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钻木取火》教学设计.doc
《青岛版小学科学《钻木取火》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钻木取火》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钻木取火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钻木取火的道理进行解释,进一步认识机械能与其他能的转化。2、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做“摩擦生热”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人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二、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钻木取火的资料2、教师准备火柴,细砂纸,铁丝,槐木、梧桐木、有关钻木取火的资料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有关钻木取火的资料,以此来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1、钻木取火-摩擦生热(1)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传递获得的各种信息。(2)学生对“钻木取火”现象进行大胆的猜
2、想,提出自己的假设。(3)动手实验 验证猜想实验方法:把条状槐木的下端用刀子削尖,再把方形的梧桐木,用小刀剜一个小洞,平放在桌子上,再用绳子缠在槐木上,用一个硬东西顶住槐木上端,让学生来回的拉,观察现象。(4)汇报现象 得出结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钻木取火的道理。2、其他摩擦生热的实验(1)选择实验材料(2)制定实验计划(3)小组合作动手实验(4)汇报现象得出结论(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三)科学与生活说说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观察教科书展示了五幅图:第一幅图是工厂车间内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割金属,火星四溅;第二幅图是商场电梯扶手因摩擦而发热;第三幅图展示的是一卡通正在玩滑梯,“屁股好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钻木取火 青岛 小学 科学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7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