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无间和融为盼——儒家文化与基督信仰的对话(可编辑).doc
《仁爱无间和融为盼——儒家文化与基督信仰的对话(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爱无间和融为盼——儒家文化与基督信仰的对话(可编辑).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仁爱无间,和融为盼儒家文化与基督信仰的对话 仁爱无间和融为盼儒家文化与基督信仰的对话赵建敏 内容提要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所谓仁者爱人现代社会中仁的意义何在基督信仰以爱为要义所谓爱者仁人现代社会中爱的意义是否被滥用儒家文化之仁与基督信仰之爱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创仁爱之精神现代文化应该发掘传统正名表意引入现代价值之思考使之成为现代社会精神之核心文明不应冲突文明不仅共存真正的文明必然和谐共生融汇交流共同为人类文明贡献一己之力儒耶合流的仁爱文明正可共铸人类和谐之社会儒家文化的仁儒家文化以仁和礼为核心然而礼是以仁为归宗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可见 礼只不过是完成人性超越而趋向
2、仁的外在途径因此可以说仁是基础与目的礼是路径与方法儒家文化中虽然有仁和礼两个要素显而易见的是仁却是此文化的根本和关键仁的基本内涵似乎包括以下三个要素第一仁即人孟子尽心下言称仁也者人也孟子将恻隐之心称为仁之端也并且将恻隐之心列为四端之首易乾文言认为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东汉刘熙释名更是颠倒言之人仁也仁生物也元周伯琦六书正伪认为元从二从人仁则从人从二在天为元在人为仁人所以灵于万物者仁也中庸引用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程颢认为心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无论如何比喻仁用现代表述方法来说其实就是人的根本属性第二亲亲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仁即亲也从人从二孔子也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告子下说亲亲仁也论语学而称孝悌也者其
3、为仁之本欤故此仁有着亲亲的基本要素就儒家理论而言亲亲主要还是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关系既然仁即人从人从二仁也势必会足以长人不仅长人之自己也要长他者之人亲亲是其外向性属性之一涉及家庭伦理对于社会伦理关系就产生出仁的第三个要素爱人仁字之所以从二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论语颜渊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者爱人主要针对的是社会伦理 故此论语雍也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尔雅称惠爱也西汉刘向说苑说丛称爱施者仁之端也西汉扬雄法言也称君子自爱仁之至也明洪武正韵总结说爱乃仁之发也从心旡j声又亲也恩也惠也怜也宠也好乐也吝惜也慕也隐也故此爱人概而言之即儒家传统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
4、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意就字源意义而言从人从二的仁以人为主即人之本性此人还包涵另外两个属性其一是与亲人的家庭伦理关系其二是与他人的社会伦理关系同时这两个属性互为参照可以就近取譬 礼的基本内涵似乎也包括三个要素第一祭祀之仪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礼原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这是最原初的要素此后儒家传统发展出另外两个要素第二礼制礼教礼记称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荀子也认为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乐论 礼之用在于别上下序尊卑严等级第三礼仪礼节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荀子言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乐论此后两个要素当是孔子所主要追求的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
5、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 在进一步阐述前有必要解释一下与仁相呼应的从二从人的元字明魏太常六书精蕴认为元是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字从二从人仁字从人从二在天为元在人为仁在人身则为体之长元字是仁字的另外一体二字的区别在于元字先从二后从人仁字先从人后从二易乾文言说元者善之长也尔雅释诂称元始也元为万物之始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主生万物也天为大人次之故先从二后从人仁即人为万物之灵故先从人后从二元字之二在古文字中为上字儿为古文奇字人也说文易乾文言说本乎天者亲上故此元字所表达的意义是上天乃万物之始亦为人之始而万物之尊以人先元字所强调的意义是人需尊天敬天至于仁字虽从人从二但此
