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方法初探.doc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方法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方法初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方法初探摘要:初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群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顺应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关键词:数学阅读善于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创新新课程理念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教学注入了一股源头活水。我们数学教师应如何改变自身的课堂教学,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真切地展现开来,让学生在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我结合新课程理念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作了如下探索:一、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能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随着科学
2、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如理解各种数据、图表、增长率、利率、税率、商品的性价比等。因此,从初中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事情。D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切莫把数学教科书当作数学“小说”,只注重书中的“情节”走马看花,而忽视对数学内容的理解。数学阅读应注重理解、体悟。如:阅读从勾股定理到图形面积关系的拓展并完成下面问题。我们知道,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a2+b2=c2。而a2、b2、c2 又可以理解为a、b、c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因此就有s1+s2=s3。如果以
3、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a、b、c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那么s1+s2=s3是否也成立呢?根据正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不难求得正三角形BCD的高为 a,于是 ,同理,s2= b2,s3= c2,s1+s2= a2+ b2= (a2+b2) a2+b2=c2 s1+s2= c2=s3 也成立上述结果是否也适合类似的其他图形?让同学们尝试:1、如图,分别在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s1+s2=s3成立吗? 2、如图,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两个月牙形表面积之和等于ABC的面积,即s1+s2=s3成立吗?这几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仔细看,一字一句地读,努力从整体上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初步的
4、了解,把文字和图画结合起来阅读。其次要理解,对题中提出的相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问题的含义,然而再联系起来理解和体会,分析和推理。只有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从而得到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数学。二、教会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在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学会有根有据地想,有条有理地讲。当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如何解决疑点问题,特别是当学生思路不畅的时候。因为教师恰到好处
5、的示范更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如学习“函数的概念”这节课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下列表示y是x的函数的图象是( ) (A) (B) (C) (D)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往往无从着手,不明白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我们思考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思考函数的概念入手,分步推理:第一步,请同学们回顾函数的概念,即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若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关于x的函数。第二步,请同学们思考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通常有哪三种:列表法;解析法;图像法。而这个问题的函数正是用图像法表示出来的。不管是哪种表示形式,关键在于抓住其实质。第三步,请同学们思考函数的实质是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论文 数学 教学 培养 学生 能力 方法 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