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浅谈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doc
《体育教学论文:浅谈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论文:浅谈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摘要 目前在中学生中有很多不喜欢上体育课,他们爱体育运动却不能提起对体育课的兴趣,为此,本文针对东莞市部分中学进行调查分析,并在体育课中将传统教学与快乐教学进行对比,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关键词 快乐体育 中学体育教学 教学模式 师生关系 编号 研究类型 应用研究 学科分类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浅谈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 目前在中学生中有很多不喜欢上体育课,他们爱体育运动却不能提起对体育课的兴趣,为此,本文针对东莞市部分中学进行调查分析,并在体育课中将传统教学与快乐教学进行对比,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关键词 快乐体育 中学体育教学
2、 教学模式 师生关系 1 前言 快乐体育是日本全国体育学习研究协会1979年提出的适应日本社会变化的体育思想。其基本宗旨是把运动作为体育追求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手段,把运动作为学生将来生活的内容教给他们,让他们能够理解、享受掌握和创造运动,使运动文化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到终身。快乐体育传入我国已有十余年。这种体育教育的形式,对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解决体育“厌学”问题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我们不少体育教师仅把快乐体育理解为“乐与汗”。相反对于缺少“乐与汗”的体育教学活动,我们的体育教师就认为是不快乐,甚至是厌学现象。这种理解可能简单了一些。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
3、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结合我国愉快教学的理论于实践,深层次理解快乐体育显得十分重要。体育教学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需要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就要求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要树立主导与主体的统一观,使学生由过去的顺从型变为积极参与型;由要我练变为我要练,要以教师的爱创设“乐学”情境,以教师的教学艺术培养学生以苦为乐精神,以教师的乐教,促使学生的乐学、乐练与会学、会练,让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享受学之乐、教之乐、苦之乐、争之乐、玩之乐,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生动活泼、主动的上好体育课,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2研究方法与对象2.1 研究对象:东莞市*中学学生
4、。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参阅国内专家、学者对体育教学中有关快乐体育的文献共计12篇。2.2.2 问卷调查法:对我校高二年级实验班与对照班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班30份,对照班30份,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率100%,无效卷1份,有效卷59份,有效率98.3%。2.2.3实验法:2.2.3.1 实验对象:在我校高二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实验班高二(3),共57人,对照班高二(6),共61人。2.2.3.2 实验时间:2006年2月至2006年5月。2.2.3.1 实验内容实验班:结合高中体育教材,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协作教学(小团体教学),情感教学,采用了总
5、结法、对比法、游戏法、组合法、原理法、提问法等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也让学生认识到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从根本上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对照班:按照教材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2.2.4数理统计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回收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分析。4 结果与分析4.1 快乐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经过四个月的教学实验,对两个班学生进行大量的基础指标和反馈指标的测试,并将实验前后测得的数据用体育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数理统计和分析比较。在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一) 总结法对简单的技术动作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分析动作要领,教师在根据学生
6、所分析的情况进行肯定、补充和纠正,使学生可以较深刻的理解技术的概念。例如:在短跑课高抬腿的教学中,首先进行示范,然后引导学生对动作要领逐条进行分析,对高抬腿的高度、腿蹬地情况、脚着地及重心的高度等进行提问,请学生回答,最后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动作要领,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对技术动作和练习意义的理解。(二) 对比法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看、想、议、练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让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并组织其他学生观摩,分析好在哪里,存在哪些不足,使学生对正确的动作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然后再找一两名技术动作掌握较差,错误带有共性的学生进行示范,并组织学
7、生分析其错在哪里,或教师进行正确示范和错误动作模仿,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动作有所认识。这样可以加大正误动作的反差对比,加深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针对自己动作掌握情况进行自我调节纠正。如在原地推铅球的教学中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三) 游戏法一些耐力性周期性项目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采用一些与练习内容相近或相似的游戏,这样即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其较好地掌握动作要领。例如,在弯道跑的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队,每队围成一个大圆圈,进行追逐游戏,游戏后让自己谈弧线跑时的体会和感觉,学生往往会感到自己总想往外跑。此时,
8、教师可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弯道跑要克服离心力,身体要向内倾斜,同时加大外侧臂和腿的摆动幅度,并进行示范。根据老师的讲解、示范,再进行第二次游戏时,学生对弯道技术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为进行合理弯道跑技术奠定了基础。(四) 组合法 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师上课时提出的要求,由学生自行组织练习。并要求学生互帮互练,互练互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组合的形式可根据需要采用两人一组,三人一组或多人一组。(五) 原理法通过对动作技术的力学原理的讲解和介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短跑中大小腿折叠前抬是根据半径短、角速度快的原理等。对于技术动作相近或相似的项目,通过对运动
9、原理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六) 提问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动作要领及技术特点等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如:在起跑教学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蹲踞式与站立式两种起跑姿势各有什么特点?效果有何不同?通过问答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及不同技术的区别。实验结果如下:表1 50米跑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情况组别NXSX增长值TP差异情况实验前实验组578.76 0.44-1.039P0.05差异不显著对照组618.85 0.45实验后实验组578.55 0.41-0.37-3.036P0.05差异高度显著对照组618.78 0.39-
10、0.07表2 800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情况组别NXSX增长值TP差异情况实验前实验组57239.65 31.46 -0.487P0.05差异不显著对照组61242.41 30.10实验后实验组57234.19 29.52-5.46-1.025P0.05差异不显著对照组61239.70 28.89-2.71表3 立定跳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情况组别NXSX增长值TP差异情况实验前实验组571.753 0.1200.732 P0.05 差异不显著对照组611.736 0.125实验后实验组571.795 0.1120.042 2.195P0.05差异显著对照组611.751 0.1070.0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 教学 论文 浅谈 快乐 中学 中的 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