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词 性实词与虚词1.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2. 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
2、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表示动作行为的如“穿”“跳”“爬”“走”“纪念”“责备”;表示存在变化的如“有”“增加”“缩小”;表示心理活动的如“想”“懊悔”;表示可能、意愿的如“应该”;表示趋向的如“下去”“上去”;表示判断的如“是”。3.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表示形状的如“小”(另外如“大”“高”“圆”等);表示性质的如“镇定”“勇敢”“乐观”;表
3、示状态的如“朦胧”“橘红”“远”等。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恰当使用形容词,能把人或事物写得具体、生动。4. 代词注意下边句子中加线的词。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不少的人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上面句子里加线的词都是起指代作用的,称为代词。代词包括: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自己、人家;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怎样、哪、哪里;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使用人称代词,要注意“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指男
4、女兼有。还要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5. 数量词一座30里高的瑶山。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拿出仅有的一点米。一尺多宽。第一座难走的山。五、八军团。歇了一下。上面加点的词都是表示数目的,叫数词。在数词中,有的表示确数,如一、二、百、千;有的表示概数,如几、些、多数、少数;有的表示序数,前头要加上表示次第的“第、初、老”等等,如第一、初五、老三。上面加的词,都是表示单位的量词。有的表示事物的单位;有的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前者较多,有表示个体的,如只、个、台、枝、条;有表示集体的,
5、如双、副、对、类、帮;有表示不定量的,如些、点;有表示度量衡的,如丈、尺、里、亩。后者较少,如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番。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如一本书;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如去一次。6. 副词、连词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常用的副词如:很、更、最、非常、都、只、才、就、已经、刚刚、立刻、忽然、渐渐、终于、不、没、大概、简直,等。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如课文里的句子:“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里连用了
6、“仿佛”“已经”“满”三个副词,修饰表示判断的动词“是”。“仿佛”表示情势,好像、似乎的意思;“已经”表示完成;“满”表示程度深。这句话,从闻到花的甜味联想到果实累累,用虚写开拓了诱人的丰收美景。如果不用这几个副词,句子变成“树上是桃儿、杏儿、梨儿”,就不符合实际,也没有丰富想象的意味了。注意下边句子里加线的词。1这篇散文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2欣赏大自然或者读写景抒情的文章,都可以受到美的熏陶。3只要反复诵读,就可以把课文背熟。第1句“和”连接“希望”“力量”,表示并列关系;第2句“或者”连接“欣赏大自然”“读写景抒情的文章”,表示选择关系;第3句“只要”表示条件,和副词“就”配
7、合使用。这些起连接作用的词,叫做连词。常见的连词还有:同、跟、而、并且、而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因为、所以,等。7. 介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一)、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例如:(1)从第一组(开始值日)(表起止)(2)往北(走)(表方向)(3)沿着河边(跑步)(表处所)(4)从早到晚(不闲着)(表时间)(5)给病人(送药)(表对象)(6)依照他的样子(做)(表方式)(7)由于着凉(他病倒了)(表原因)(8)为“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表目的)(9)比前几天(热多了)(表比较)常用介词
8、及其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二)、助词助词是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的虚词。助词可分为三类:结构助词:的、得等,其中“的”表示两部分之间的修饰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例如:光辉的历程(“光辉”修饰“历程”)慢慢的走(“慢慢”限制“走”)跳得高(“高”补充修饰“跳”)动态助词: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例如:他走了(表示他已经离开这里)他走着(表示正在走)他来过(表示曾经来这里,
9、现在却不在)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啊、呀,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都用在句子末尾。例如:他会的。(表示肯定的语气)他赢了。(表示确定的语气)你冷吗?(表示疑问的语气)你去吧。(表示祈使的语气)多美啊!(表示感叹的语气)(三)、叹词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叹词一般都是单用,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在句前,也可以在句中或句末,语句的意思不变。例如:喂,你听见了没有?(在句前)你,喂,听见了没有?(在句中)你听见了没有?喂!(在句末)(四)、拟声词拟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如:嘭、哗啦、哐啷、叮噹、轰隆隆等。短 语(一).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1类型
10、:1)名名 文化教育 今天或明天(名词短语)2)动动 调查研究 愿意并实行(动词短语)3)形形 光辉灿烂 庄严肃穆(形容词短语)4)代代 我和他 这样那样(名词短语)5)数量数量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三斤五两(名词短语)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如:工厂、农村,我、你、他。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时间顺序:春、夏、秋、冬大小顺序:省、市、县年龄顺序:老、中、青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烟酱醋1.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勤劳、勇敢、不怕苦(形形代)(二)、偏正短语前偏后正:“偏
11、”修饰、限制“正”。1)定中(名、代),如:(祖国)大地(一朵)茶花(前进)的步伐2)状中(动、形),如:很好看独立思考慢慢地走旧语法:“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新语法:统一为“的”。(三)、动宾短语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动词宾语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如:消灭敌人、放下包袱、丢下它、发展生产、进行斗争、骗取信任、恢复平静、爱热闹、下决心、有幽默感、像珍珠(四)、动补短语动+补。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来、引在脑子里(五)、形补短语形+补,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
12、能带宾语。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的急、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六)、主谓短语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如: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舒畅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如:今天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他中等身材句子成分、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1)满天乌云 顿时消散了。(2)树叶 黄了。(3)
