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后进生”转化问题(1) .doc
《漫谈“后进生”转化问题(1)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后进生”转化问题(1) .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漫谈“后进生”转化问题(1)(与教师对话之二十二)遇见你很高兴。面对“后进生”,怎么才能把他们从心理阴影里解放出来呢?我认为首先要尊重这些学生,然后给这些学生搭设一个斜坡,让他们有一些成就感,并适时给予评价。如果教师从自己的心里把这些学生划分了三六九等,就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后进生”非常渴望别人尊重。一个班级“后进生”多,例如“后进生”达到三分之一,他们长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学习小组就难以达到效果。对他们的鼓励,只能一时起作用。当他们的成绩不好时,就自暴自弃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同组异质,组间同质,小街基中学就采取这种方式,效果很好。同一小组内把好中差学生进行组合,以达到组间同质,我县已经推
2、广了这种方式,可能一些学校没有学习这个经验。在2008年就下发了小街基中学的调研报告,其中就提到了这种做法。去年我县课改经验总结会,他们也做了经验介绍。我认为,对“后进生”的鼓励只起动力作用,但是“后进生”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差,更多的是学习毅力和自主能力都不行,不是简单鼓励就能做到的。我感觉,让学生看到进步和希望是最重要的,哪怕是短距离的进步。鼓励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尊重。以上你所说的意思,那就是我刚才所说的搭设斜坡。通常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很多教师都知道“跳一跳摘桃子”的说法,但是很少运用到“后进生”转化上。其实,我们平时对于很多说法的理解窄化,致使我们运用范围狭窄。我现在有
3、一种感觉,在学苗不一致的前提下,差班老师的努力,就像在大海中航行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期待中的那座岛屿出现。这种现象的确存在,学生的底子不能不看。如果是思想和意识上的缺失所导致的学习偏差,这样的学生能够提上来。如果从课堂教学上来说,就不能不考虑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这种情况,每个班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不一样的。如果从“后进生”心理上予以关注,就首先应该切实尊重学生的情感。我理解,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从整体上予以关注,而应该从个体上予以关注,因为每个“后进生”的心理历程都不相同。就像以上说的三分之一都是“后进生”,那么就不可能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都一样。但是有些学生都已定型,好习惯没有养成,知识积累又
4、不多,不管怎么做,效果都不是很好。这样的班级应该是两级分化了,最难教。有些内动力,靠老师方法,但还和学生整体素质有关,原因很多。我感觉刘老师说的这种现象,应该出现在班级氛围、学习氛围营造。有时候,积极的情绪会感染,消极的情绪也会传染,但需要班主任付出很大的努力。那么,偏科生辅导怎么进行呢?既然是偏科,就是很难提高的学科,否则就不会偏了。我现在最感到为难的就是,怎么能让这些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的劲头。“后进生”一但学不出成绩,很快就会放弃的。“后进生”如果成群,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就很难保证。“后进生”转化,无论在哪里都是一个难题,偏科生转化和提高也应该如此。什么教育手段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使用一种手
5、段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和所有“后进生”。从另外角度上说,如果教师对“后进生”整体敌视或者排斥,那么在“后进生”中还会出现群体效应而产生集体对抗情绪。如果教师从整体上排斥这些学生,就不会存在差生转化问题了,这项工作也无从做起,这是个前提,也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不容易忽视的问题。由教师行为引起的“后进生”对抗教师的行为,怎么转化都不会起作用的。所以我认为,除了鼓励,尊重学生内在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应该是个前提。只有“后进生”心理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再由教师的做法引起其他学生的尊重,这样才能激发“后进生”的内驱力,否则“后进生”的热情是难于保持的。其实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可能一些教师不善于搜集,既然“
6、后进生”因人而异,那就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去解决。呵呵,积极的情绪只能是鼓动一时,“后进生”的情绪其实是更容易消极逆反的。其实应该给我们自己上一课,那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能因为成绩的高低而对学生另眼相待。应该是。我教的另一个班级学习氛围好,但是“后进生”也很多,学习最差的都一个劲儿的学呢。“后进生”形成的因素很多,要分析并准确诊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我感觉首先要解决心理问题,让“后进生”有动力,有自信心,有一种学习的幸福感,这样就好教育了。其实“后进生”有很多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只有让“后进生”心理健康了,学生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什么事情都要找准切入点
7、,切入点找准了,有路子了,很多问题就好办了。刘老师所提到的解决班级中“后进生”的问题,我想应该包括成绩差、行为习惯差,以及心理素质差等方面。以上你们也谈到了“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我觉得应该从心理的角度予以关注。比如,“后进生”所存在的焦虑、自卑、多动、闭锁、对抗等情绪和行为。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单单地从知识灌输和说服教育上入手,因为这些手段对于“后进生”已经不起作用了,也就是转化“后进生”不能就事论事,就事论事的方法我在讲座中提到过。我认为,解决“后进生”问题,“就事论事”和“坐地砸坑”的方式都不可取,关注“后进生”的心灵成长应该是根本之策。我见过一个案例,说的是一名教师转化一个“后进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漫谈“后进生”转化问题1 漫谈 后进生 转化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6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