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息县第二高级中学09易错题再现(之一) .doc
《河南省息县第二高级中学09易错题再现(之一)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息县第二高级中学09易错题再现(之一) .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更多高考一轮各科易错知识点、易错题目,请到状元源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易错题再现(之一)1、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的描述是( )A是仅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温度、PH值等理化性质呈动态平衡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2、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a,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 )Aa=b Ba=b+c Ca=c Dab+c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除下丘脑的动
2、物丧失血糖调节能力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C机体对刺激迅速做出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D先天性行为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无直接联系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在兔饱足状态下 在兔空腹状态下 测定血糖含量 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BCD5、胰岛素分泌最直接的调节因素是( )A血糖升高 B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增高C生长抑素的含量增高 D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调节6、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ABC
3、D7、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动物体液中Ca2+含量太高,会引起肌无力 动物体液中Na+含量过少,会引发心律失常动物体液中K+含量过少会引起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四肢发冷 植物缺氮时,其幼叶会首先表现出缺绿的现象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8、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免疫球蛋白与某单细胞的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的繁殖属于细胞免疫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C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D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或免疫缺陷病等9、下列有关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叙述中,
4、正确的是( ) 两者都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 两者都必需通过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才能表达性状两者的子代都有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正交与反交所产生的子代性状,细胞核遗传总是相同,而细胞质遗传总是不同A、 B、 C、 D、10、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B、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C、过程属于体液免疫的的反应阶段,过程属于效应阶段D、Y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Y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种 子A、高茎(或矮茎)的花B、矮茎(或高茎)的花传粉
5、去雄11、孟德尔做了如右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由植株A与植株B决定B、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与植株A相同,属于细胞质遗传C、豆荚中的每一粒种子的种皮是亲代的,胚是F1D、豆荚中的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都与植株A相同12、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下列对母系遗传的说法最确切的是( )A、后代性状一定与母本相同 B、后代性状由母本遗传物质控制C、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D、母系遗传现象是由RNA决定的13、有人曾做过实验,把玉米和小麦的叶子从植株上切下后,立即分别放在保持高温度、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生活状态),叶子的含水量,由于蒸腾而徐徐减少,然后,测定叶子
6、在发生水分亏缺情况下,相对光合作用强度,正确的图示是( )1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可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培养基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抗原决定簇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实验所用的疫苗B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C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使其丧失毒性,主要是细胞免疫发挥作用D感染麻风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体液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15、合理施肥的实质是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下列叙述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密切相关的是( )氮使叶面积增大,增强了光合作用 氮是光合产物蛋白质的必需
7、成分 磷是NADP+和ATP的组成成分,可提高光合能力 钾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A B C D16、下列有关细菌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生殖 B分裂生殖时DNA随机分配C分裂生殖时DNA复制后平均分配 D分裂生殖时细胞质随机分配17、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已成功地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某制药厂引入该菌后进行生产研究。下表是在一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菌体数量(万个/mL),几次取样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取样菌体数量3260121334762819821824A、阶段,酵母菌的增殖方式主要为孢子生殖B、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样品时期选取菌
8、种C、样品时次级代谢产物已有相当的积累D、用基因工程培育能产生干扰素的酵母菌的理论基础是基因重组18、下列关于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可用无氮培养基分离出根瘤菌 组成酶只受酶合成的调节,诱导酶既受酶合成的调节,也受酶活性的调节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氨基酸、抗生素、多糖、脂质、维生素都无菌种特异性 从生态系统成分看,微生物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谷氨酸生产中,培养基中的C:N=4:1时,导致谷氨酸产量低 某些细菌的芽孢可在稳定期形成A、1项 B、2项 C、3项 D、4项19、2005年,澳洲罗宾华伦和巴里马歇尔两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胃炎、胃溃疡和十
9、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造成的。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细胞中因没有染色体存在,导致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C、在培养幽门螺杆菌的固体培养基中,NH4HCO3 既提供碳源,又提供氮源D、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产生抗体,并获得抵抗再次感染的免疫力20、下列关于无土栽培营养液、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液的组成成分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无机成分相同、有机成分不同 B无机成分不同 、 有机成分相同C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均相同 D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均不同21、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
10、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培养基中有一种具有放射性(氚标记)的化合物。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发现放射性物质集中于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可以肯定标记的化合物是( )A一种氨基酸 B尿嘧啶核苷酸 C葡萄糖 D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2、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神经系统对呼
11、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23、图7表示某种细菌(野生型)细胞内发生的从XY的物质转化反应,此过程的代谢产物均是细菌生活所必需的,E1E4分别表示四种酶。野生菌的物质X来自于环境。该种细菌的突变型IIV分别缺乏酶E1E4,分别配制的培养这些细菌的培养基不合理的是( )A野生型细菌的培养基需含有物质XB突变型I需要添加物质A,培养基无需含有XC突变型II需要添加物质B,培养基需含有XD突变型III仅需添加物质C,突变型IV仅需添加物质Y24、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
12、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排出陈旧的培养基,图8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发酵罐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分裂一次所需的时间)、细菌密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a点之前,部分更新培养液导致细菌密度增加Ba-b段,细菌的增殖速度不断提高C超过b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D将稀释率控制在b点附近,可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25、乳酸菌与酵母菌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A有DNA、RNA和核糖体等结构 B能量利用效率高,无氧呼吸都产生CO2C内含子与外显子相间形成基因的编码区 D生物膜系统使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26、1987年,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荧光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息县第二高级中学09易错题再现之一 河南省 息县 第二 高级中学 09 易错题 再现 之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