13、小王 今年十六岁。(4)鲁迅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5)明天 星期日。(6)什么书 他都看。、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 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2)(三杯)美洒敬亲人。(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
14、带成分,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1)他已经走了。(2)咱们北京见。(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 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 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1)广大人民
15、干得热火朝天。(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3)他生于1918年。(4)他坐在桌子旁。(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例如:(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 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
16、,有的在句中。、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1)先生自己也要书。(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 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单 句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单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能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任务,在语音上有一定的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语气,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出来。 句子按照结构方式可以分成: 1.单句,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包括: 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如今天星期五。她身份特殊。赵州桥非常雄伟。(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等
17、等。 非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如蛇!好漂亮的彩虹呀!快一点吧!禁止吸烟!去吧。嘿!等等。 特殊单句,句式特点比较特殊的句子。主要是: (1.把字句: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字句在结构上有:“把+宾语”作状语。语义上,把字句表示主动。主语是施动者,发出动作,处置某一对象。处置的对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如: A、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B、你简直把我吓死了。 C、不要把自己做的坏事赖在别人身上。 (2.被字句:用介词“被”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并且表达被动语义的句子。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主语+被+被的宾语+动词短语。语义上,被动句表被动。主语是还
18、艘动者,接受动作。如: A、凶手被警察抓住了。 B、小鸟被他们吓跑了。 C、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 (3.连动句: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点是:连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有先后、目的、方式或手段关系;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如: A、他上街买书去了。 B、他拿了东西走了。 C、他们正下河游泳呢。 D、小李今天坐电车回家。 (4.兼语句: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点有:它的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接而成;动宾短语中的动词通常是使令性动词。如:“叫、让派、使、请、教、劝、命令、禁止、任命、号召
19、、选举”等等。有是还用“有”。如: A、我请周恩来同志来解释。 B、你让他下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C、蔚蓝的天宇中正有一群大雁飞过。、单句的种类: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例如:茶桌擦得滑溜溜的发光。他非常健康。(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的构成。例如:飞机!站住! 有人敲门。、几种特殊单句:主谓句中,动词谓语复杂多样, 有些句式在结构和表达上有些特殊句式有: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存现句。(1)把字句把字句是主谓句的一种。句中谓语一般都是及物动词、而且不能是单个儿的动词,
20、应当是单个短语和动词的连用形式。例如:我们把豹子打死了。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2)被子句被子句是被动句,是主语接受动作的句子。 被动句中的主语是受事者,由介词“被”引了主动者与“被”字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例如:豹子被我们打死了。有时句中只有介词“被”没有主动者(被的宾语)如:在罗马百花广场,布鲁诺被活活烧死了。把字句和被字顺的典型结构都是:“主语状语动词补语”,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来代替“被”。(3)连动句连动句是用连动短评充当谓语的句子。 连动句的谓语就是两个动词短语(很少用单个动词)连用。两个动词短语, 互不作成分,而是共同作谓语,但在语义上有目的和方式、 原因和结果、
21、先和后的关系。因此短语的位置顺序不能相互颠倒,中间也没有语音停顿。如: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目的)凭着他的求生的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方式)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因果)综上所述,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连动句主要三点:一是必须有两个动词连用陈述一个主语。二是两个动词短语互不作成分,而在意义上有目的,方式,原因,结果,后先的关系,位置不能互换。三是两个动词短语中间不能有语音停顿。(4)兼语句兼语句是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有下列特点:第一,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的宾语, 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例如:母亲 叫 闰土 坐“闰土”既作“叫”的宾语,又作“坐”的主语,
22、“闰土”因一身兼二任,所以叫做兼语。第二,兼语句多有命令的意思, 所以句中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常见的使令动词有: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请求、选举、教、劝、号召等。此外前一个谓语也可以是“有”字。如:大家一致选小萍做代表。我有个弟弟今年考大学。第三, 兼语句中兼语的谓语(第二个动词)是前边动作所要表达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即兼语前后两个动词的语义上有一定联系。如:护士叫他快去请大夫。(“去请大夫”是“叫他”的目的。)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风格。句中的兼语的谓语“想起”是前一个动词“使”的结果。连动句,可以连续叙述一个人的几个动作;兼语句, 则可以连续叙述几个人的几个动作。连动
23、句可以扩展,连动套接兼语;兼语句也可以扩展,兼语套接连动。如:叔叔打电话叫我去。妈妈叫禁止小妹骑车乱闯。(5)是字句是字句专指由动词“是”构成的判句。在是字句中,“是”的作用是判断主语和宾语的关系。主语和宾语有两种关系,一是同一关系,二是从属关系。同一关系就是对等关系,一般的“定义”就是这种关系,即甲乙。如:正方形是四条边等长、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从属是主语属于宾语,即宾语是一个大类, 主语是其中之一。如:读者文摘是杂志。(6)存现句表示人、事物存在或出现、消失的句子是存现句。 存现句的特点有三:第一,主语常是处所词或时间词。如:门口站着两个兵。台上坐着主席团。第二,存现句的谓语多是表示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语法 知识 大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