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精品练习题(附答案) .doc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精品练习题(附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精品练习题(附答案) .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精品练习题(附答案)整体把握1、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他的文章善于写景,尤其擅长小品书信,“文体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2、 书书信,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骈句),少用散句。3、 本文通过描写富春江雄奇秀丽的奇山异水,表现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4、 结构分析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异(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分写 山奇(以动写静) 作者感受:淡泊名利5、四字短语:风烟俱尽 鸢飞戾天 急湍甚箭 互相轩邈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千转不穷 泠泠
2、作响 嘤嘤成韵与朱元思书翻译 风烟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都是一样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异的山水风光,天下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潮像飞奔的马一样快。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翠绿的树,使人看了生出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比着向高处远处伸展。山也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
3、就会平息追名逐利之心;那些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文段阅读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一)、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从流飘荡( ) 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
4、一百许里( )水皆缥碧( ) 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皆生寒树( ) 蝉则千转不穷( )顺流 向东向西 左右青白色 飞奔的马 向上比高比远 到,至 平息筹划 通“返”,返回 枝条有寒意的树 通“啭”,鸟叫声(二)、解释下列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的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马。(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的山)凭借高峻的争着向上,争着像更高更远处伸展,笔直向上,形成无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与朱元思书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精品练习题附答案 新课 标人教版 初中语文 下册 21 朱元思书 精品 练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