用作为形成技能、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培养情感与态度的“载体”,已成为国内外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共识。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是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关键和有效途径,那么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课题。 问题的界定从概念上讲,我们认为基于史料研习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所探究的问题,收集和整理相关史料,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和已有知识去认识、理解、判别史料,以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
6、题以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进行知识建构和价值认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的。同样,历史知识学习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记忆和复制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过思考和探究,建立起学生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探究历史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这对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都是十分有益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这里,存储“历史信息”的载体无疑是指史料,
7、即白寿彝先生所说的“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7页。又如曹大伟、赵世瑜所说的,“一切存储着有关过去信息的资料”,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可见,史料是从事历史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历史教师而言,要进行深入的问题探究,当然不能仅靠一些现成的结论,史料是历史学科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对史料的研习可以使他们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受,直接参与历史问题的解决活动。基于史料研习的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能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舞台,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要把探究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尝试
8、用历史的眼光去发现史料中的问题,并用科学的方式加以处理。或者选择一个主题,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独立地分析原始资料,对各种观点展开研究、批判,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推演,得出自己的结论。(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及述评英国的历史教学界对史料教学进行问题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由于受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英国的历史教学界掀起了一股“新历史”的思潮,主张“新历史”的学者认为:“学校历史学习的重心不应该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获取知识。”如何获得历史知识呢?他们主张,“把史料作为证据,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
9、新历史”的思想提出后,在英国的历史教学界一度引起争论。但进入80年代以后,这一思想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 在“新历史”思想的影响下,历史教学中,广大教师广泛地运用史料。与此同时,英国的一些教学法的专家像李彼得、汤普森和罗杰斯等人对史料教学从理论到方法进行了不断地探索,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陈新民 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 2001年国外学科教育)。在国内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教学已引起广大历史教师的重视,史料教学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如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研中心张静老师的问题探究式学习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第02期)运用大量的案例对基于史料解读的探究性学习特点和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
10、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原则;建立了与问题探究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结构与方法体系;在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首都师范大学李晓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运用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学的理论,并结合英国“新历史科”对史料教学的研究,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怎样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怎样使学生具有解决历史问题的技能,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历史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进行较为深入和全面的探讨;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季晓燕的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史料教学问题的思考对史料教学在历史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目前对历史教学史料
11、研习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史料解读基本操作方法的介绍上,即如何运用史料去回答问题,缺乏研究的理论支撑;国内大多数的教学和研究人员集中在教师如何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来判别史料,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如何指导学生去阅读史实,解决试题中的问题,缺少如何通过史料研习来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进行问题探究时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如何通过史料的研习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进行自我反思仍然是研究的空白点。其它相关研究有待发现,并在本课题研究中加以合理的借鉴、应用。(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研究的目标: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课改中历史教学的新变化,借鉴国内外的有关
12、研究理论和实践,研究(1)揭示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问题探究时运用史料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学习兴趣的基本途径;(2)通过研究总结出学生运用史料探究并解决历史问题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3)探究在史料的研习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能力的若干策略;(4)通过对研习史料的过程进行自我反思等问题加以阐释,以进一步丰富历史学习经验,发展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主要内容:本课题着重对问题探究式学习中史料的收集、整理,史料的分类甄别、问题探究过程中史料的研习过程和作用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等诸方面进行实验研究。从七个方面分别讨论史料在中学历史探究式学习中的运用问题。(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究 学习 中的 史料 研习 策略 研究 申报 评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