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学号: 0607114080 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院名称: 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班别: 2006级2班 姓 名: 李晓非 指导教师: 张晓敏 2010年5月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城乡结合部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兼具城市和农村属性的特殊地带。位于其中的初中学生教育因而呈现出多方面异于其他区域的问题。本文以新乡市周边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教育为例,运用实地访问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许多一手资料,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了城乡结合部初中生教育的基本现状,并以矛盾特殊性的角度分析出社会环境复杂,家庭教育缺失
2、,学生个性突出及学校管理薄弱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同时结合笔者的思考,提出“整合教育合力,家校社共同努力”的解决策略,为政府、家庭、学校三个教育主体解决初中生教育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初中生教育;对策Urban-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Abstract The urban-rural fringe is a special zone of both urban and rural properties which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
3、ation. Thus the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urban-rural fringe presents many problems different from other regions. This paper takes the urban-rural ju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surrounding the Xinxiang city for an example, obtains a number of first-hand information by the use of the method of comb
4、ining field visits and questionnaire, and has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urban-rural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basic situation. Whats more,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lack of family education, students of particular and school management of
5、weak personality and so on in a point of view of particular conflict and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thinking, in order to propose the strategy that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efforts, family and school work together and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government, families, schools education which are thre
6、e main issues to solve. Keywords fringe;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strategy前 言在大三的两个学期中,笔者有幸参加了支教活动,地点是新乡二十五中。二十五中是一所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初中,在支教过程中,我发现了初中结合部许多异于其它地区的教育问题,并由此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城乡结合部的教育问题随着“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地域的产生发展逐渐突出,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难题。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由于本文主要的调查对象为新乡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地区,由于新乡市城市发展的特点,本文所研究
7、的城乡结合部有略偏于农村地区的特点。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这一概念是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于1936年最早涉及的,后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部队对城乡结合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按照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的经济增长的扩散阶段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区,而是按照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大城市或中心区域,然后再由大城市或中心区域向周边区域不断扩散,空间的狭小严重阻碍了大城市和中心区域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大城市或中心区域的生产要素开始向其周边移动,同时,由于城市与周边乡村在地域上相毗邻,因此,城市中生产要素的向外扩散,就是向广大农村地区的扩散,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地域单元城乡结合
8、部,又称为城乡边缘带,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城市连续建成区和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和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市,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社区人地系统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1)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过程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乡村各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远较城市城乡城域内部大:同时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分别来自城市与乡村的人口、物质、技术、信息等在这里相互作用与竞
