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doc
《初中科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化学课程设置,离不开实验教学。从量的方面看,它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条件;从质的方面看,化学实验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在提高素质教育和经济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对学生掌握“双基”,开发智力,打开创新之门,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切认识都是从感知开始从而进入思维,而观察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开端,是发现问题和发明创造的首要步骤,是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将来创造性劳动和科研不可缺少的素质。观察能力是发展思维能力与
2、创造能力的基础,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实验观察思维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 观察与思维的关系观察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第二类是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观察;第三类是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如分组实验就属于参与观察、结构式观察和直接观察,指的是观察者加入到群体之中以内部成员的角色参与活动,以事先制订好的观察计划并按照规定好的内容和程序实施的直接亲临的观察。观察的主要因素:一是感知因素,二是思维因素。只有思维参与观察活动,才可能提高观察的速度、准确性和完整性,所以观察不是消极的观看和注视,而是一个感知和思维的过程。此外
3、,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思维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是对一类事物的特性和事物之间的有规律性联系的反映,它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的种类很多,若根据思维的抽象程度来划分,可把思维区分为直接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直观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其特点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具体形象思维是以心象为材料(成分)进行思维,简称形象思维。人在此思维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种叫做灵感思维的东西,如在动手做学生分组实验前,学生想象着:每步实验如何进行,每种仪器之间怎么放怎么连接在思想上考虑如何完成某一学生分组实验。抽象逻辑思
4、维是指在实践活动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这三种思维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人们很少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思维来解决问题。思维是比观察、记忆更重要的能力,是核心的能力,因为思维能力又决定着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也就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人。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中,观察是思维的物质基础,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就不会产生科学合理的思维结果;思维是观察的理性提升,只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才会有准确有效的观察。观察一旦离开思维,就会变得空洞而盲目;思维一旦离开观察,就会显得疲软而茫然。我们在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并率先培养他们的观察能
5、力,否则,化学实验课就变成了幼儿园的游戏课,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二、 化学实验课作为载体培养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没有自觉性和主动性是难以奏效的,更是难以持久不懈的。所以必须以某种学生很感兴趣且很乐意被学生接受的载体,从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条件来讲,最切合实际且十分必要的是以化学实验课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化学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又因为化学实验课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观察是认识
6、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二十余年的化学教学生涯中,我常常发现学生由于缺乏观察能力或观察能力疲软,往往会出现如下几种现象:一是看了热闹,丢了门道。比如“白水”变红实验,学生觉得好玩,有趣,神秘,却忘了该观察什么。二是只盯一点,不顾全面。如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只看到有“火星四射”,而看不到有“黑色固体产生”。学生只觉得耀眼,刺激,快速,却忘了怎样观察。三是只知观察,不懂思考。如硫在空气中燃烧后放入氧气中燃烧,学生只觉得有意思,真过瘾,没有对相似的实验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凡此种种,都说明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实验课中是十分必要的。
7、其实在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应该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在试验中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录什么、怎样记录,让他们懂得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观察的重点,要注意细微的变化,要聚精会神,自始至终,排除一切干扰。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及根据教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实验课中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比如“白水”变红实验,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白水”以及加进水管或其他容器的溶液,启发他们白水非水,溶液也不是一般的溶液,那么他们就懂得该观察什么了。再如铁丝在氧气中燃
8、烧,可以引导他们观察全面一些,除了让人兴奋的“耀眼”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物体产生,这样学生就知道该怎样观察这个实验了。又如硫的燃烧,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等,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通过鼻闻燃烧后的空气,可了解嗅出气味产生;通过手摸集气瓶外壁,可感受热量放出。这样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实验对象的各种外部属性(如颜色、状态、气味等)、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如颜色变化、状态变化、发光发热)等等,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得到良好地培养。三、 化学实验课培养观察能力的方法与区别(一)依据心理的特性,遵循观察的原则观察能力,在心
9、理学中属于知觉发展的范畴。观察活动的特点是有意义、有计划地去注意某一件事物,是较持久的知觉,也是知觉的最高级的表现形式。中学生观察方面的心理特点:(1)有一定的随意性,中学生的意志控制力尚不完善,在观察过程中目的性由于其较弱的意志力容易分散,陷入观而不察,察无目标,察无所知的境地。(2)有较普遍的情绪性,他们的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新异的有强烈刺激的现象产生注意,乐在其中,而忘记观察的任务。(3)有较明显的笼统性,很多学生观察事物的现象往往满足于或停留于大致的、笼统的、轮廓的观察,容易遗漏或忽视重点的观察内容。针对上述心理特点,在化学实验课中指导学生观察和提高观察能力时,应遵
10、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观察前就应让学生明确。如:要观察的现象有光、热、声、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等。2细致性原则:只有细心观察,才能明察秋毫。教师在化学实验课时要指导学生观察,要求学生动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体验感受。3重点性原则:任何事物或实验都有多方面的特性和现象,如果观察时不分主次,不突出重点,事物的特征就不能发现。4循序渐进原则:如描写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应按顺渐进地观察并描述:从反应条件、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到反应中的现象和生成物状态(如颜色变化、状态变化、发光发热),颜色、光泽及反应物的质的变化,银白色的固体点
11、燃后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的粉末固体。这样就能使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观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能极大地提高。(二)培养观察能力的方法虽然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颇有兴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驱使所致,由于观察实验时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关键的实验现象。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教师应该多提供生动、鲜明、典型、真实的实验,刺激学生感觉,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想象、思维、记忆、迁移,并指导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来培养观察能力。化学实验中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溶解性、硬度、光泽;化学实验中仪器仪表连接、操作方法;实验中发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科学 论文 如何 培养 学生 实验 观察 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