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论文《教师如何观察学生行为这》 .doc
《初中教学论文《教师如何观察学生行为这》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教学论文《教师如何观察学生行为这》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教学论文教师如何观察学生行为这 在很多课堂教学活动中,细心的教师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无法参与其中,他们或沉默不语,或自顾看书,无法很好地参与讨论。细心的教师可能会联想到课间休息时某些学生也是独自在玩,同学们在选择集体游戏的伙伴时也往往是最后一个想到他们。如果这是一位有经验的“观察者”,那么他可能会用一个较为科学而清晰的专门术语界定这一自己关心的问题,并思考:“是同学们特别排斥这几个学生,还是仅仅因为忽视了他们?”“是不是缺少一个专门的、帮助学生互动的技巧?”“这几个学生是否缺少融入集体的必要技能?”“这些学生来说,老师安排的讨论问题是否太难了”,等等。很明显,对这些问题如何阐释,将决定
2、教师如何正确、及时评价学生和运用何种教育策略来帮助学生。 一位成长中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敏锐地抓住学生的问题与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关联点,并加以反思,从而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自身的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师为什么要观察学生行为。 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较多地关注课堂教学呈现方式的转变,却很少能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来研究教育教学活动。有的教师也常常由于在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出专业的分析与判断,而无法及时、巧妙地驾驭课堂生成,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行为表现是一个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外显。关注学生的行为,善于从恰当的途径去观察,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也是教师职业与专业发展的基
3、本要求。教师只有在准确观察和分析学生行为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从而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知道,律师、医生的专业化发展是基于对案例和病人的不断研究分析。同样,教师的发展如果离开对学生这一主体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很难想象其专业能力能有所提高。正如美国的费尔斯腾等人所言:“对于教师而言,适应学生的多样性是一项额外的任务,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也会给予回报。” 事实上,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也越来越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与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联系起来。其中,学生是最活跃、最有可能给教师提供一面反照自己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教师可以充分认识自己的成功和不足,
4、并由此获得成长的动力和机会。 二、教师实施学生行为观察的内容与依据。 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观察是一种专业观察。为使观察更加系统和全面,教师必须在观察前就有一定的目标,并拟订行动方案,这样才不至于陷人为观察而观察的简单程式中。 行为观察目标的确定可以以新课程确立的学生发展目标为依据,也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展开观察。就课堂观察而言,应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可以就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课堂交往行为、课堂思维状态、课堂情绪状态等方面展开观察与研究。比如,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注意力是否集
5、中。再比如,观察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可以着重观察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到黑板前练习时是否胆怯、恐惧,对学习活动是否焦虑或不耐烦,与同学能否融洽相处,有无挑衅或攻击行为,有无退缩、冷漠的行为表现等。所有这些对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升都是十分有用的。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还应注意把学生的校内表现和校外表现结合起来,把观察和调查结合起来,做到多方面、多途径观察。比如有的学生因为迷恋电子游戏,影响了作业的完成和学习成绩。这些情况,教师仅靠学校和课堂上的观察往往难以找到“病根”,需要通过多方调查,从其同学和家长处获得更多的信息,掌握他在校外的表现,结合平日观察,“对症下药”才会“药到病除”。 教师可以参照一些观察
6、线索进行观察。观察线索可以帮助教师将观察的焦点集中于学生具体的行为表现。比如要观察学生的沟通技巧,教师可以从积极倾听、清晰表达、合理策略三个方面展开,其每一个方面所对应的目标行为表现是:能耐心、积极聆听对方的发言,理解对方的意图;能运用语言、表情、体态等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适时、适地、适人地综合运用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方法。这样,就使教师的观察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可以减少盲目性。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制观察提纲和观察线索。 三、教师如何提高对学生行为的观察能力。 对教师来说,观察是一项积极有效的教学技能。要科学、全面地观察学生,教师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在真实情境中,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
7、、记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 几年来,杭州市余杭区五杭中心小学开展“小学生课堂交往行为的观察与辅导”研究。研究小组针对学生在交往行为方面的表现,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展开了深入和持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不仅对“教学相长”的理念有了切实的体验,并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1以典型学生为观察对象,注重观察的连续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师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在研究初期,教师需要以一些具有典型行为表现的学生作为重点观察对象,通过个案研究,逐步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为研究和观察其他学生提供参照。 当然,学生单次的行为表现并不足以使
8、教师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是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连续性的观察,在观察中积累“个案知识”,由此,教师才能真正关注有着具体需要的学生。 在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中,每位教师都有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连续性观察。 小勇是班主任钟老师的重点观察与研究对象。几年来,钟老师所在的研究小组对他进行了持续的观察与辅导研究,既见证了小勇的成长,也使自己主动观察学生行为的意识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增强和优化。 他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成绩下游,行为迟钝,智力反应也很一般;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苟言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经常游离在课堂之外;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
9、脸蛋涨得通红;作业或不做、或随便应付给人的感觉是忧郁、胆小、孤僻,看不到他脸上的笑容。 这是实验初期,钟老师对小勇典型行为的一段观察记录。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钟老师对他给予特别的关注,从课堂、课间活动等多个渠道获取信息。随着观察与分析的深入,对小勇的信息收集也越来越全面,归因进一步趋向准确,相应的对策成效也就更加明显。比如,“现在他遇到难题有时也能主动地来问老师,碰到难度较低的问题也能举手发言了。” 钟老师在自己的反思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当了多年的班主任,才真正理解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关键是要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2以学科特点为抓手,突出课堂观察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如何观察学生行为这 初中教学论文教师如何观察学生行为这 初中 教学 论文 教师 如何 观察 学生 行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