9、争互生;(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质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3)由于同时受到城市与逐村经济的双向车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在增加。正是上述过渡性特征使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具有特殊性,给这一地带的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特别是社会管理带来了难度。(二
10、)初中生教育初中生教育是由学校、社会、家庭等多个教育主体针对完成小学教育后的适龄儿童进行的知识构成、生活观念、人格完善等多方位的教育。1其中学校教育是主导力量,社会教育是外部环境,家庭教育是重要基础。此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初期,易受到不良事物的诱惑,叛逆性和独立性增强,内心又渴望他人尤其是亲人的关心。因此,初中生的教育是学生成长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阶段,也给各教育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在笔者和队友支教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学习方面1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障碍,主要问题表现为厌学,大部分属于学习态
11、度出现严重问题,常表现为不听讲、不写作业,有的整天迷恋于网络,逃课,有的干脆辍学,但品德方面无大问题。只要不谈学习,就是好孩子。2 一部分学生存在纪律涣散,主要问题是不守纪律,上课时经常说话,做小动作,易和老师发生冲突,对集体影响较大。学习成绩问题不大,品德方面也没有大问题。(二)生活方面1一部分学生是品德障碍,这类学生问题很多,经常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劫钱或是借钱不还,小偷小摸,抽烟喝酒,与异性有不正当交往,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有来往,经常离家出走,不孝敬长辈等等。他们多数学习成绩不好,不守纪律。我们称他们是一只脚在学校,一只脚在社会。2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表现为自闭、忧郁、退缩、躁动、
12、有攻击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多疑、无法与他人沟通等。外向的有纪律问题,内向的不违反纪律。学习成绩多数不好,品德方面并无劣迹。三、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教育问题分析由上面可以看到,初中学生教育的问题确实很大,想要很好的解决必须下一番苦功夫,俗话说的好,解铃还须系铃人。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问题的根源所在,也就是产生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和社会来分析。(一)学校面临的问题1教育资源配置落后对于城乡结合部初中教育和管理的困境分析,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制约城乡结合部教育的一大瓶颈,主要集中在学校的经费紧张,基础设施落后和师资力量不足等教育投入不公平方面,最需要教育资
13、源的地方,却最缺乏教育资源;最需要接受教育的群体,却离教育资源最远。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反差:有的大城市投巨资建起的中小学,一间教室的投入几乎相当于偏远地区一所农村小学的全部家当。北方一个地级市的中学,学校设有游泳馆、体育馆,教室里配有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设备。可在城郊,有的孩子直到毕业还没摸过键盘。教育界的孙鹤娟代表调查了解到,在国内教育投入结构上,大部分公共教育资源投入到高等教育上了。前两年,有代表调查,占全国师生绝大多数的义务教育,所获基建资金投入却不到全部教育基建投资的三分之一,投入与所承担的任务不相称。占全国教师生数比例很小的高等教育,却拥有近一半的基建投资。基础教育是根本,可长期投入
14、却是本末倒置。除此之外,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还有三个问题:2学校的生源不稳定这一困境在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十分典型而突出,主要又分为生源数量困境和质量困境。河南省现行政策明文规定,小学生毕业后必须按照所在区域就近进入初中完成义务教育。照此规定,该地区初中的生源结构虽然复杂,但仍可以有稳定的生源。但事实上,城乡结合部由于教育质量远低于城市初中而交通条件和经济条件又远优于农村城市,很多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转向市区的重点中学,使该地区生源流失严重。生源的流失对学校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实行按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生老师编制,生源流失使新老师无法分配其中,进一步加剧了教师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生源质量
15、的问题严重,该地区生源结构复杂和生源的流失,双差生在该地区初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对学校教育任务来说更是雪上加霜。3教师流失问题严重由于新乡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财政紧张造成众多学校设施简陋,办公条件较差,教师待遇低,那更不要说地处结合部的学校了,教师收入形成较大反差,因此初高中骨干教师人心思动,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少则四五人,多则十几人,据统计,从2000年至今,仅初中教师就流失120余人,(本科学历居多)均为中青年优秀教师,且大多现已成为别人学校的骨干教师或名师。由此可以看出,一大批高学历、高职称、年富力强、有较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调出了学校。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它加重了
16、在岗教师的工作负荷,伴随着优秀教师的流失,随之而来的是优秀学生的流失,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大大下降,同时,使在校的教师人心不稳,人人思走。现在,不就有的老师宁愿经商而不愿教学吗?这对本就不怎么让人放心的结合部地区的教育,无异是雪上加霜。4.德育任务艰难由于城乡结合部学生个性突出,不良习惯较多,学校必须承担起更多德育方面的工作;学生初中毕业后流向多样,学校从因材施教和教育实用的角度出发又必须做好对学生职业准备知识的教育。该地区的许多学校校长和老师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通过开展校园文明月和开设课外知识讲座等活动满足学生的特殊要求。但这项工作开展的困难依然很多,道德教育没有专门的组织体系,活
17、动以间断性为主,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还有许多老师对德育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考试成绩是第一位的,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效果;职业准备教育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和参与校本改革的滞后等因素的限制,学校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二)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特殊随着初中义务教育的开始,很大一部分学生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以及学习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学习上的困难。表面看来,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辍学,学校因素占很大成分,但是在初中教育的大系统中,教育主体是多元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学习兴趣、情绪、情感、态度意志力等方面的发展。2对于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区域来说,因为城乡结合部家庭除了存在家庭教育的一些普遍问题外还存在
