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设计.doc
《基于信息技术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信息技术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设计.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信息技术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设计以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为例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为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一、教学设计理念: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同时,提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技术就成为学生学习、研究和认识历史的最佳途径。二、学习目标设计:学生结合教材知识,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理解并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和影响、殖民侵略的罪行。对哥伦布的评价学习活动中,运用多
2、媒体展示两组历史观点相反的图片,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对重大影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多角度探究。在鞭打殖民主义罪恶的同时,注意以生产力的标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学生合作学习和通过过程性评价,增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有反思性的认识。“学生之间相互理解、沟通和包容,在人际交往中互相尊重,完善人格。” 三、学习资源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搜集、运用信息的能力。” 史料的收集、阐释和运用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针对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查找相关材料。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我们注意了资料形式的多样性、来源的广
3、泛性和内容的针对性。资料的形式有文字、图片、地图、音像等。资料的来源除了历史教科书、图书馆主要是网上资源等。网上资源有人民网、基础教育网、大海网、校园网上的资源等。这样信息技术发挥了优势教学资源的作用,为学生课堂掌握和探究问题做好铺垫,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一)导入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感知历史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影响学生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情境。教师在了解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而“发展学生理解和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让
4、学生在信息技术情境中学习。” 信息技术技术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课开始,教师出示图片地理大发现纪念碑(图1),并指出,在今天西班牙的里斯本市有一个纪念碑,这个纪念碑是纪念发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欧洲人在这个时期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扩展和殖民。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活动。(图1)(二)学习活动设计: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历史学习的全过程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习活动1: 学生依据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用WORD和POWERPOINT处理历史信息,制作演示文稿,表达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让两组学生自主
5、讲解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和经过。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把信息技术与历史知识结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历史。第一组:通过资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原因和条件分析出示材料:哥伦布的言论(图2)(图2)生:(阅读,得出结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对黄金的需求。15世纪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欧洲对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到什么地方寻找黄金呢?(图片3)生:观察世界地图(图片3),到东方寻找黄金。为什么要到东方寻找黄金?(图片4马可波罗)从这幅图片中大家能发现什么?(图片4)生:马可波罗对欧洲人向东方开辟新航路起了诱导作用。那么欧洲人为什么不继续走马可波罗走过的路,而要开辟新的航路呢?(看图
6、片5:土耳其地图)(图片5)生: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原有的商路,造成商业危机,所以要开辟新的航路。师:引导学生总结原因,教师打出板书。师:从以上同学们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出示图片6,引导学生注意多角度分析图片提供的有效信息。(图片6)生:(观察分析图片6中的历史信息:帆船,地球仪,罗盘针,地理知识,造船技术等等)这些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师:以上原因和条件分析,说明新航路开辟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成为可能。这一时期主要是哪些国家进行新航路的开辟呢?为什么?生:(阅读课本)西班牙和葡萄牙。原因:都在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有利;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有
7、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必需的装备和费用;均热衷于传播天主教。第二组:学生依据资料,讲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图片7达伽马的航海活动路线图图片8哥伦布的航海活动结论:哥伦布把新旧大陆连接在一起。这就是历史上的“地理大发现”。图片9麦哲伦环球航海活动学习活动2: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及早期的殖民活动。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突破教学难点。(1)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学生观察以下两幅图片(图片10、图片11)(图片10)欧洲市场扩大,欧洲商品和贸易中心的变化,这被称之为“商业革命”。(图片11)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说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在商品供应量
8、相对不大的情况下,货币供应的增加必然会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也就是通货膨胀。师:大量黄金白银所经之地发生的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的现象,就是“价格革命”。价格革命打乱了欧洲传统的阶级关系。引导学生分析价格革命带来的阶级关系的变化。生: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师:(小结)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早期的殖民活动生:观察图片1216世纪的殖民帝国,注意地区特点。(图片12)生:新航路开辟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西、葡开始了殖民活动。师:(出示图片13)思考,殖民暴行有哪些?(图片13)生:掠夺财富、种族屠杀、黑奴贸易。师:殖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信息技术 技术 环境 历史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