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寒蝉凄切)》教案.doc
《《雨霖铃(寒蝉凄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霖铃(寒蝉凄切)》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雨霖铃 寒蝉凄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艺术风格。 2、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领悟该词的意境和情调。 2、对词中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鉴赏。三、教学方法:以朗读与联想为主,点拨启发。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 :(一)由天涯思情导入柳永的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脍炙人口,那么究竟它有何魅力能传诵至今呢? (二)简介作者1、从名句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多么炽热如火的爱的情愫!这就是柳永。2、明确三点: (1)名字: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代表诗作。柳氏三绝
2、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奉旨填词柳三变。(2)特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制慢词,贴近市民,“变一代词风”。 (3)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三)整体感知雨霖铃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元十大曲”之一,历来被认为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典范之作。听范读录音,正字音,同时思考下列问题:1、这首词是按什么顺序写离别之情的?(见板书)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想象)2、这首词哪些句子写景?哪些句子抒情? 3、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结合写作背景)(四)重点分析方法:尤其注重与学生学习过的诗词结合,如琵琶行诗句,和流行音乐联系,充分调动学生人生体验和想像,动情地玩味此诗之情趣和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雨霖铃寒蝉凄切 雨霖铃 寒蝉凄切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