18、着异于城市和乡村家庭教育的特殊因素,家庭教育显得更为重要。1对家庭教育认识严重偏差由于该地区居民结构复杂且以社会弱势群体为主,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问卷调查显示,家长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所调查人数的近百分之七十,远低于城市居民的平均教育水平,他们教育意识淡薄,认为学生学习家长帮不上大忙,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学校的管理和老师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消极的意识使家长忽略了家庭对于孩子品行和学习习惯的教育功能。 2家长教育方式专制单一调查中我们发现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是属于专制型。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什么都得听自己的.专制意识很强,孩子的独立意识受到限制,在调查问卷中,其中的“
19、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一项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希望家长不要过分关心自己,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希望父母不要严加干涉。而另外一部分家长,对学生学习不闻不问,孩子成绩相对较差时或犯错之时,则又采取简单的打骂形式教育,这对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大的伤害和打击,孩子的学校生活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3对孩子学习教育期望值不高由于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城乡结合部居民受城市世俗文化影响较大,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这一特殊群体存在几种消极的教育倾向,一是典型的暴发户型教育倾向,家长通过租房租地或者农产品的批发买卖几乎是坐收其利, 认为不读书也可以挣大钱,只要能混就行;二是普遍存在的读书无用论
20、思想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不如早点进入社会,在学校混几年,多认些字,以后进入社会不被骗就行。3这些家长教育期望不高的表现,使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4与孩子沟通交流过少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期,是孩子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上不免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但是部分城乡结合部家长除了存在家长普遍存在的问题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调查中,一项“当你有委屈时一般想对谁诉说”的问题,选择同学的占40%,谁也不说的占到37%,选择家长的仅占18%。可见这一特殊区域父母和孩子的沟通缺乏程度。调查还发现当孩子遇到心理和学习上的问题时家长态度主要有不闻不问和简单粗暴两类
21、,分别达到了31%和22%。问卷中几位学生最想对父母说的话竟然是“等我把话说完好不好”或“爸爸妈妈,你们了解过我的内心么”。这类家长虽占少数,但对孩子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亲子关系更加紧张和疏远。(三)学生自身心理问题和个性特征特殊1厌学等心理问题严重虽然厌学情绪在每一类学校都存在,但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厌学情绪更为严重。据问卷调查统计,38.6%的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完全不感兴趣,而城市地区为15.3%,农村地区则为22.8%;此外有43.1%的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63.2%的同学回家不常看与学习有关的书,都高于其他地区学生。这主要是该地区文化设施少,学习氛围差和学校教学
22、方式单一造成的。在此次调查中也发现家庭教育方面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大约占到26%.家长简单粗暴或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学习和心理上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久而久之,孩子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本应由家庭所分担的学习动力也在这种行动偏差中降低了。4同时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初中入学初遇到的学习困难也是促使本地区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课程内容和难度突然加大,该地区学生在小学教育并不太好的情况下进入初中,面临的学习困难增大却又无法有效及时的解决,继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2对生活和未来充满迷茫和困惑周边居民生活方式反差导致学生心理失衡。许多城市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迫于生活压力暂居
23、此地,部分村民便借助房子租金或土地补偿费过着轻松充裕的生活。而那些租房务工人员却早出晚归,辛苦工作却仍不尽如意。这就对中学生正在形成的人生观和劳动观造成了冲击。一方面是学校教育提倡劳动是生活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社会社会现实中劳动的价值被表面化的扭曲,使他们对劳动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矛盾和困惑。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使学生产生了学习价值上的矛盾。在看到大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投入后,收入却和身边没上过学靠打工的人收入一样多。读书理论上的有用和反映在眼前利益的无用使学生对学习价值产生了矛盾和困惑。5三是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处于矛盾的行为状态,使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产生矛盾和困惑。家长由于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普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 结合部 初中 学生 教育 存在 问题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5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