6、二非元字之二因为古文仁从千心所以说文称仁即亲也此当为程颢所言心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之所本此后仁字从人从二仁者兼爱故从二当是儒家传统的笔注六经之解 至唐朝韩愈认为儒家传统一脉相传由尧舜禹汤至文武周孔然孟子之后其道不得以传轲之死不得以传焉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原道韩愈认为周道衰孔子没火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同上 他矢志复兴儒家传统大概他意识到仁本义之亲也亲亲为大有强私弱公之嫌无以报国平天下随大力提倡强化仁者爱人的观念主张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原道韩愈认为自己所倡导的博爱得自儒家真传直接承继孟子是儒家仁之道的精髓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
7、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同上可见韩愈所言博爱以社会公心之爱为核心 此后宋明性理学以程朱为核心人物重新阐释仁他们反对韩愈的博爱之谓仁主张仁者固博爱然便以博爱为仁则不可近思录卷一性理学家主张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性即理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同上 性理学反对混淆仁与爱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后人遂以爱为仁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则不可便谓之仁同上 性理学将仁视为性将爱视为情将之区别为性情体用之别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爱恕则仁之施爱则仁之用也近思录卷二 心学家王阳明也主张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传习录卷上 爱即是情用则理学基本上还是将其囿匡
8、于实践范畴仁即是性体就成为理学本体论式的探讨范畴了基本而论宋明之前儒学传统以道德实践为主理论阐释为辅理学发展的贡献在于将儒学理论由实践范畴提升到一个本体论范畴 至近代以康谭为核心的儒学传统不得不面对现代人文和科学的发展谭嗣同的仁可谓是贯穿人文与科学之一切的通仁对谭嗣同而言是天地间亦仁而已矣仁学通者则仁塞者则不仁是故仁不仁之辨于其通与塞通塞之本惟其仁不仁夫仁者通人我之谓也同上 就人文而论他认为约而言之凡三端曰学曰政曰教学不一精格致乃为实际政不一兴民权乃为实际至于教则最难言中外各有所囿莫能折衷言进学之次第则以格致为下学之始基次及政务次始可窥见教务之精微同上此三端尤以教为先以言其衰也则教不行而政蔽政
9、蔽而学亡故言政言学苟不言教则等于无用其政术学术亦或反为杀人之具同上 就教而论他认为孔佛耶三教可以会通故教主之不同非教主之有等级也众生所见者教主之化身也其法身实一矣今试断章取义则景教流行中国碑之强名言兮演三一可为三教之判语同上 面对现代科学谭嗣同采纳其所处十九世纪末之时代的鼎盛科学观念以太为贯通物质和精神之关键而且认为学者第一当认明以太之体与用始可与言仁 同上 他试图和融贯通儒家传统之仁和当时科学普遍视为真理的以太以太观融合希腊思想的某种精神性与物理学发现的电磁场为一体谭嗣同融合仁与以太的路径与此以太观如出一辙当然在二十世纪初狭义相对论确立后科学认识到电磁场本身就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此以太观逐渐
10、被抛弃谭嗣同仁学开篇即先详述以太并将之归宗为法界由是生虚空由是立众生由是出的万物之源由此我们亦可看到他将以太的精神性与物质性融为一体的观念他认为各门各派对以太名之不同体则唯以太为本在谭嗣同来看夫仁以太之用而天地万物由之以生由之以通同上 显然谭氏思考大有顺势应时之态而且还从中产生出彼时的流行人文精神自由平等谭嗣同所称三教不同同于变变不同同于平等即是其由通教延伸出来的平等思想的总括此当是谭嗣同仁学发展之最终鹄的 五四运动之前儒家传统的发展在这些儒学大家的推动下基本是溯本追原提升本体纳新弃故原则儒学大家总是返回儒家经典采用注释经典的方法阐发儒学与此同时儒学的研究被由实践层面提升至本体论层面在此过程中
11、不乏吸纳新思考摈弃旧糟粕的总体思路谭嗣同的仁学乃此思路的典型他对儒学发展的基本思考是发展丰富仁学批判抛弃礼教五四运动对儒学持基本否定态度高呼打到孔家店斥之为吃人礼教彻底批评完全否定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两把斧头破旧立新势必要开国民之愚蒙强国家之实力儒学传统因之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此同时民主科学平等爱国的新价值观深入人心儒家独尊的中国文化格局被打破 改革开放后伴随民富国强态势的不断增长以及文化转型道德秩序的混乱回归传统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新儒学兴起国学大师兴起文化热兴起一时间复兴儒学论全盘西化论彻底重建论等各色理论兴起发掘传统者自然离不开儒学重新诠释者自然也离不开儒学在此热潮中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12、被罗列出来其为首两个美德即是仁爱孝悌与谦和好礼1 然究此二美德之根本无疑依然是仁和礼 仁被视为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虽然它曾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但并不能由此否认它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2 由仁派生而来的是孝悌和忠恕礼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3 由礼产生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是谓礼制礼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是谓礼节礼仪然而即便将礼奉为民族母德之一者也会承认礼由最初的祭祀仪态到孔子的伦理道德化董仲舒的封建礼教化再到宋明的绝对天理化的转化过程4 显然儒学发展至今日依然难跳出仁和礼的基本范畴中国文化的发展出路何在基督信仰的爱 爱是基督信仰的核心观念若望宗徒明确声称天主是爱新约若望一书48 爱
