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创生与利用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创生与利用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创生与利用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创生与利用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教育应以育人为使命。教学应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和奠基。地理教育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为什么初一的学生在新课伊始就普遍感到地理学习难度大,而丧失对地理学习的信心和热爱?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地理学习,非但没建立起对地理的兴趣和爱好,反而发自内心地产生厌烦心理呢?如果不是因为考试的需要,他们宁愿立刻远离地理课堂或者立刻忘掉那些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更不用说培养起学生的地理情感、地理思维和学会欣赏地理的特有的美感。这是我们在长期的日常地理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的基本现象。同时,我们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也发现地理教材虽然几
2、经修改,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和弊端:探究性不足,可读性差,缺乏前沿性,具有滞后性。另外,纯粹的课堂学习把鲜活的地理生活、社会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隔离,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了解地理生活的真实价值和魅力。举个例子来说,祖国辽阔的疆域的学习,无论你在教室的课堂学习中如何的渲染,都无法达到,领着学生到实际的大江大河中去游历一番来的新奇和深刻。讲授工业和农业,中国的交通,都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学习地理。所以,这促使我们必须要在场所和地域上进行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所有这一切的问题,都逼迫我们不得不回到教学的起点-学生那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思路。于是,我们试着把自己放在一个
3、学习者-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如果我们是学生,我们希望上什么样的地理课呢?我们希望通过地理的学习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呢?我们希望地理课怎样上,我们才愿意学习呢?我们拿着这个问题去问我们的学生,不断的去问不同层次的学生,甚至去找高中的学生探讨,让他们来思考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我们反复的思考他们原始的想法和幼稚的想法,但却是真实的想法和需要。我们也拿着这个问题去问我们的对象,问不同学科的同行,或者从事不同专业的朋友,我们想要不同层次的人都把自己置于一个地理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地理教材和内容的编排才符合学生?到底什么样的地理学习过程才符合学生地理学习者的真实需
4、要?在这样反复的追问和探寻中,我们逐渐认识到:l 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有地理素养的现代公民,而非培养地理专家。l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东西应该是由点到面,即由对简单的、直观的、熟悉的、具体实例的兴趣,才会催生出对理论问题和学科原理的探寻。l 一定要记住一点:学生最犯愁纯理论的探讨,因为他们不是专家,他们是一个活生生的还没有产生地理爱好的正在发展中的地理学习者。如果我们为了培养专业的地理专家,而硬塞给地理初学者一些专业的、枯燥的术语知识,而把未来的地理专家给吓跑了。这不是最大的悲哀吗?!l 初中学生,尤其是那些刚踏入初中校门的学生,还是些孩子,还是一些活泼好动的大孩子。他们还是喜欢轻松愉快,
5、而不喜欢枯燥乏味,还是喜欢轻松地游戏,而非严肃的理论探究,还是喜欢生动有趣的涉及他们熟悉领域的生活实例,而非偏离他们认知领域和生活领域的理论探讨。l 这并不是说中学生就不能学习理论知识,也并不是说中学生不能对未知的领域探讨。而是说,我们必须使我们的教学找到一个点,这个点能够“联结”学生的实际生活领域和未知的生活领域,能够“联结”学生的具体感官和抽象思维,能够“联结”轻松和严肃。l 那么这个联结点是什么呢?是兴趣!是学生的兴趣!这是唯一的联结点!我们必须紧紧捉住这个联结点!就是在这样的认知和基点上,我们开始了对于地理教学的大破大立。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是为了故能玄虚,而是为了让地理课程资源更符合
6、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二、课题界定和核心概念的界定 1、课题界定本课题是我们在长期的日常地理教学中开展的实践研究。我们试图以“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创生与利用”为切入点,通过“通过“地图“夏令营”教材整合-课程资源创生专题探究综合活动实践”的基本思路探究地理教学。希望逐步整合和创生课程资源,探索适合于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地理教学策略,最终实现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的养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地理思维和习惯的自觉生成,同时培育学生的地理情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加速教师的地理专业发展进程。2、核心概念界定(1)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
7、力。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我们采用广义的含义。(2)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创生,就是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感兴趣的点作出正确判断,然后及时、科学调整学习内容、调整学习顺序,以促进儿童更加积极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 地图“夏令营” ,即在基本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之前,就把家乡、市省、国家、世界地图依次提供给学生,用半年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制、拼合、粘贴、动漫等方式集中进行“玩”图专项活动。(4)教材的小向度整合,即非对教材的大破大立,而是立足教材原有体系、尊重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地理现象、地
