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材整合的原则和策略研究.doc
《初中物理教材整合的原则和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材整合的原则和策略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物理教材整合的原则和策略研究杜静 (邹平县教研室 山东 256200)摘要:教师的教学是用教材教学生学,而不是通过教学来教教材。师生既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标要求、学科特点、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积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材整合要遵循:以课标要求为依据的原则;知识系统性的原则;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教材整合的策略和方法: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明确新教材编写意图及使用方法;充分把握学生的学情;教师要有较强的统领全局的意识,不断提高驾驭教材的能
2、力;根据整合的原则编制整合后的教材体系目录,并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法。关键词:整合;原则;策略“整合”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传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而提出来的一个理念,教材的整合是新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之一。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新教材尽管凝聚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实践经验,具有一定权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仍然遇到一些问题,如知识编排的顺序、层次、难易程度与当地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需要不相符等情况。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不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的教学是用教材教学生学,而不是通过教学来教教材。师生既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因此,我们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标要求
3、、学科特点、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积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一、目前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使用新教材以来,我们滨州市一直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下面,我们就以人教社教材为例,谈教材使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一)部分内容前后衔接不好,知识的逻辑性不强,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按照新课标的精神,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以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实践、探究和扩展知识面上,此理念是正确的。但物理体系、物理概念之间遵循着必要的逻辑关系,缺少这方面的联系,无疑给学生增加了理解上的困难。
4、比如,教材把“运动和测量”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九年级第十二章,可学生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就用到了运动的知识,在学习第二章光现象时就用到了测量的知识;“电能”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可“功和机械能”的知识是在九年级第十五章才学习;在学习功率之前研究电功率;在第一章提到了能量,第五章提到了能的转化,第八章计量了能的多少,第九章研究了能的转化,到了第十五章才看到了能的定义;还有在第十二章认识了力,知道了力的单位,却不知道力的测量方法,在无法比较其大小的前提条件下,却探究了二力平衡的条件;学习了二力平衡条件,却没有事例可说,因为重力、弹力、摩擦力还没有学习这样的编排,无形之间增加了学生死
5、记硬背的负担,跟学生的思维发展背道而驰。(二)教材容量偏多,探究任务很难高质量地完成新教材每个单元里都增加了科学世界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在课程标准中列出了,如半导体和超导现象,还有大部分内容没有列出;教材中有的正文内容在课标要求中没有列出,如焦耳定律;课标中还提到了许多活动建议。这些内容中,哪些应该学习,哪些可以不学,哪些可以重点学习,哪些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的选择有些盲目,这无疑给教师上课时增加了压力。另外,由于教材内容容量偏多,但教学课时数有限,本该让学生自主探究的任务由于课时不够无法探究,许多探究过程形同虚设。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对教材内容重新
6、整合,使知识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便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感知。二、教材整合的原则(一)以课标要求为依据的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目前,虽然有多个版本的新教材,无论是知识的编写顺序还是体例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都是依据新课标要求来编写的。这意味着教师要以课标要求为依据,把教材从“依赖对象”变更为可利用的“优秀素材”,需要自主地整合教材,选择恰当的内容、合适的教法来进行教学设计。但无论对教材怎样整合和编排,都不能偏离新课标的要求。(二)知识系统性的原则整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再创造的过程,是教
7、师的一种“同质异构”的艺术创造活动,我们对教材整合的原则、策略和方法等进行先期研究,目的是便于教师创造性的、更富有实效的开展教学。它不是局限的对教材的适当改变,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更宽的眼界和统领教材、把握学生以及关注其他学科内容的整体的课程意识和能力。物理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系统性,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整合教材不能破坏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过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仍旧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媒体系统。只有站在统领全局的高度来整合教材,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科体系,把握教材知识之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三)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教育要以人为本是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
8、过程、关注发展,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统一。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扩充、删减、整合、编排,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更好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促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四)可操作性原则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资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因此整合后的教材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要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更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三、教材整合的策略和方法(一)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明确新教材编写意图及使用方法熟读理解课标内容,认真研读教
9、材,梳理教材的知识框架,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及使用方法,这是一名合格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做到的。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将“本内”和“本外”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材内容的调整和整合,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因此,准确把握课标的要求、吃透教材是进行有效的整合教材创新教法的基础和前提。1了解不同版本的同类教材,重新认识自己使用的教材,选择最优素材以利教学我们在掌握所用人教版教材的同时,还重点研读了沪科版和北师大版这二个影响比较大的版本的教材。了解不同版本的教材,不仅可以比较,借鉴其他版本之优点,而且可以在教材的纵向体系上,把握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版
10、本教材中编写的特点,避免对知识随意拓展或重组。因此,吃透所教的一套教材,了解相关的不同版本的教材,从各种版本教材的处理中进一步理解课标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认识自己使用的教材,是一个开阔视野,学习借鉴,对知识内容准确把握,对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的过程。2阅读高中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一步领会课程标准对初中教材的目标要求要吃透所教教材的编写意图,还有必要了解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要熟悉高一的物理教材。从一个新的高度审视所教教材,提高对所教教材的认识,更好的从整体上把握所教教材,科学地做好初中、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可以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帮助学生实现物理学习上
11、的顺利过渡。如初中物理问题中经常遇到、教材上却并没有给出的“内阻问题:导线内阻、电池内阻”、“凸透镜成像的公式及作图法”、“物体受力分析、运动和力的关系”等,这些需要衔接的内容,在初中教学时就要适当关注。要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把握,实现对教材更合理的整合。3将不同学科的教材相互对照对学生使用的与物理关系密切的其他学科教材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更深刻地把握自己所教的教材。通过不同学科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对照分析,看到相同的内容在不同学科中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不但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丰富我们的课堂,引导学生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化,并运用到物理课堂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数
12、学上:比例函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P50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练习题涉及到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电功率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等)、坐标图像、轴对称与平面镜成像等内容;化学上:天平、量筒、分子原子等内容;生物上: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显微镜的使用等内容。了解物理教材上的这些知识点在其他学科教材中的位置后,能使我们在对教材进行整合时,避免同一知识点费时费力的重复教学。4阅读小学“科学”教材,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整合教材,还要了解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已学过的科学课程知识(如简单的磁现象、力现象、光现象、杠杆、凸透镜等知识都涉及到);课标中也提到初中物理不仅能让学生在小学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教材 整合 原则 策略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3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