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梁启超由“公德”到“私德”的思想矛盾困境解读.doc
《【doc】梁启超由“公德”到“私德”的思想矛盾困境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梁启超由“公德”到“私德”的思想矛盾困境解读.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梁启超由“公德”到“私德”的思想矛盾困境解读2011年3月第13卷第2期东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Mat.2011Vo1.13No.2梁启超由公德到私德的思想矛盾困境解读吴宁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要公德与私德是梁启超受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影响而提出的两大道德范畴,在论述这一对范畴时,梁启超分别对二者的含义和存在的必要性做了充分论证,以此表明公德和私德的重要价值地位和由公德到私德转换的应然选择.梁启超由公德到私德前后思想不一致的矛盾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是特定的历
2、史现实和思想冲击使梁启超表现出不同时期对公德和私德不同的倾向性;其二是在如何培养公德上,试图以外推的方式经由私德培养塑造国民公德,促使梁启超在后来特别强调私德价值和作用,这一原因是梁启超思想矛盾的根本原因所在.关键词梁启超;公德;私德;思想困境中图分类号B2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llx(2O11)O2001304公德与私德是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论述的一对范畴,这是其对国民改造问题论述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梁启超在论述这一对范畴时未表现出思想的一致性,由1902年对公德的宣扬转而到1903年强调私德,由此学界普遍认为这是梁启超思想上的倒退.本文仅以这一问题为研究,在不囿于现有研究的基础
3、上,对梁启超公德,私德建构的前后不一致性作一尝试性的分析,以此希望拓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视域.一,公德,私德之界定把道德分为公德与私德是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予以强调和发挥的.福泽是近代日本重要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在论学术之势左右世界一文中曾对其评论说:日本人之有西学,白福泽始也;其维新改革之事业,亦顾问于福泽者十而六七也.r11559关于公德,私德,福泽在其名篇文明论概略中这样指出:德就是道德,西洋叫做moral,意思就是内心的准则,也就是指一个人内心真诚,不愧于屋漏的意思.凡属于内心活动的,如笃实,纯洁,谦逊,严肃等叫做私德;与外界接触而表现于社交行为的,如廉耻,公平,正直,勇敢等叫做公德.
4、l_2I7.福泽认为,随着文明的发展,公德的地位将会上升并处于私德重要性之上,私德在野蛮的原始时代,其功用最为明显,随着文明的进步,逐渐丧失权威,而转化为公德oZn2福泽进一步指出,用私德促进世界文明,造福于世人只是偶然的美事,私德的功效只在于修身,修身有益于文明,具有偶然性,企图依靠偶然的事物来支配世界将是极大的错误,因此福泽提出个人不应以独善其身为满足,还应把德性扩大到整个社会,他相信:随着文明的进步,智德同时都增加了分量,把私扩大为公,将公智公德推广到整个社会,逐渐走向太平._21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接受了福泽谕吉的公德与私德思想,但并非全盘接受,而是作了进一步发挥,在新民说中详细地阐
5、述了关于公德与私德的思想.梁启超首先以群的观念作为公德概念的基础,论公德指出: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l_1J6.后在论私德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夫所谓公德云者,就其本体言之,谓一团体中人公共之德性也;就其构成此本体之作用言之,谓个人对于本团体公共观念所发之德性也.11714具体说来,公德指的是个人与社会,群体,国家之间的关系,即个人对于社会,群体,国家应尽的各种道德义务.梁启超公德论最大的特点在于把公德与群的概念相联系,以善群,利群作为其公德论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他说道:人而不群,禽兽奚择,而非空言高论日群之群之,而遂解有功者也,必有一物焉贯注而联络之,然后群之实乃举,若此者谓之公德.Eli.公
6、德的基本准则就在利群二字,万千条理即由是生焉.Eli他把利群的纲常伦理观念,称之为一种新道德,衡量公德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凡有益于群者为善,无益于群者为恶._16基于此,梁启超主张发明一种新道德以求所以固吾群,善吾群,进吾群之道,进而达到知有公德,而新道德出焉矣,而新民出焉矣_16.的目的.何又谓私德呢?论公德中梁启超提出:夫一私人之所以自处,与一私人之对于他私人,其间必贵有道德者存.16.私德就是处理个人和私人之间关系的德行,它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人人独善其身l_1的自处之道,二是一私人与他私人交涉之道义_1j6.概括地说,就是指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关收稿日期2O1OO3
