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式英语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doc
《浅谈中式英语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式英语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式英语实际上是Slinkier所提出的“过渡语”。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应用从不规范到规范的重新组织的过程,中式英语是英语学习者由简到繁逐步适应英语语言特征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避免的产物。因此,作为英语教师不必过多为学生纠正这种暂时性的语言错误,更不要去耻笑它。太过强调中式英语的危害,会使英语学习者畏惧被人讥笑从而不敢说、不敢写,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英语教学中也不能被动地“包容”中式英语,教师有责任把学生的“过渡语”向规范英语引导。 一、中式英语的定义 语言研究者和外语教师把学习者所产生的一些不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式称为中式英语(Chinglish)。Joan Pinkham在她的中
2、式英语之鉴一书中指出:“Chinglishis that misshapen,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2000:1)。简言之,中式英语就是指中国英语学习和使用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加之自己英语水平有限,只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组合英语语句,因此在英语交际中出现不合英语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半英半汉或不英不汉而常被称作“具有汉语特色的英
3、语”,如“Long time no see.”等。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这种英语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因此是错误的。 中式英语错误起源于汉语的负迁移,在中国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中非常常见,是学生非常典型的一种错误。尽管教师一再纠正,学生仍然一再犯错。为了弄清汉语如何影响英语学习,对学生出现的中式英语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二、初中生中式英语现象分析 初中学生最爱使用母语或者有限的、学过的英语语言知识进行类推,中式英语产生的频率相当高;并且,中式英语在初中学生的口语和写作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就其产生错误的根源大致分为以下四种原因:词汇误用、句法错误以及因为缺乏文化意识。 (一)词汇误用 由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
4、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必须依赖于汉语来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这种对母语的依赖强化了学习者对英语词汇的片面掌握,而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与用词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学生往往忽略这些因素,在交际或写作时,往往根据头脑中所要表达的汉语概念寻找与之相对应的英语词条并机械地套用,从而因词汇误用导致中国式英语的产生。词汇误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搭配错误 学生在学习了某些词汇尤其是动词以后,在使用过程中却不考虑该词的用法而胡乱搭配,造成错误。 如:做蛋糕:do a decision (make a decision ) 吃药:drink soup (eat soup) 2.自创词汇 学生时常用自己所学
5、的词汇或者构词法来自行组合创造某些词汇,造成错误。 如: 家务事:house things(chores/housework) 学业:study work(school work) 3.一一对应 许多词汇在汉语和英语中具有相同的词形但是意义迥异。学生不了解这个特点,在交际或写作时一一对应,直接用英语词汇来翻译汉语词汇,造成错误。 如:红茶:red tea (black tea)大雨:big snow (heavy snow) (二)句法错误:母语非标记导致的错误 标记性(markedness)是由布拉格学派提出的一个用于语言学分析的术语。一对语言特征被看作是两个对立体,被赋予不同的值:正值(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中式 英语 初中英语 教学 启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