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立足现实课堂凸显绘图本质的教学策略探讨.doc
《804.立足现实课堂凸显绘图本质的教学策略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4.立足现实课堂凸显绘图本质的教学策略探讨.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立足现实课堂 凸显绘图本质的教学策略探讨小学信息技术绘图的教学与思考【内容摘要】绘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信息技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绘图的学习也是整个第一册信息技术学习的重点。绘图教学的本质在于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积累基本经验,培养基本思想,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然而现实的课堂忽视学科内在的本质,在强调绘图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却忽视学生绘图思想的培养和绘图经验的积累。笔者在深层次解读绘图教材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维度、资源优化维度和习题开发维度进行深入研究绘图教学,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具体的教学策略。【关键词】现实课堂 绘图本质 教学目标 资源优化 习题开发一、案例回放绘图是学
2、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信息技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一般情况下绘图的学习也是第一册信息技术学习的重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提出了四个具体的目标,分别是:(1)绘图工具的使用。(2)图形的制作。(3)图形的着色。(4)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我们先来看看关于绘图的两则教学案例:教学内容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1册第9课的花香满园。这课内容教材在安排上不仅知识比较多,还似乎很散,学习重点从画图中的工具转到了菜单,这一改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教材的内容安排主要由“播下种子”“百花盛开”“千姿百态”“精益求精”四个部分组成。“播下种子”要求学生运用学过
3、的直线工具、椭圆工具、颜色填充、Shift键来完成“花种”的绘画,其中“百花盛开”“千姿百态”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表1 花香满园教学案例案例案例一:浙江版教材花香满园片段之一案例二:浙江版教材花香满园片段之二个性化处理教材后课题改为百变积木教学过程片断千姿百态环节教师出示各种美丽的花朵课件。师:怎么样的花才是漂亮的呢?你看到的这些画里面的这些花有些什么变化?生:花朵的颜色变了,我喜欢红色的花。师:除了这样变,还能变成其它的样子吗?(此时学生的回答依旧在颜色、花名之间辗转)师:我们可以利用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和按一定角度翻转,将原先一模一样的花变成千姿百态。同时请你填上不同的颜色。学生练习。(很多
4、学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让积木转一转(修改后环节名称)师:学会复制粘贴就能让积木变成各种各样了吗?我们还要让积木进行“翻转/旋转”。(课件展示)学生自学视频后进行演示如何实现“翻转/旋转”。师:你是怎么样理解三种“翻转/旋转”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梳理。学生在视频的帮助下完成积木的“翻转/旋转”。(展示学生的效果。)师:画错了或做错了怎么办?(课件展示)讨论解决方法。我的思考1.课堂交流忽视学科本质。教师在设计上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却未意识到构建交流的支撑核心。这样的交流,这样素材无疑是不能起到在有效时间内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相关知识,这无疑是忽视了绘图教学的本质。在交流的时候,很多孩子提
5、出了质疑,这些质疑都是真实的反应。由于教学过程设计的不当,致使最后知识的学习也草草收场。2.没有充分挖掘知识点。教师受限于教材的桎梏,在绘制花瓣的时候没有挖掘最简便、合理的方法,没有冲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高潮,从而形成课堂的冷清。1.活化绘图资源,关注绘图教学的本质。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关注,将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进行调整和补充,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选取更适合的内容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从而更有效、充分地将教材资源激活,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2.关注现实起点,建构的认知结构更富张力。教学的成效如何,往往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在这一课中,我们势必
