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1.以学论教 求真求实——反思当前信息技术情境教学的误区.doc
《3301.以学论教 求真求实——反思当前信息技术情境教学的误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01.以学论教 求真求实——反思当前信息技术情境教学的误区.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学论教 求真求实 反思当前信息技术情境教学的误区【摘要】:情境创设已成为新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教学内容设计最重要的组成之一,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使智力达到最佳激活状态,沟通生活实际与信息技术学习的联系,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信息素养。但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出现许多貌合神离的“情境设计”。本文研究了情境创设中出现的各种误区,并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词】:情境教学 误区 深层次反思 求真 求实一、情境教学的提出背景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
2、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情境教学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情境,是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心理机能,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提高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有效的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情境创设/设疑/联想/读图/模拟等 启发启迪/自学/整理/深化解决问题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信息技术课堂有着众多便利的
3、多媒体设备,为创设场景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有利于情境教学的展开,也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从问题的实际出发,强调问题的解决”新理念的实施提供了主要阵地。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情境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或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这样的情境设计,我们都为之拍手叫好。然而,也有某些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只不过为课堂教学披上了“华丽的外衣”,它忽视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真实性、有效性。这些貌合神离的“情境设计”,实际上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偏差的表现,我们应走出
4、为情境而情境的误区,让情境真正服务于教学实际。二、当前情境教学存在的误区(1)追求兴趣点,脱离了教学重点案例:“创建一个主题网站”课堂评比现场师:各位同学,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礼物已经放在大家的桌面文件夹里生:连忙打开桌面文件夹生:哇,这张图片漂亮!生:你看,这个动画蛮有意思的!师:面对课堂中兴趣高昂的学生,再说: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利用这些素材来构建一个漂亮的网站生:忙于观看图片内容而少有注意力放在老师接下来的网站构建中反思:“创建一个主题网站”第一课的重点应该落在网站的策划与构思上,包括网站的主题确立、框架构建、页面布局、素材收集,最后才是页面的制作。制作前的“统筹规划”应是被突出
5、的重点,而该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创设一个“人人想动手”的创作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素材内容上面,反而干扰了学生把握全局的能力,不利于网站制作后面内容的开展。(2)追求生活性,脱离了客观实际案例:2009年信息技术省优质课评比现场师:打开电脑登QQ,QQ大家熟悉吧?生:熟悉!师:前几天,老师打开电脑登录QQ的时候,输入密码后,提示“密码错误”,再仔细一看,下面还有一行提示:密码为一位小于10的正整数!学生:窃窃私语师:谁能帮我破解了这个QQ密码?生:我来!学生三下五除二破解了教师设置的这个QQ密码,全班鼓掌反思:密码破解是学生向来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该名教师用生活中常见的“密码被盗”情境
6、设计成功吸引了学生兴趣的同时,却忽略了客观实际:以高中生的生活阅历和思维能力,他们会认同“密码为一位小于10的正整数”的合理性吗?新课程模块化学习以来,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的学习强调以理论联系实际,将枯燥的程序代码诉诸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真正地实现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师创设的情境不能成为“美丽的谎言”,这种“虚假情境”其实是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因此,我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追求课堂悬念,忽略了成功体验案例:多媒体作品的合成教学现场师:给大家猜个
7、谜语师:提示1台湾师:提示2红人师:提示3春晚师:提示4魔术师师:这个人是谁啊?生:刘谦!师:刘谦因为魔术而神奇,大家记不记得他在春晚表演的第二个魔术是什么啊?师:那老师临时充当一下,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看清楚了,我只表演一遍!生:全神贯注师:大家想不想学?生:想!师:想学的话,同学们可以在键盘下找到两根橡皮筋师:好,看清楚了,老师开始了师:好,接下来,老师给大家1分钟时间体验一下生:(就在对魔术的百思不得其解中消磨了1分钟)师:其实大家真的想学的话,老师这里有个非常好的多媒体作品可以帮助大家学习反思:以“刘谦的魔术”热点问题进行的新课导入足足花了5分钟时间,目的是为了创设活动体验,生成教学资
8、源,但因为表演完魔术后没有及时摆出多媒体作品教程,导致学生的活动体验漫无目的,课程节奏不紧凑,“像皮筋魔术”在完成它的课堂导入使命后,就静静地躺回到了键盘下面,后面的课堂再也未被提起。情境的创设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学习内容与问题情境有机融合起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让学生收获成功体验。以上种种现象,问题绝不是出自偶然。从表面看,是教师挖掘教材深度不够,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实质上,我们看到许多课堂都有这样的倾向:先创设一个所谓“情境”,再钓鱼式地引出问题,然后就将“情境”抛在一边,直接去解决“问题”了。“情境”其表,“灌
9、输”其里。如果情境创设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促进学习迁移,甚至是伪造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要坚决摒弃。我们一个追求“求真”的教学情境,更呼唤“求简”、“求实” 的教学情境。三、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真实性,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本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和态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建构主义十分注重情境的真实性,极力主张:如果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就必须要求学习和应用的情境具有真实性。2、实效性,一个短小的故
10、事、几个有思考性的问题、一次操作、一次实践活动、一次小比赛甚至开门见山的做题等都会激发兴趣,唤起他们的参与情感,激活他们的思维,目的是为了他们更好的学习,而不是为营造表面的情景而“作秀”或非得讲故事、买东西不可。所有的情境创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简洁、明快。如果只是作了表面文章,看上去热闹,实则苍白,浪费课中珍贵的学习时间。3、生活性,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信息技术会考考查的题目虽然是针对部分指定软件的,然而大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息息相关的素材。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体验到工具的价值与魅力,能够激发学生去探索信息技术的欲望。4、趣味性,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正如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301.以学论教 求真求实反思当前信息技术情境教学的误区 3301. 学论教 求真 求实 反思 当前 信息技术 情境 教学 误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7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