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宗教正名问题商榷.doc
《太平天国宗教正名问题商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天国宗教正名问题商榷.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太平天国宗教正名问题商榷 笔者曾经向史学界提出太平天国宗教正名的问题,并且发表过如下看法:太平天国宗教是独立发展的新宗教,是对中国古人敬天畏天、以天设教传统的复归和发展,理应在史学界恢复它的“天教”本名。1同时,借用梁启超的话说,期待“因吾之研究以引起世人之研究”,“因世人之研究以是正吾之研究”。2(P2)近来王国平先生撰文指正,说太平天国宗教“仍然只是基督教的异端派别或边缘教派”,“太平天国文献在说到太平天国宗教时使用的名词是真道、真教和天教,天教并用以指称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在内的广义的基督教,而不是对太平天国宗教的命名或命名意义上的自称”。3笔者拜读之余,颇受教益,但是仍有疑义不解,因而
2、提出商榷,以再求不吝赐教。为叙述方便,本文把上述两种观点分别简称为“自称”说、“非自称”说。 王国平先生认为“如果从用法和制度等角度考察太平天国文献中的天教1词,就很难同意天教是太平天国宗教的自称”。3可是,笔者为了验证,依照他设定的角度作了1番考察,发现的结果却正好相反。 首先说“制度”这个角度,它实指太平天国的避讳制度。将避讳制度设定为1个角度,对于考察太平天国自称之真伪,可以说不无参考价值。王国平先生的失误不在于作出这种设定,而在于将它限定在1份历史文献上,并且使之绝对化。这份文献便是太平天国1862年颁布的钦定敬避字样,王国平先生将它确定为考察太平天国自称之真伪的客观标准,认为“凡是太
3、平天国的自称,均为钦定敬避字样”,反之,“凡非钦定敬避字样,即非太平天国之自称”。由此推论,“钦定敬避字样无天教、真教、真道等字样,天教、真教、真道等也不是太平天国的自称。”3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疏忽了两个史实,第1、太平天国载有“敬避字样”的文献不止1种,王国平先生将考察的角度限定在钦定敬避字样上,这就难免有所遗漏。这份文献仅收太平天国避讳字57个,禁用字12个,总共69个。太平天国早在广西就已实行避讳制度,直到1864年也未中断。据吴良祚先生研究,在现存的太平天国文献中,查有实据的避讳字就有上百个;见于时人记载,尚待查找例证的还有几10个。4由此可见,1862年的钦定敬避字样于前于后漏收了大
4、半避讳字。例如,“天王”是太平天国方面的自称,虽然它为钦定敬避字样所不载,但它确是太平天国的“敬避字样”,也确是太平天国方面的自称,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类似例子恕不11列举。第2、太平天国有些名词虽然没有被规定为“敬避字样”,但是确为太平天国方面的自称。例如,“麦基洗德实朕全”,5(P58)可见洪秀全确实认为“麦基洗德”是他的自称之1。再如真约是太平天国对新创圣经的自称,“新耶路撒冷”是太平天国对圣城天京的自称,如此等等。这些名词虽然没有被列为“敬避字样”,但它们无1不是太平天国方面的自称,这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由此可见,即使把太平天国所有的避讳字网罗1尽,它们也不可能包括所有自称。太平天国规
5、定“敬避字样”的目的是为了尊体统、肃纲纪,而不是为了定名,不能将钦定敬避字样作为太平天国的“自称名录大全”看待。 现在可以说,如果仅仅以钦定敬避字样为考察范围和鉴定标准,去否定“天教”是太平天国宗教的自称,就难免失之偏颇,其结论是不能成立的。反之,如果对“制度”这个角度不作人为的限制,不搞绝对化,那么它在考辨太平天国部分自称之真伪中,则有可能发挥佐证效能。太平天国避讳制度不仅包括规定避讳字,还包括避讳方式等。例如,将某1系列太平天国事物的自称冠以某个避讳字,便可形成1组敬避名词。这是太平天国的避讳方式之1。钦定敬避字样没有把“天”字单独收入,但是太平天国神学上的“天”即“上帝”,因而它早在太平
6、天国起义之初,即已被规定为“敬避字样”,在需要敬避的场合,“天”字必须改写成“添”字。6(P242)不仅如此,而且从太平天国的避讳方式看,凡和太平天国的“上帝”有关的事物之自称,也均可冠以“天”字。例如“天教”、“天历”、“天试”、“天条”、“天学”、“天书”、“天军”、“天兵”、“天将”、“天省”、“天郡”、“天爹”、“天妈”、“天嫂”等等。它们虽然未被收入钦定敬避字样,但无1不是太平天国的“敬避字样”,又无1不是太平天国方面的自称。反过来说,按照太平天国避讳礼制的规定,非太平天国的宗教不得称“天教”,非太平天国的历书不得称“天历”,非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不得称“天试”,以此类推,否则便是对神
7、圣的太平天国事物的僭越、冒犯和亵渎。因此,从“制度”的角度去考察,”天教”作为太平天国的“敬避字样”这1事实,足以佐证“天教”是太平天国对自己宗教的命名,亦即自称。 其次说“用法”这个角度。王国平先生就“天教”的用法问题,从太平天国文献中找出5条资料,用以证明“天教”是对基督新教、天主教和太平天国宗教的泛指,“而不是太平天国自己对太平天国宗教的命名或自称”。3然而,细读这5条资料,可见它们实际上无1不在否定“非自称”说。如李秀成对外文告称太平军“素明天教”;两份“天王诏旨”不是号令臣民“克守天教”,就是“齐遵天教”;钦定士阶条例要求应试考生作文,必须“确切于天教真理”,3这4条资料其意自明,无
8、不证实“天教”确为太平天国宗教的自称。在他引用的5条资料中,仅有1条似乎可以用来支持“非自称”说,它便是太平天国1860年12月以幼天王名义颁布的宗教自由诏旨。这份诏旨中有1段文字说:“天爷天爹之真教乃天教,耶稣教(基督新教)、天主教(罗马正教)均是也。”3从字面上看,幼天王诏旨说的“天爷天爹之真教乃天教”,其指称的应是太平天国宗教,但是后1句却说耶稣教、天主教均是天教,于是全文似乎变成了矛盾的陈述。研究者阅读之后,自然免不了见仁见智,不是有理由把“天教”理解为太平天国宗教的自称,就是有根据认定它是对耶稣教、天主教和太平天国宗教的泛指。究竟谁是谁非,单从字面上争论很难说清楚。然而,如此看问题,
9、同样免不了真相之蔽,而历史事实正是从矛盾的陈述中清理出来的。 为了有助于探明问题,笔者对幼天王诏旨的表述作如下考释:诏旨说到的“天爷天爹之真教”的“真教”名号,是自负自诩之称,因为任何宗教都可以自诩为“真教”。如果对幼天王诏旨说的“真教”追根溯源,则是对劝世良言的说法的仿效。该书自称所传播的宗教信仰为“真道”,而将别的宗教信仰贬斥为“邪道”。洪秀全早年自学劝世良言,即已采用书中的“真道”以自诩其新信仰。据此推论,相对种种所谓“邪教”而言,“上帝之教”才是“真教”,所以洪秀全也用过“真教”以自称新信仰。由此看来,所谓“真道”、“真教”,原本不是太平天国宗教的自我定名,而是对劝世良言提法的沿用。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平天国 宗教 正名 问题 商榷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5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