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大事表(人民版).doc
《中国古代史大事表(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大事表(人民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人民版)政治(政治制度、政治事件)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政策)思想文化(思想、文学、艺术、科技)阶段特征发展趋势外国先秦夏商周1、宗法制含义:血缘纽带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作用:垄断特权;稳定团结2、分封制 对象:王族为主 权利和义务 影响:稳定秩序;地方独立1、农业: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土地制度:井田制 (土地国有、集体劳动)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为主 纺织业:首先发明丝织技术 冶金业:青铜铸造 陶瓷业:商代原始瓷器3、 商业:工商食官商代:甲骨文(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1、政治上: 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贵族政治(血缘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2、经济上:青铜时代1、政治上
2、从分散到统一 2、经济上从公有到私有3、思想上从解放到专制春秋战国商鞅变法: 1、 内容: 经济:废井田,开阡陌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政治:军功爵制推行县制2、 影响:为秦灭六国、统一奠定基础;为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形成奠定基础。 1、 农业: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 小农经济:基本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水利工程:都江堰2、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受鼓励3、商业: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重农抑商(商鞅首倡、维护专制,稳定小农,阻碍工商)1、思想:百家争鸣背景: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出现私学。内容:诸子百家。影响: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中国文化基础。早期儒学:孔子:仁、礼、德治孟子:仁政
3、、民贵君轻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2、 文学:诗经:孔子、现实主义、儒家经典楚辞:屈原、浪漫主义3、科技:战国“司南”1、政治上:动荡、变革的历史转折期 2、经济上:“铁器时代”;小农经济开始占主导3、思想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通过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中央决策由皇帝独裁;地方权归中央。作用与影响:巩固统一;专制统治,阶级矛盾激化1、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之上、皇位至尊2、三公九卿制朝议,减少决策失误3、郡县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4、汉武帝建立“中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1、农业:耕作方式:
4、(汉)牛耕普及;一牛挽犁取代耦犁水利兴修:(东汉)王景治黄河 干旱地区造“井渠”2、手工业:(汉)盐铁官营;“工官”工场代表当时最高技术水平。(1)纺织业:丝绸之路(2)冶铁业:煤炭燃料;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水力鼓风3、商业: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汉)丝绸之路。1、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原因: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内容:“大一统”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影响:巩固统一; 巩固中央集权;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主流2、 科技:造纸术(西汉发明, 东汉改进唐朝外传)1、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创立和巩固。2、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精耕细作。3
5、、 文化上:儒家思想成正统思想。魏晋南北朝(220589年)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内容:均田制、俸禄制、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作用:北魏社会发展繁荣;民族融合;为隋唐统一奠定基础。农业:均田制(北魏):土地国有手工业:灌钢法(南北朝)商业:“草市”出现(南北朝)科技:东晋有“火药”艺术:(东晋)王羲之,书圣(草书、行书)1、政治上: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2、经济上:南北经济渐趋平衡3、思想文化:活跃,具民族融合和外来文化气息政治上:专制强化。经济:松动思想:专制 文化:平民化隋唐(581907年)1、三省六部制分工: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评价:提高行政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古代史 大事 人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