7、29作者简介吴宁宁(1981),女,辽宁沈阳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2007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伦理.14东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3卷系的伦理准则.这是中国儒家自古就推行的一种修身治世的道德学说,在中国伦理史上一直占据很高的地位,因此梁启超认为中国人最擅长的乃是养私德一事.梁启超指出,公德私德的划分只是德行的趋向不同,二者在根本上没有高低之别,且公德与私德,岂尝有一界线焉区划之为异物哉?_1l7他极力反对把公德与私德截然对立的错误观点,认为公德私德的价值都是有助于公益公利,区别只在于交涉的客体不同,一是对于私人之交涉,另一是对于公人之交涉,其客体虽异,但主体相同,因此公云私云,就泛义言之
8、,则德而已,无所谓公私.FI此外,公德与私德都是个人不可或缺的品质,公德就其本体而言,是一团体成员的公共德性,而就其构成而言,则是个人对于团体公共观念的德性.在形成上,公德以私德的完善为基础,离不开私德的培育,二者在本源上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I66o,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完整,惟有合公私而兼善之l_l,国家才能强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融洽和谐,因此说,私德与公德,非对待之名词,而相属之名词也.I714在二者如何过渡上,梁启超进一步提出了外推论,认为从私德过渡到公德只在一推,公德者私德之推也,知私德而不知公德,所缺只在一推,蔑私德而谬托公德,则并所以推之具而不存也._l推是梁启超借用孟子的思想而提出
9、的,孟子曾言: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l3推即是人们常说的推己及人的心理过程,梁启超把这一方式运用到他的思想里,提出公德乃是私德推演的结果,每个成熟的个人都可以依此方法做到将私德外化为公德,并认为近代社会造成人们只知私德而不知公德的道德缺失现状,原因就在于个人内在缺乏对于推的认识,为此梁启超相信,只要个人善推己之所为,必可将私德公德打通,达致二者的共进.二,公德私德之必要论在论述公德和私德时,梁启超对于二者的必要性都做了论证,以此表明其由公德到私德转换的一种合理性.在公德论开篇,梁启超即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l_1一l6.中国社会自古以来都只重视关于个人修身
10、养性和私人与私人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关系的私德方面培养,忽视关于个人对社会和国家道德关系的公德培养.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l_1l6.进而导致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16,国民中无一人视国事如己事,中国数千年政治之不进,国华之日替,E166Z,皆源于此.为改变这一状况,梁启超主张必须去掉旧有观念,从培养国民的公德人手,以巩固群体和国家,他进而将公德的基本精神界定为牺牲个人之私利,以保持团体之公益l1.团体之公益的根本内涵就是要人们拥有爱群,爱国,爱真理的热诚之心,以群体和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并把之作为判断个人道德水准最鲜明的标志,从而增进群体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梁启超这一观
11、点不是出于纯粹的理论立场,而是出于现实的实践需要,在中华民族面临列强竞争的生存危机面前,人们不可能不将个人权益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关联为一体,他们不可能不感受到外来侵略对自身权益和尊严的损害,不可能不认为摆脱这种压迫性下的外来统治是获得个人解放的先决条件.于是,梁启超倡导将国家民族的权益置于个人权益之上._4j1勰他以培养国民公德为手段,期待能够以公德来改变传统私德一统天下的局面,改造当时中国的国民现状,并把公德看作是强国之本,是形成近代民族国家的道德动力源泉.除了公德,梁启超同样论述了私德的必要价值.他认为私德对任何人都是必需的,特别是对建构公德而言是基础和前提.一方面,合理个人主义观念独善其身
12、并服务于群体和国家,这是私德重要性的一大体现,是发展公德,维护群体和国家利益的一个捷径.在一系列的变革失败之后,梁启超深刻领悟到直接宣扬公德的效果并不理想,他说道:言德育者,终不可不求泰西新道德以相补助.l】_7.但这一具有公共内涵的新道德由于中国国民劣根性深厚而极难达成,除非中国有管子,商君,来喀瓦士,克林威尔之辈,雷厉风行,以血以火,陶冶锻炼吾国民二十年,三十年至五十年I72o,否则无法造成公德建设的基础,且公民公德形成必佚诸国民教育大兴之后,而断非一朝一夕所能获.,_1】因此为了培植健全的公德,保持公德培养的持久性,必须从国民现有熟知的私德人手,养成理想的公德.为此他转变方式,希望用发扬
13、私德,肯定个人价值的途径去实现其利群,利国的目标.梁启超赞扬利己与私德的价值,指出尽管人类进化是以群为本位的,但群的道德必须通过个体的具体表现才能实现.就泛义言之,则德一而已,无所谓公私,就析义言之,则容有私德醇美,而公德尚多未完者,断无私德浊下,而公德可以袭取者.L17私德是公德培养,社会进化的动力,是培养爱国思想的源泉,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人,不具备良好的私德而试图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是绝无可能的,因此,以私德为基础,通过把个人切身利益与国家,群体相联系,使每个人能从保护所有人的合理权益出发而投身于公共原则的建构与维护,41157,从而实现利群,爱国的群体公德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以私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oc 梁启超 公德 私德 思想 矛盾 困境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