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doc
《川教版七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七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课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基本史实;简述“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秦朝、隋朝两个朝代相似之处,让学生学习运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安定团结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教学重点: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教学难点: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及政策课时安排 2课时主备人教案执教人 修改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提问:1、秦朝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共存在多少年?2、回忆上学期所学过的主要内容?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一)、隋朝统一全国
2、与“开皇之治”(板书)1、隋朝建立(板书)、时间、建立者(板书)、年号、都城。(板书)提问: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2、隋朝的都城?年号?2、统一全国:589年(板书)3、开皇之治(板书)、原因(板书)、结果(板书)(二)、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板书)1、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板书)2、唐朝的建立。(板书)、时间、建立者(板书)、年号、都城。(板书)提问:隋朝的起止时间?建立者?什么叫做“开皇之治”?结果怎样?有何意义?、隋朝统一的时间?唐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四、小结:五、作业:1做同步练习册学生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学生
3、回答教学反思:上课专心听讲,课堂气氛活跃,但知识点太多,学生记忆太难。第2课时复习导入:一、复习旧课,提出问题。提问:隋朝的起止时间?建立者?什么叫做“开皇之治”?结果怎样?有何意义?、隋朝统一的时间?唐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三)、贞观之治(板书)1、李世民登基(板书)、时间(板书)、年号、都城。(板书)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板书)3、结果(板书)、时间 627-649.(板书)、情况: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板书)提问:、李世民登基时间?年号?都城?、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时间?结果怎样?(四)、课堂小讨论。怎样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四、小结:五、作业
4、:1做同步练习册学生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教学反思:学生能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浓。时间太多,学生容易记忆混淆。第二课 走向全盛的唐朝(课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的情况;能够概括“开元盛世”的社会现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动手触摸教师提供的模具,使学生学会从图片和模型中感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唐朝前期统治者有关用人的史实的了解,让学生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教学重点:开元盛世教学难点: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政策课时安排 2课时
5、主备人教案执教人 修改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复习导入:一、提问:、李世民登基时间?年号?都城?、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时间?结果怎样?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一)、女皇武则天(板书)1、简介武则天(板书)2、评价武则天(板书)、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板书)、措施、影响。(板书)提问:1、简介武则天?2、武则天称帝时间?年号?3、怎样评价武则天?四、小结:五、作业:做同步练习册学生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结合电影武则天抽3-5位学生讲故事回答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由各小组长发言,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学反思:上课专心听讲,课堂气氛活跃,但知识点太多,学生记忆太难。第2课时复习导入:一、提问
6、:1、简介武则天?2、武则天称帝时间?年号?3、怎样评价武则天?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二)、开元盛世(板书)1、唐玄宗即位(板书)2、开元盛世(板书)、原因(板书)、措施(板书)、任用贤能(板书)、整理财政(板书)、发展生产(板书)、废除酷刑苛法(板书)、倡导节俭(板书)3、结果(板书)4、齐读忆昔.(板书)提问:、唐玄宗登基时间?年号?、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起止时间?结果怎样?四、课堂小讨论。怎样评价唐玄宗?五、小结:六、作业:做同步练习册学生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抽3-5位学生讲一讲唐玄宗的故事。学生齐读回答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再由小组长发言,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教学反思:学生能积极
7、发言,课堂氛围浓。武则天、开元盛世的措施,学生容易记忆混淆。第三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课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了解科举制度给隋唐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唐朝考生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重点:隋唐科举制度产生、创立、发展。教学难点: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课时安排 1课时主备人教案执教人 修改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一、提问:、唐玄宗登基时间?年号?、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起止时间?结果怎样?二:导
8、入新课三、新授课(一)、科举制度的创立(板书)1、从三国到南北朝,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板书)2、科举制度的创立(板书)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板书)、科举制度的创立标志(板书)(二)、科举制度的发展(板书)1、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时期(板书)2、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分类、科目、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录用。(板书)(三)科举制度的影响(板书)提问:1、三国到南北朝实行什么选拔官员?2、科举制度创立时间?当时的皇帝是谁?3、什么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时期?当时的皇帝是指谁?4、科举制度的影响是什么?四、小结:五、作业:做同步练习册学生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9、。抽3-5位学生讲一讲有关科举制度的故事。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度的影响教学反思:上课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发言。但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有一定的难度。第四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课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时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名称以及这些民族现在的名称;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弄清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时学生掌握识读地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祖国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教学重点:吐蕃的发展与唐朝友好关系教学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
