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0.做好终结性评价 体现新课程理念.doc
《3320.做好终结性评价 体现新课程理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20.做好终结性评价 体现新课程理念.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做好终结性评价 体现新课程理念高中信息技术命题技巧实践研究摘要:论文以2009年宁波市高中信息技术命题比赛(会考卷)为例,结合平时教学中对高中信息技术命题技巧的实践经验,从会考命题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三维目标、如何做到规范化命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疏理与总结。对命题的方法与技巧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会考 命题 新课程 终结性评价一、问题的提出自浙江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采用何种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效进行合理评价,同时体现新课程理念,是很多教师一直在研究探讨的话题。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现已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终结性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方式。实施新课改以后
2、,为了充分发挥该评价方式的监控、导向、激励、促发展的功能,会考命题改革也成为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在实施新课程的几年中,本人对会考命题从试题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富有创意的改革,努力做到评价与教学不脱节,并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与规律,使评价发挥应有的导向、检测、激励、改进等作用。论文以2009年宁波市高中信息技术命题比赛(会考卷)为例,结合本人多年来对高中信息技术命题技巧的实践经验,从会考命题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三维目标、如何做到规范化命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疏理与总结,形成此文,作为引玉之砖。二、命题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一) 突出人文性, 让试题注入和谐与关爱新课
3、程改革实施后,课标要求平日的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所以,为了体现评价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导向功能,会考命题也应结合“三维目标”,进行全面评价。“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看似较“虚”的隐性目标要现实化,就必须渗透于显性目标的考察之中。因此, 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命题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内容和形式就应蕴含人文关怀。要达成这一目标, 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将命题置于关注学生人性发展的高度,结合教材知识点的检测, 加入一些能够引起学生道德碰撞、情感共鸣的因素。在本次比赛准备素材时,EXCEL操作题我选用了当下最新的话题,
4、哥本哈根会议讨论的环保、各国碳排放量以及减排目标的数据,旨在说明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宣扬哥本哈根会议精神,倡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推广低碳生活。网页制作选用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主题,结合会考考点设计制作一个小网站,通过廉政故事、廉政广告、廉政警句等栏目,宣传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Photoshop图像处理选取了“爱护地球”为主题,结合森林植被保护、空气污染情况、珍稀动物保护等素材,制作一张爱护地球,珍惜资源的宣传海报。Flash动画制作选用“四季变换”为主题,以四季风景、
5、季节特色为基础,融合语文、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凸显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加深体会。在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命题时突出人文性,选用原创和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让试题不再单调乏味,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是我在本次命题比赛一个尝试和亮点。(二) 强调试题多重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体现学生能力层次新课改以后,教学从原来的教授转变为重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所以命题更注重应用性、灵活性,要体现“学以致用”的意识,避免机械记忆,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在检测中能体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理解的程度,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积累的知识的迁移。试题对学生能力层次的考察可以采用“识记”、“ 理解”、“
6、 应用”、“ 综合”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试题的题目类型应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信息技术会考是上机考试,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和操作题,选择算法模块的考生还有填空题、分析题等。按照考试规范要求,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并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核记忆水平的题目。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这一点我们有明确的试题结构引导。但是,如果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由于分值与考试时间所限,命题时要根据教学的主要目标,精心选择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考试内容,有
7、的题型,我们可以力求一题多测。如:某学校要为80周年校庆出一份校庆纪念册,档案室却无法找到70周年纪念册的电子稿,只有印刷本,现在想从70周年纪念册中获取学校奠基至70周年的教职工和学生名单,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 ( )(A)手工输入电脑,用WORD软件处理(B)用数码相机拍摄得到图片,并在Photoshop中修改(C)用扫描仪将印刷本扫描成图片,并用OCR软件识别为文字,再用WORD进行处理(D)用扫描仪将印刷本扫描成图片,并在Photoshop中修改在这个题目中,既考察了学生对WORD软件、OCR软件、Photoshop软件功能的了解,还考察了学生对数码相机、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的了解,更重点考
8、察学生对OCR软件使用流程的掌握,这样,综合考核了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学习方法及操作习惯,并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品质。这样的试题不仅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结合平时教学的三维目标,体现相应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考察了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这一认知过程。三、命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突出教学重难点(一) 命题要将“考”与“教”统一起来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是学生学习水平的测试, 没有选择和甄别的功能, 主要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 所以应该严格按照教材中的要求来命题。试卷命题应源于教材, 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力求体现开放应用的意识。
9、命题者首先要熟悉教材,理出教学目标, 即本册( 本单元)教学应达到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同时,命题者要树立开放性观念, 要努力建立课本与课外的联系, 以教材为基点适当向课外开放、向生活开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自己的理解, 在特定的情境中创造性地发挥出平日的学习成效。其次,命题要突出日常教学的重难点,如选修多媒体技术的考生,根据课标的指导和会考标准的要求,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大部分精力就集中在讲授EXCEL、Frontpage、Photoshop、Flash四个软件的操作与涉及的相关应用以及延伸的理论知识。所以,以下的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卷的试题结构分布是合理且贴近我们日常教学的,会考命题有着重
10、点的体现,可以很好的引导教学,服务教学,可以说“考”是为了服务“教”,“教”的成效在于“考”。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卷试题分布基础卷选择题3*6=18 分EXCEL操作题4小题,20分网页制作操作题4小题,20分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题3*8=24 分程序设计填空题4小题,第1-3小题,每小题4分,第4小题6分,共18分多媒体卷选择题3*4=12 分图像处理photoshop操作题3小题,15分动画制作FLASH操作题3小题,15分(二) 命题采用双向细目表落实知识点,统筹全局要按照上述试题结构的分布去出题,表面看似乎不难,但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并控制各个知识点和整卷的难易程度就困难了。一张试卷知识点
11、分布是否合理,难易程度控制恰当,是应该由“命题双向细目表”来引导和决定的。所以,出试卷前,首先应该建立一张合理的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并要考虑学生的考试时间。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
12、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所以本次会考命题时,严格参照会考标准,罗列出试卷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包括所在单元、知识点及具体条目编号)、考试要求、难度系数、题型和能力要求。如果不是将试卷知识点和各个参数的对应关系集中在一张表格,则应填写各考核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不能简单的划“”。这次因为是命题比赛,所以我们的双向细目表还增加一项“试题来源”,提倡参赛者最好是“原创命题”或者是“改编试题”,避免采用“课本原题”。例: 省高中会考命题细目表学科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部分) 知 识 内 容考试要求难 度 值题型能力要求试题来源知识单元知识点条目序号abc0.8以上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320.做好终结性评价 体现新课程理念 3320. 做好 终结 评价 体现 新课程 理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