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
《“五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 江苏省句容市宝华中学/朱忠会 我校历史课题组承担的镇江市级课题构建“5学”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已结束,课题组对“5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研究已较成熟,现总结如下: 1、“5学”的内含及目的: “5学”即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做中学、想中学、议中学”。“听中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1定的声响作用于学生的耳朵,以引起学生个体产生变化,从而获取知识。它包括教师的讲课,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而播放的
2、音乐、录音等。“看中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1定的视觉材料作用于学生的眼睛,以引起学生个体产生变化,从而获取知识。它可以包括教师提供的教材、板书设计、教具和录像材料等。“做中学”是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围绕1定的教学目标开展的1系列具有创造性或个性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它可以包括课前的收集材料、制作、采访;课中的角色扮演,撰写小论文,编制有关表格等。“想中学”是学生针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或自己在实践、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从而获取知识,积累经验。“议中学&rdquo
3、;是“5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针对某1问题,在深入地思考后,在小组中讨论,在群体中交流,展示自己的思考所得,提出自己的困惑,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肯定成果,解答疑难,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5学”的目的就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由重老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使师生能够“交流-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乐学,让他们不但掌握知识,而且培养能力,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1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成为1种特殊的实践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5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听中学”和“看中学” “听中学”和“看中学”是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5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对其进行批判地继承,对其好的方面进行了保留,并进行了发展。主要表现在:1是形式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让学生在“听中学”和“看
5、中学”,而不是教师单纯的讲授、叫学生看书。这1转,就对教师提出了1个更高的要求,这就是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让学生在“听”、“看”中学到知识,这就带动了“听”、“看”内容的变革,“听”“看”的内容必须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有1定价值的,教师精心准备的;2是内容上有较高的要求:“听中学”强调教师的精讲和适时的点拨,强调听力资源的巧妙和谐地运用。教师的讲解要立足于讲的艺术,要求讲得精彩,讲得精当,讲得明白,讲得科学。对
6、于历史事件,就要着重讲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比较重大事件的异同,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讲解应由灌输变成了引导,由对课堂的主宰变成了对课堂的指导。“看中学”强调教师优秀教具的提供和展示、优美图片和录像的提供、短小精悍的板书设计,以及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新教材的提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教材以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让学生喜闻乐见,基本上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更能扩大学生的视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优化教育资源,展示1些精心选择的紧扣主题的图片和录像材料,
7、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当然,老师制作的优秀教具往往更现实、更直观地服务于教学、短小精悍的板书设计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做中学” “做中学”是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陶行知老先生的“教学做合1”的理论也10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做”中探索,在“做”中体验求知的无穷乐趣,并不断地产生“做&r
8、dquo;的需要,以不断地获得新的动力,得到新的发展。 课题中的“做”是有其规定性的。首先,它是1种有目的的“做”,是围绕1定的教学目标而开展的,离开1定的教学目标,“做”是盲目而无意义的。这是就有1个“导”的问题,这个“导”起先应该是教师的“导”,教师根据1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去做。其次,“做”的主体是学生,或者是学生和教师,学生必定是主体,有教师参加的也只是指导。再次,“做”的时间是课内或课外,因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课堂教学 中的 应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