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论文:开启“情感” 这扇门.doc
《初中思想品德论文:开启“情感” 这扇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想品德论文:开启“情感” 这扇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 启 “情 感” 这 扇 门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难点,稍有不慎,就让课堂沦为空洞的说教场。在我最近的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尝试跳出教材的束缚,为学生营造真情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生生对话,触动学生积极的自我反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难点。课例回放:课题:九年级思想品德不言代价与回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那些为他人为社会承担责任而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人心怀感激之情。做法一:在九(1)班,我直接引入课题,先让学生阅读文中小柯的事例,然后就教材中的四个问题展开讨论,并选派小组代表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基本上能从教材的活动对话中找到答
2、案,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代价。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应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至此我已经完成了本课第一个部分的教学。我原以为教材中的这一活动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精彩的发言,但事实上课堂整体较为平淡,对问题的回答学生更多的是揣测教材的意图,揣摩教师预设的答案,而并没有从情感上有所触动。这表明,课堂教学仅仅达成了浅层面的认知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远未达成。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我决定做一些新的尝试。做法二:在九(2)班,我先讲述了重庆刘念友老师挖煤三年资助贫困生上学的事例,由于事例本身较为感人,学生沉浸其中,我借机引导学生在班级中寻找那些为了
3、集体为了他人而承担责任、却不言代价的人。在学生的推荐下,班长沈芳站了起来,却是未语泪先流。在大家疑惑的目光中,她开始哽咽的讲述作为班干部所受的委屈,付出的不为人理解的代价。沈芳讲完后,教室里一片寂静。此时我注意到同学们脸上似乎若有所思,于是我直接问:“此时,你想对沈芳讲什么话吗?”在最初的沉寂之后,陆续有人对班长谈了自己的感受。这些发言中有对沈芳工作能力的肯定,也有对她苦恼的理解,更多的则是对自己以往不足的反思。课堂在真诚的对话中走向高潮。在听完发言的基础上,我又让她谈了做班长的收获,这时的她又流露出欣慰的神色,并对同学们的鼓励支持表示感谢,课堂水到渠成的进入了“我承担,我无悔”这部分内容的学
4、习。通过这种方式的处理,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会付出代价也会得到一定的回报,并且对他人的付出有所体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老师,同样层次的学生,却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为什么呢?这引发了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课例反思:一、教材角度教材第一部分设置的“小柯竞选班委”的活动,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有代价也有回报,从而为“我承担,我无悔”这一环节作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铺垫。但我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发现这一活动似乎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讨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学生都显得较为被动,有应付老师的嫌疑。我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1、活动中问题的设置过于浅显,无法激
5、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就教材中“小柯竞选班委”这一活动而言,教材选用的尽管是龄人的事例,并呈现了几种有争议的观点,但接下来对几个问题的回答其实是对这几种观点的归纳,学生基本上能从书本当中找到答案,“没有跳就摘到了果子”,因而就没有了跳的欲望和跳后的喜悦,自然也无法激发他们情感上的认同。显然,活动中问题的设置不大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也就不难理解学生的课堂反映何以如此被动。事实上,只有当问题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讨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表达的空间,为情感目标的落实做好铺垫。2、活动引用他人的事例,学生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独立于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之外的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思想品德论文:开启“情感” 这扇门 初中 思想品德 论文 开启 情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