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论文:语文教学方法例谈.doc
《初中教学论文:语文教学方法例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教学论文:语文教学方法例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求索中前行-语文教学方法例谈 谈到应试经验,我无非同大家一样。第一步,分册梳理,抓基础,重识记;第二步,分类型,专项突破,重训练;第三步,模拟考试,查漏补缺,重纠错;第四步,试前心理指导,满怀信心去应考。相信其他学校的复习应试比我校高明的多,因为我校原来规模小,经常是单枪匹马,一个人在战斗。所谓应试方法,不值一提,远没有其他学校做得好。. 作为语文老师,我最高兴的是我送走的不少学生的竟聘演讲能在人才济济的重点高中胜出,得到师生的赞扬,当上学生会主席、班长、语文课代表了。我辅导的学生作文在作文周刊、中学生学习报、青少年日记等内外刊物上发表二十余篇。有学生还登上了青少年日记的封面。这说明他们在初
2、中阶段至少在“语”和“文”两个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的教学原则是:决不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换取应试的高分。我希望我的学生在回忆初中生活时,记起的不只是苍白的分数,枯燥的题海,而更多的是我们师生一起欢笑的眼泪,幸福的辛苦,共同经历的一幕幕离合悲欢,品味的人生百态,懂得了关注生命,珍惜青春。我在教育的路上,求索了二十余年,我始终相信: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来对待应试,则应试常胜;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对待应试则应试常败。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炬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课内课:愉快而高效。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我反对以教改为借口,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
3、为方式的“肢解课文”的教学方法,因为语文素质的培养是长期的、隐性的。就像我们天天在分析研究为何“吃饭”,分析饭里有什么营养成分,我们却没有留出让孩子们吃饭的时间。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营养不良”。教师在课堂少讲几个知识点,少做几个练习题。把时间交给学生去读,去品味。如学习春,这篇文章很美,没有难解的词,没有难懂的句子。什么春花,春草,春雨等,学生一看就明白,讲析十分钟足够,最美丽的意境让学生在读中想象,诗化的语言让学生在读中掌握,心中的美景让学生自己去描绘。让学生边读边漫步于春的境界中,那是怎样的享受啊!如果老师把精力放在分析图画,大讲修辞,这必会使课大煞风景,且失去了积累语言营养的绝好机会。 让
4、音乐走进我们的课堂.。孔子曰:教育“起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自古文艺不分家。我很羡慕我们教育的祖师孔子上课的方式,他的课不仅有师生之间智慧的对话(如论语),还有弟子为他奏乐。课余则踏歌而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那是怎样令人向往的境界啊。我们古文学中的诗词许多是可以配乐演唱,而且是通过传唱扩大影响的。“凡有井水饮处,莫不咏柳词”说明柳永的词如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被传唱。于是我就和学生一起用现代歌曲的旋律为古诗词配乐,要求风格相似即可,难度大的请求音乐老师帮忙配乐。这样变枯燥的诗歌背诵为优美舒畅的音乐艺术享受。我经常在课前和学生一起唱诗或唱歌一首,而所唱歌或诗与所上课的内容情调一致。这样
5、可以营造不同的课堂氛围,或愉快高昂,或低沉委婉。我在课文朗诵时配一段与之相合的轻音乐,更易引学生进入文中所描绘的境界。何况很多歌词本身的语言都很美。如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前,我领唱了席慕容作词,乌兰托噶作曲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词曲都很美。当唱到“河水还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时,我和学生的眼里都充满了泪光,于是我说:“席慕容是漂泊的孩子,余光中是漂泊的孩子台湾也是漂泊的孩子啊!”由此导入新课。这样的课会让学生享受音乐美的旋律的同时,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又如在学习李清照的武陵春和温庭筠的望江南时,我和学生一起唱李煜的虞美人,当唱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
6、,整个课堂氛围令人黯然伤神。而在朗读这两首诗时,我用阿炳的二泉映月来配,那如泣如诉的旋律让学生走进了诗词的境界,走进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让已学知识融入新课堂。毕业年级上课坚守语文课本这块阵地,绝不盲目赶进度,舍本求末,把学生过早地拖入枯燥而漫长的复习课中。因为教材最大限度的体现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教学选文是指导学习的典范文章,各类阅读和写作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标本。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把它们作为阅读和写作的范例去学习。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把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旧知识结合起来。如学习孔乙己这一课时,课前设计了一个“走近鲁迅”的专题。我们提了两个问题:你喜欢鲁迅吗?你喜欢鲁迅
7、的那些作品?为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争论热烈。把关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方法,精彩的片段都复习了。在讨论中不少同学还把课外读到鲁迅先生的作品内容作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梳理了已学到的知识,同时拓展到了课外。又如学习李清照的武陵春时 ,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李清照的生命历程融入了太多的苦难,她有过青春快乐的日子,我们曾学过一首如梦令(生背);有过少女的娇羞:“倚门回首,却把梅花嗅”(学生背);有她与金石收藏家赵明诚夫唱妇随,琴瑟和谐的美好生活。由于明诚的游历,他有过少妇的闲愁:“佳节又重阳,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学生背)。可写这首武陵春时,53岁的李清照居住浙江金华,丈夫的去世,国家的败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教学 论文 语文 法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3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