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级上册《新闻两则》精品教案.doc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级上册《新闻两则》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级上册《新闻两则》精品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3、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教学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教学设想: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教学方法:朗读、默读法 讨论交流教学课时:2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环节设计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二、预习反馈: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溃退( ) 要塞( ) 阻遏( ) 锐不可当( )b、解释下列词语业已: 锐不可当三、整体感知:教师导学: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可以想像,千里江面上,万
3、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时间 兵力渡过兵力中路军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夜 30万 30万西路军九江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2/3东路军南京江阴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四、研读课文:研讨
4、: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教师点拨: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
5、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可见,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讨论: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准确,首先是用词准确。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准确。又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词在程度上的差别,表达才算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确。而汤恩伯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加上一个“很”,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必须明确交代的地方
6、,一点也不含糊。例如,“西起九江”后面还注明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电文要求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要求斩截有力。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例如,“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又如,“现已占领”不说“现在已经占领”。这类例子还很多。这篇新闻许多语句很文气。或雅或俗,各得其妙。五、课堂小结: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讨论后明确: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新闻的特点,
7、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六、布置作业:再读课文,搜集近期焦点新闻准备下节课交流学生听读举手介绍写作背景请5-6名学生解决字词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学生勾画、圈点同桌先讨论,在举手回答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全文朗读的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像“冲破”、“横渡”等词语重读,读出胜利的喜悦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第 二 课 时教学环节设计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新闻复习,激趣引读。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
8、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二、整体感知:教师提示: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学习第二则新闻。层次。点拨:文章的基本层次是第一层,是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第二层,是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闻两则 新人 初中语文 上册 新闻 精品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