8、理问题、地理背景有机的介入地理学习,从而让课外大视野融入课堂小天地,让课堂小天地向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开放。(5)教材的大向度整合,即在尊重课标的前提下,全方位透视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打破教材原有体系,对教材内容重新优化组合。对此,我力争做到五位一体: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融为一体;地理常识和地理前沿信息融为一体;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融为一体;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情感孕育和科学探究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适合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要的生本化“学材”。(6)地理实践活动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地理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自主探索获取地理直接经验,并学会运用地理的科学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
9、分析问题,从而提升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于是,我们试图以“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创生与利用”为切入点,通过“地图“夏令营”教材整合-课程资源创生专题探究地理实践活动”的基本思路探究地理教学。希望逐步整合和创生出适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的课程资源和教学策略。最终实现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养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地理思维和习惯的自觉生成,同时培育学生的地理情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加速教师的地理专业发展进程。具体内容如下:1、 地图“夏令营”-是激发兴趣、轻松入门、拓展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基点。初中地理教材是从全球到分区层层渐小来安排的。这种从面到点的安排顺序虽然符
10、合学科体系,但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因为人类认识事物都是从点到面逐层展开的。另外,地理开篇第一单元讲的是地球概论方面的知识,虽然编者对内容进行了弱化,那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成人来讲或许很容易,但是,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讲,让他们理解是有难度的。应为他们还是孩子,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薄弱,但他们的形象思维是很强的。我要让学生在轻松的实物拼图中,愉快的电子地图游戏中,不知不觉实现 “在学生的心中放几张地图”,达到“让学生怀揣几张地图就能走天下”的目标。这几张地图分别是市图省图国家图世界图。这是最最起码的。我们打算用多一点长一点的时间,让学生,在实物拼合、鼠标点击的游戏中,感受
11、到地理的简单和愉快。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彻底打破教材的学科体系和逻辑顺序,要让学生从最熟悉的点开始逐层展开教学,形成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点的以点带面的地理教学顺序和体系。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自己身边。是鲜活的,伸手可触的,真实的。其次,要从最直观的图像入手展开教学。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我们要遵循先认识平面图像再认识立体图像的思路。在实践中,在学习基本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之前,我们就把家乡、市省、国家、世界地图依次提供给学生,用半年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制、拼合、粘贴、动漫等方式集中“玩”地图,即地图“夏令营”。对于地理学习来说,会了地图,就
12、等于会了一半,即可达到事半功倍。而失去了地图的兴趣,则失去了地理整门学科。等到学生把地图“玩”的纯熟了,他们的心智也逐步成熟。再用一年的时间引导他们学会正确阅读地图、善于观察地图发现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需要把抽象的概念通俗化的教给学生。例如,当学生看到众多的地理事物排列在一起,不能准确的说出其中的一个位置时,我就利用班级座位为载体,让学生理解经纬线制定的原因。最后,在读图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政治地理、经济地理、军事地理、旅游地理、历史地理、休闲地理等感性的实例(包括科学前沿,历史争端,现实忧患,地理趣闻轶事,时政地理),以之为载体实现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相信,
13、只要教师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宽阔的课程视野,强烈的再生意识,多元的思维能力,和敏锐地捕捉资源的本领,就会让课程资源如涓涓流水般浸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2、地理教材的创生和利用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它为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样本。我们当然要深挖教材,充分捕捉、深化教材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地理素养、培养地理情感的信息,充分发挥教材这一课程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但教材绝不是唯一的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全方位透视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善于创生。现行地理教材,在体系上打破了过去面面俱到的地理“八股”编排方式;在内容上,注重通过大
14、量的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但是,探究性不足,可读性差,缺乏前沿性,具有滞后性。因此,教师不应视教材为圣典,只专注于教材内容的传授,而应开阔视野,把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资源纳入到教学中,为生所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创造性利用教材,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创生力度,使各种课程资源有机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3、地理专题探究是学生高效学习-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孕育地理情感、形成地理素养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如何让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引发地理兴趣、培养学科能力、孕育地理情感形成地理素养呢?从事地理教学十多年,亲身经历了地理教学的新老课本更替,也亲历和观摩了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地理 课程 资源 创生 利用 实验 研究课题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2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