10、教案执教人 修改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一、提问:1、三国到南北朝实行什么选拔官员?2、科举制度创立时间?当时的皇帝是谁?3、什么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时期?当时的皇帝是指谁?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一)、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板书)1、吐蕃的生活环境(板书)2、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板书)、时间 七世纪(板书)、都城:逻些;建立者:松赞干布。(板书)3、文成公主入藏(板书)4、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板书)、尺带珠丹求婚(板书)、唐蕃会盟 823年 拉萨大昭寺(板书)提问:1、吐蕃生活的地方?是哪一个民族的祖先?2、统一吐蕃的时间?都城?统一者?3、尺带珠丹求婚的时间?当时皇帝是谁?对象是谁?4、唐蕃会
11、盟时间?地点?四、小结:五、作业:做同步练习册学生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结合电影文成公主抽3-5位学生讲故事回答教学反思:上课专心听讲,课堂气氛活跃,但知识点太多,学生记忆太难。第2学时复习导入:一、提问:1、吐蕃生活的地方?是哪一个民族的祖先?2、统一吐蕃的时间?都城?统一者?3、尺带珠丹求婚的时间?当时皇帝是谁?对象是谁?4、唐蕃会盟时间?地点?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二)、唐与南诏关系(板书)1、六诏的生活环境(板书)2、南诏政权的建立(板书)3、皮罗阁被封为云南王(板书)4、唐朝对南诏政权的影响(板书)、政治上(板书)、经济上(板书)、文化上(板书)(三)唐与回纥的关系(板书)
12、1、回纥的生活环境与发展(板书)2、唐与回纥的友好关系(板书)、回纥出兵助战(板书)、经济文化交流(板书)、册封、联姻(板书)3、回纥改名回鹘 788年(板书)提问:、六诏的生活环境怎样?是哪些民族的祖先?谁被封为云南王?、唐与南诏的关系怎样?、回纥是哪个民族的祖先?生活区域?、唐与回纥交往有哪些表现?四、课堂小讨论。怎样评价唐与吐蕃的关系?五、小结:六、作业:做同步练习册学生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抽3-5位学生讲一讲唐玄宗的故事。学生齐读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再由小组长发言,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教学反思:学生能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浓。但时间多,生字比较多
13、,容易写错别字。第五课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课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情况;中外友好交往作出贡献的代表人物的名字。2、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有关唐朝长安的历史图片和资料,想象诞生长安的盛况,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鉴真、玄奘位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饶的精神。教学重点: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主题教学难点:唐朝频繁的外交与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区别课时安排 1课时主备人教案执教人 修改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一、提问:、六诏的生活环境怎样?是哪些民族的祖先?谁被封为云南王?、唐与南诏的关系怎样?
14、、回纥是哪个民族的祖先?生活区域?、唐与回纥交往有哪些表现?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一)、遣唐使来华(板书)1、目的(板书)2、次数、人数(板书)3、代表人物(板书)4、作用(板书)(二)、鉴真东渡(板书)1、中日交往的使者(板书)2、贡献(板书)3、学习品质:不畏艰险,百折不饶精神(板书)(三)玄奘西游(板书)1、印度的古称(板书)2、玄奘西游(板书)、时间、目的(板书)、路线(板书)、贡献(板书)3、学习品质:不畏艰险、顽强的毅力、百折不饶的精神(板书)提问:1、日本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次数、人数?代表人物?有何作用?2、中日交往的使者是谁?他有何贡献?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品质?3、印度的古称
15、是什么?玄奘西游的时间?目的?路线?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品质?四、小结:五、作业:做同步练习册学生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抽3-5位学生讲一讲西游记有关唐僧的故事。学生分组讨论鉴真、玄奘的学习品质是什么?回答教学反思:上课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发言。但对玄奘与唐僧的联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第六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课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辽、宋、西夏三个并立政权及基本史实;了解宋辽、宋夏战和关系,理解战和的实质作用。2、过程与方法:收集岳飞抗金故事,增强学生对岳飞的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边疆各族人民发展
16、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进步。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与北宋的关系 岳飞抗金教学难点:辽、宋、西夏、金多个政权并立状况下的民族关系。课时安排 2课时主备人教案执教人 修改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 第一课时一、提问:、六诏的生活环境怎样?是哪些民族的祖先?谁被封为云南王?、唐与南诏的关系怎样?、回纥是哪个民族的祖先?生活区域?、唐与回纥交往有哪些表现?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一)、辽、宋、西夏的建立(板书)1、五代十国时期(板书)2、辽的建立(板书)、时间、建立者(板书)、都城、国号、民族(板书)、措施(板书)3、北宋的建立(板书)、建立时间、建立者(板书)、都城、国号、民族(板书)、陈桥兵变(板书
17、)4、西夏建立(板书)、建立时间、建立者(板书)、都城、国号、民族(板书)提问:辽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国号?民族?北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国号?民族?、西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国号?民族?四、小结:五、作业:做同步练习册学生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制作表格(辽、北宋、西夏建立简表)回答教学反思:上课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发言。但对玄奘与唐僧的联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第2学时复习导入:一、提问:辽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国号?民族?北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国号?民族?、西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国号?民族?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二)、辽
18、、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板书)1、北宋与辽的关系(板书)、澶州之战(板书)、时间、地点(板书)、作战双方、主要人物(板书)、结果(板书)、澶渊之盟(板书)、时间(板书)、内容(板书)、影响(板书)2、北宋与西夏的关系(板书)、发动战争多次(板书)、议和:1044年(板书)(三)、南宋和金的对峙(板书)1、金的崛起(板书)2、金灭北宋、辽(板书)3、南宋建立(板书)4、岳飞抗金(板书)5、宋金议和:1141年(板书)提问:、澶州之战的时间?作战双方?地点?结果?、怎样评价澶渊之盟?金是我国哪一个民族?生活区域?金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民族?南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民族?宋金议和时间?内容?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川教版七级 历史 下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