6、要梳理清楚翻转、旋转这个内容的地位,并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只是学习的帮助者,探索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利用观察、比较和教程来达到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新知。学生亲身经历了方法的探索过程,更为以后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由此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富张力。案例一中的设计从表象上看课件精美,师生有问有答,热热闹闹,但是他忽视了绘图教学的内在本质,显得花里花俏。案例二中的教师所关注的是人,不仅仅落实了绘图的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绘图思想和绘图经验的积累。小学信息技术在过去一直强调的是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直是现阶段中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学生
7、的信息素养功不可没,我们的孩子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扎实,但是我们缺少了创造性的东西:一个是基本思想,另一个是基本活动经验。笔者一直在思考,我们在用怎样的教材?我们教的又是怎样的学生?不同的绘图教材万变不离其宗的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形式各异,其实质就是对三年级绘图教学本质的不了解,那么绘图教学的根在什么地方呢?笔者认为绘图教学的本质在于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积累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绘图教学的根是在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立足现实课堂,凸现绘图教学这一本质,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深层次解读教材,了解学情。 二、教材与学生1.我们在用怎样的绘图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些绘
8、图教材真的只是个例子吗?绘图教材对学生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不应该迷信教材,更不应该轻易去否定教材,教材建设有赖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在杭州13个县市区所使用的小学信息技术绘图教材分成两种,分别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以下简称浙江版)和浙江科技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以下简称杭州版)。浙江版的教材将绘图这部分内容编排为两个部分11个课时,其中第5课和第14课的内容隶属于因特网,第12课和第13课的内容是金山画王,没有绘制的任务。于是整册中关于图形绘制的内容合计7个课时,详见下表。表2 省编教材关于绘图的课时安排课题内容目标学习载体6.小树苗快快长喷枪、橡皮、清除图像
9、小树7.整齐的教学楼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撤销、重复教学楼8.五彩的窗子打开、选定、用颜色填充教学楼9.花香满园复制粘贴、翻转旋转、清除选定内容花10.我能画得更好放大镜、画布、帮助画11.美丽的校园设置为桌面墙纸、打印教学楼15.贺新年综合练习贺卡这套教材面向全省发行,教材的知识编排涉及的面较广,内容丰富有趣。考虑到全省的均衡问题,所以这册教材学习目标的难度并不高。教材中将绘制图形这块内容编成两个单元7个课时分,涉及了画图的大部分知识技能,但是再推敲我们就会发现,如果严格按照这7课内容来进行教学,学生学完内容后运用画图软件能画出怎么样的图形?经过笔者一个学期的学习、追踪、观察、反思后发
10、现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绘图工具涉及的不健全,譬如:绘图中使用最频繁的曲线工具、取色工具在这7个课时中都没有体现出来。浙江科技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以下简称杭州版)将绘制图形这部分内容编排为12个课时,同时在第三册还涉及2课时,详见下表。表3 市编教材关于绘图的课时安排课题内容目标学习载体4.背上画板写生去铅笔、清除图像、刷子山5.漂亮的教学楼矩形、直线、橡皮教学楼6.做一回粉刷工颜料盒、用颜色填充、撤销教学楼7.小小美容师放大镜、取色、教学楼8.大树底下好乘凉椭圆、刷子树木9.我为学校添绿色刷子、曲线、喷枪花10我为学校题个词刷子、文字、教学楼11.美化校园选定、教学楼12.独木也能
11、变树林选定、复制粘贴树木13.手帕设计方案扭曲、翻转、复制粘贴手帕14.我的桌面与众不同设置为墙纸手帕15.做张贺卡拜年去综合练习贺卡这册教材基本是围绕画图这个软件展开的,涉及绘制图形的工具和菜单比较全面。比较遗憾的地方就是整册教材在学习载体上面稍显单一,12课内容里面围绕教学楼这个载体展开的有8课。2.我们在教怎样的学生学生对于电脑绘图有怎么样的经验呢?他们又有怎么样的知识基础?教材的编排是不是编者和专家的“一厢情愿”?三年级是一个爬坡的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则由低年级刚进入到中年级。这一年中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就像泛滥的洪水一样蜂拥而至,而这时孩子们的发育却处在缓慢阶段,我们更需要掌握孩子的心理,
