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探究初中思品课“源头活水”的点滴尝试.doc
《论文:探究初中思品课“源头活水”的点滴尝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探究初中思品课“源头活水”的点滴尝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究初中思品课“源头活水”的点滴尝试内容摘要 课后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重要环节。本篇教学反思围绕探究“源头活水”话题,说明思想品德课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体现德育生活化理念,重视师生平等交流,能更好显示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达到比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关键词“源头活水” 课程资源 德育生活化 平等交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以学校教研组为基础、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校本教研正在产生蓬勃生机。重视课后反思,探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源头活水”,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我就2005年12月下旬的公开课九年级思想品德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所作的课后反思。(一)充分利用
2、最佳的课程资源滋润课堂课程资源的内容来源是多渠道、丰富多彩的,可以来自社会或家庭或学校,甚至是教师或学生自身。这里所谓的“最佳”课程资源,指的是能最大限度促使课堂效益提高,即能促使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有效落实的课程资源。在本节课中,我所利用的课程资源首先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最喜欢并能产生共鸣的课程资源,比较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如本课的导入:师:洪战辉的事迹已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你是否在关注、是否被感动?有谁能简要地介绍一下他的事迹吗?学生1:(略)师:洪战辉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学生2:是他的自强自立。学生3:是他
3、的爱心。学生4:是他的责任感。学生5:是他的那种亲情。学生6:是他的坚定信念。(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老师把关键词“自强自立、爱心、责任感、亲情、信念”在黑板上板书)师:在这些感动我们的要素中,最核心的又是什么?学生7:是责任感。因为有了责任感,才会有爱心和亲情,才会产生坚定的信念,才会自强自立。师:说得真好。那么,什么是责任呢?请同学们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不同角度思考,把你认为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课本第5页的一张表格上(学生填写表格,然后全班交流,在师生互动中,明确了责任的两层含义)上述运用的课程资源除了社会热点话题“洪战辉的感人故事”和教材中设计
4、的表格之外,更深层次的是以此提取了学生内心深处的资源他们的感悟,通过学生间这种资源的交流与传递,所产生的说服力、感染力是其他一般资源所无法取代的。(二)体现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建构主义十分强调教育应该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每个教育对象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生活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思想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所选择的材料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对他所面对的生活世界进行不断感悟、理解,关注学生态度的生成、情感的滋养、信念的形成。如为引发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思考,我利用教材第4页“支付赔款”这则材料让学生讨论,学生对“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及爸爸应
5、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基本上没有异议,都认为这是传统习俗及道德、法律法规所要求承担的责任,但对“爸爸”提出的“我现在替你付,你将来参加工作以后必须还给我”这一决定产生了分歧。我首先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按照不赞成“爸爸”决定的同学思路“逆向”引导:作为监护人的父亲,是应该为未成年的子女承担责任,孩子可以心安理得不必为此而付出。所以,他明天仍然可以不负责任地去砸坏别人的玻璃,后天仍旧可以去损坏别人的东西,反正赔钱的人是父亲 说到这里,学生都恍然大悟: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至此,“初步树立责任意识”的目标也已达到。一个班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探究 初中 思品课 源头活水 点滴 尝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