13、被视为基督信仰的金科玉律新约路加福音631爱天主爱人是基督信仰一切法律的总纲 爱在希腊文中有四个字情爱stergo 指人的自然情感之爱主要用于家庭之爱如父母对子女友爱 phila 指人的朋友之爱亚里士多德丰富了此爱注入了忠诚平等等要素欲爱 rs 指被人所吸引的情欲之爱但不必然是主要用于夫妻男女互恋等柏拉图所谈即此爱他也将之用于对非物理性美的追求之爱圣爱 agp 指一般性的爱一般感觉之爱可用于表达一般性喜爱感觉对某人的尊重之爱 基督信仰诞生之时由希腊文明中吸纳了爱的观念旧约的希腊文翻译者更多采用的是爱的第四个词用第二个词友爱就较少用第三个词欲爱则更少几乎不用第一个词情爱新约作者更喜欢使用最后一个
14、而最后一个在希腊文中甚为鲜用5新约作者几乎没有使用欲爱和情爱二词友爱一词用的也不多借吸纳希腊语鲜用的圣爱一词基督信仰极大地丰富并全新地阐释了爱 基督信仰之爱主要有六个要素第一神圣性爱与神圣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爱允诺无限和永恒这是一个远超我们日常生活并与之完全不同的实体6 基督信仰之爱源于无限完善的神圣的创造者她超越现实世界具有神圣的终极价值意义第二唯一性天主是爱此爱是唯一的欲爱 rs 和圣爱 agp 上升之爱与下降之爱不可能被彻底分离在其不同层面内两者越是能够在爱的唯一实体内找到合宜的统一一般意义上的爱的真正本质就越能得以实现7 天主爱他的爱肯定能够被称为欲爱rs但同时他的爱也是完完全全的圣爱
15、agp8 以天主肖像而受造的人也拥有爱此爱以天主之爱为肇始和雏型人之爱因此也可以肯定地被称为欲爱和圣爱人之爱一方面是爱人这既有感情之专爱亦有超越之博爱另一方面是爱天主这既需要投注感情也需要超越理智第三生命性爱拥有存在的全部包括时间层面在内的所有层面几乎不存在其他可能因为爱的允诺指向其确定性目标爱渴求永恒9 基督信仰中的天主圣三之间的关系就是爱的关系因着爱天主创造了世界因着爱天主派遣了基督来拯救人类因着爱天主降生成为人永恒的天主就是爱耶稣以他自己达到极点的爱的祭献为出发点来描写爱的本质确然地也是人类生命的本质10生命要用爱生活出来爱与生命融为一体达致永恒第四交流性爱需要交流天主之爱就是天主圣三之
16、间的交流恰如圣奥思定所言你看到了爱就看到了圣三11 天主爱人也希望人爱他人需要爱他人也需要被爱爱有着扩散自己的本能第五正义性天主是爱也是正义上主是正义的 旧约出谷纪927 基督徒已经特别在十字架的奥迹中看到这一点天主这样爱人因而他自己成了人陪伴人直至死亡这样将正义与爱整合12 爱与正义在天主那里合而为一此合一性的正义也成为人所效仿的对象基督信仰中天主爱的方式也成为人类爱的尺度13 人类的爱也蕴涵着正义第六实践性基督信仰的爱既有如上所言本体论的幅度又有社会的实践幅度实践幅度的爱有两个层面即爱天主爱人此两个层面是合而为一的你应当全心全灵全力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并爱近人如你自己新约路加福音1027 爱
17、天主是整个爱的基础爱人是爱的具体体现假使有人说我爱天主但他却恼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谎的因为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的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新约若望一书420 基督信仰之爱的实现就是一个爱的文明的人类社会 基督信仰之爱既有着神圣的超越性又建基于终极精神还具有社会的实践性爱天主引领人归向永恒的终极精神使人之爱超越自身对终极精神天主的爱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因为天主就是无限永恒的人毕竟是一个精神和肉体合而为一的动物没有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势必沦为行尸走肉爱天主提供给人的正是对精神价值的无限完美的追求爱人则引领人实践这超越性的爱使人之爱成为具体可见的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需要爱的关怀让世界充满爱成为
18、人的一种渴求和追求基督信仰的使命无他就是要实践此爱天主爱人的天主的命令圣经对此爱的纲要给与了经典性的阐述天主十诫十诫之名源于里昂主教圣依肋内Irenaeus公元13048-200 驳异端书Adversus haereses 4163-4 圣经则称之为十句话主要有两个出处旧约出谷纪202-17旧约申命纪56-21当然旧约作者对此原始十句话有所充实依圣经学者意见最初刻于石板上的这十句话应该更为简洁无论如何这十句话所表达的主题就是耶稣所总结的爱天主爱人新约路加福音1027这十句话分三个层面对爱天主爱人的具体实践给与了简明扼要的训导第一对至上神天主第二对人第三对物显然此三个层面正是人生活的全部 当然面
19、对现代社会基督信仰对先民的上述经典性思考也赋予了新而现代的阐发这种阐发根本而言基于两个原则其一是圣经传承其二是现代局势教会历来执行其使命的作风是一面检讨时代局势一面在福音神光下替人类解释真理并以适合各时代的方式解答人们永久的疑问即现世及来生的意义和今生与来世间的关系14 基于这种检讨和反省基督信仰明确申明大公会议依照教会真理而陈述的目的在使我们这时代的人们无论是信仰天主者或是不明白承认天主者更清楚地认识其完整使命而建造一个符合人性尊严的世界追求一个根深蒂固的世界性的友爱团结并在爱德的激发下慷慨豪爽通力合作以响应我们这时代的迫切要求15 此时代的迫切要求就是整个人类通力合作友爱团结共同努力来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仁爱 无间 儒家文化 基督 信仰 对话 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