12、抓好萌芽教育才能使孩子提高和进步。三年级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施教时,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主从关系。尽管学生有依赖性,但决不能包办代替,要尽可能让他们主动去探索新知,掌握知识要点。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为以后独立学习做好铺垫。三年级的孩子无意识注意占主体地位,注意力很难长久地集中到一起。我们要想办法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认知的前提特征和情感的前提特性。要摆脱学生的学习依赖心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实践与探索1.教学目标维度:对知识点进行纵向挖掘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我们应倡导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与整合。合理的目标是指引课
13、堂教学方向的航标与灵魂。在教学中,我们应依据教材目录,理清知识体系,把握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依据例子分析知识点,分割课时,确定课时目标。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研读纲要,研读教材,了解知识体系研读纲要,了解知识体系,尤其是各个学段具体的教学目标。研读教材,梳理知识网络,首先要通读整套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最好是初中、高中的教材也去读一读,了解一下) ,只有通读了全部教材才能对教材有一个整体地把握和了解。小学教师研读初中、高中教材有助于了解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对照指导纲要,仔细体会教材对指导纲要的具体阐
14、述,通过研读纲要和教材,确立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体系,做到既见主干,又见枝叶。只有通读全部教材,教师才能胸怀全局,居高临下,正确掌握各部分知识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如,省编教材第1册关于“用电脑画画”这个单元的教材内容梳理。表4 梳理“用电脑画画”教学目标体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后续学习的内容客观上认识了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学会鼠标左右键的使用和常见功能;学会利用鼠标选定对象,按住左键进行拖动对象;学会利用鼠标打开程序和菜单。学会通过鼠标浏览因特网;初步会学利用画图中的打开、选定、喷枪、橡皮、清除图像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撤销、重复、用颜色填充、复制粘贴、翻转旋转、清除选定内容、
15、放大镜、画布、帮助、设置为桌面墙纸、打印这些功能的使用。学会打开金山画王,利用金山画王里面的画笔、魔术棒、场景等积件进行创作。学会参观网上图展。利用画图进行新年贺卡的创作。通过对单元教学目标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知识都是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整体这样的原则。每个单元、课时之间相对是独立的,但是每个单元、课时之间的学习内容又有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这样的编排合乎大部分地区学生的认识规律,合乎指导纲要的基本方针。教材研读要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理清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在各阶段、各册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背景研读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课时。此外,要拓宽教材研读的视角,除了参考
16、教学用书以外,倡导参阅不同时间、不同版本的教材。笔者研读了其它省市的一些小学信息技术绘图教材,如:广东版,江苏版,山东版,北京实验版,这些版本的教材资源有着借鉴和类比的用途。把握学习起点,关注学生需求“需要”是人的内驱力和动机的基础,有了学习的动机和强大的内驱力,对学习容易产生兴趣。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师的任务,但不是说教师可以依附自己的教学个性、思路、习惯去随意制定教学目标,而是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椭圆”工具的教学和巩固。笔者查阅了不同地区、版本的绘图教材对画图中“椭圆”工具的处理,详见下表。表5 各版本中关于 “椭圆”工具的教学安排教材版本浙江版杭州版江苏版广东版教学内容整齐的
17、教学楼大树底下好乘凉画圆绘制餐厅教学目标初步学会画图软件中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初步掌握椭圆工具的一些使用技巧,能利用椭圆进行简单的图形创作。教学载体教学楼的窗户树木云和气球餐桌的桌布诠释通过“方方圆圆”的窗户引出了椭圆工具,涉及的知识点是椭圆的边线的粗细和正圆的两个选项。通过“大树”引出了椭圆工具,涉及的知识点是椭圆的透明选项、实心、有边、无边、正五个选项。通过“气球”引出椭圆工具,涉及的知识点是椭圆的边线颜色和正圆两个选项。通过“桌布”引出椭圆工具,涉及的知识点是椭圆的实心、有边、无边、正四个选项。通过上表,笔者发现这些教材涉及的知识点大同小异,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和技能只涉及椭圆的基本知
18、识。只有读懂教材的文本,理解教材的精髓,才能用这个精髓作为支点对教材进行全新的诠释、处理和补充。如,教学笑脸一课。案例一笑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椭圆工具、曲线工具和复制、粘贴工具进行笑脸的创作。2.学会多个椭圆进行合理嵌套,会使用透明工具3.能为人物增添其它特征元素,进行个性化处理。4.学会细心观察人物细节、特征,了解电脑绘画的一般步骤。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起探究欲望王老师的脸是椭圆的,王老师喜欢笑,你呢?我们今天就用画气球的椭圆工具来我们的笑脸吧。二、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1.椭圆的嵌套请你用学过的椭圆知识画出笑脸的构图,关键是眼睛部分的绘制。2.透明选项眼睛是最难画的部分,这里
19、有个技巧:先画三个椭圆,然后利用选定工具逐个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发现移动的小椭圆把大椭圆的边线给遮住了,这个时候我们要用到透明选项。3.复制、粘贴另一个眼睛也要重复刚才的绘制过程吗?请有经验的学生演示,学生根据演示再练习。三、提炼知识,赋予学习应用1.是笑还是哭(曲线)谁来表现这个笑脸,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多种方法,整理出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曲线绘制。2.个性化处理笑脸学生尝试给笑脸添加头发、眉毛、耳朵、鼻子、腮红等个性化内容。四、小结延伸1.作品评价交流。自评,生评,师评。2.延伸。其实人的表情的多种多样,我们要学会去观察生活中人物的各种表情,抓住表情的特点,为下次创作积累素材。椭圆工具从表面
20、上看,教学一点都不难,仔细想想其实不然,它涉及的知识点很广:椭圆和正圆的绘制,椭圆三种选项的应用,透明和不透明选项的应用。利用画眼睛这个载体,顺利的将三者融入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因此,我们只有认真去分析、解读教材,找准教学的起点,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使教学活动紧凑严密,发挥出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注重目标整体,实现有效整合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是一个整体,在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又构成了一个整体教学内容,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决不是某一门学科单独所能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应着眼整体,教师要淡化学科的个性,强化各门学科的共性,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
21、沟通。就一门学科而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必须着眼于整体,有整体意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必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它可能包括这些内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审美教育、提升情感、高尚情操与思想品德的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精神的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技术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多元文化包容性的人格特征;性格、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案例二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找一找,涂一涂,说一说等多种活动,使学生掌握长特征,并能正确辨认四边形。2学会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的操作;初步学习图形翻转与移动的简
22、单操作。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三角形,提问: 三角形有几条边组成的?切掉一只角呢?这样的叫什么图形呢?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用颜色填充挑战一:你认为下面哪些是四边形,涂上红颜色;挑战二:你能用除颜料盒格子中列出的28种以外的颜色为四边形填充吗? 2.学生练习谁能在其中的一个四边形填上红色?学生操作:给四边形填充红色。师生共同讨论这些图形的共同的特点。三、操作感悟解决问题1.修改图形挑战一:把下面的图形填上不同的颜色,请使用合适的工具把它们变成四边形;挑战二:改变背景色为绿色,用背景色填充其中的几个四边形;讨论:同桌相互讨
23、论,你在填充颜色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2你是怎么把它们变成四边形的?学生尝试修改。展示学生修改后的作品(鼓励不同的修改方法)。四、应用知识总结提高1.提出任务要求图1 挑战任务挑战一:把右边的每个四边形的边变换成你喜欢的颜色;挑战二:请使用合适的方法,以蓝色直线为轴,为方格图中的四边形的添加对称图形(可以为使用旁边的四边形);挑战三:请加上合适的对称轴,为方格中的四边形添加对称图形。2.反馈交流。请完成各个挑战层次的学生上台讲解方法,学生反馈后继续练习。3.小结。这个设计是在浙江科技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1册第6课做一回粉刷工的基础上修改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画图程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04.立足现实课堂 凸显绘图本质的教学策略探讨 804. 立足 现实 课堂 凸显 绘图 本质 教学策略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