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体育中考与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研究.doc
《体育教学论文:体育中考与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论文:体育中考与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育中考与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摘要:体育列入考试科目是推动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通过对“中考”体育加试所产生的负效应进行分析,认为体育加试导致学校出现体育应试教育的现象,大大增加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负担,也出现了与新课程标准相矛盾的局面。本文为完善“体育加试”制度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体育中考 选修教学Abstract: The requirement of P.E test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Entrance Test(SSET) is one of the great moves to promote further sch
2、ool P.E reform. But after the analysis of side effects caused by this act, author finds that the act is just“test-oriented”, which increases the pressure of students, parents and teachers and contradicts the new curricular standards. This paper will show some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s to perfect th
3、is“test-oriented”system.Key words: New Curricular Standards P.E Test in SSET Relationship Optional Teaching1前言东莞市体育中考制度不断在改革,1992学年从30分制改革为1995-2001学年的50分制,2001-2006学年又改革为资格分,不纳入总分,2007、2008学年又重新以30分制纳入总分,2009年进行考试项目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偏重学生的技术技能,实行必考与选项相结合的考法。无论中考制度怎么样进行改革,都是为了发展我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树立学生终
4、身体育的思想。但是,为了取得更好的体育中考成绩,专项专练,极有可能又让我们的教学钻入“应试教育”的圈子,这种势头已经逐渐渗透到初一、初二年级去了,这样好像又回到了以前的老路去了。而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强调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既要提高学生中考成绩,又要有效地开展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这与新课程标准相矛盾。如何使新课标与体育中考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好体育课,是我们体育工作者重点探讨的问题。2 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通过期刊网站和校内档案,查找本校、市内与国内关于新课标与体育中考在体育教育方面的有关资料,对我校初三学生的体
5、育中考成绩进行分析,研究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科理论,寻找两者的共同点,总结经验,探讨两者共存的必要条件,为本课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2.2问卷调查法:共发出问卷716份,回收712份,有效问卷709份。经检验R=0.929 (p0.05),说明两个组的初始水平相当(差不多)。(2)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成绩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t=-30.94,P=0.00 0.01),说明对照组使用的教学手段(传统教法)有效。(3)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成绩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39.186,P=0.00 0.01),说明实验组使用的教学手段(选修教法)也有效。(4)实验后,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
6、成绩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7.063,P=0.00 0.01),说明新手段比传统手段更有效。可见:选修教法和传统教法都有效提高了成绩,但是选修教法比传统教法的效果更好,成绩提高更快,学生更喜欢。而在实验当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在使用传统教法的学生的积极性比使用选修教法的学生的积极性要差很多,学生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在被强迫的神态,没有任何的活跃气氛。4、选修教学的优势这种看似“乱而无序”、“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体育课,却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这样的课堂安排既考虑了学生的兴趣与个体需要,又解决了学生的技术障碍和个别学生不愿意练的问题,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很多学生都表示:我们就是喜欢这样的体育课,既
7、培养了我们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也体验了体育的艰苦与成功的快乐!(1)择其所爱,养成勤于锻炼的好习惯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体育活动是学生个人的自发自主的行为,他们在实践当中兴趣被激发,体会到了体育锻炼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会主动性、经常性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慢慢养成了自觉锻炼的好习惯,这样他们的体质就会得到增强,健康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2)挖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创造力“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学生自己就是学习和锻炼的主人,他们的积极性被驱动,因而最投入,身心和头脑都处于最佳和最积极的状态。内在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年轻的热情被最大限度的释放,他们精神饱满
8、,兴趣浓厚,思维敏捷,把注意力和思维力都放在练习的项目上,而且必须对一些事物作出快速的反应,因而思维得到了锻炼,创造力得到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3)健全了情感,形成了健康的心境由于学生是兴趣组合、友情组合、竞争组合等多种方式的自由组合,他们之间的亲密合作、友善竞争使得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容易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们在实践当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挫折与前进,丰富了和健全了情感活动,易于以平常心看待现实生活当中的成败与得失。第三、 体育教学中的几个转变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实际上就是要全面提高人民素质的素质教育,是适应新时代“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产物。也是从传统的
9、“师本”体育课向“生本”体育课转变的重大举措。 1、“师本”到“生本”的转变(1)“师本”体育课教学的质疑。“师本”体育课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淡化学生的主体效能,重视有形的、显性的价值,忽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导致课堂教学程式化、教学方法陈旧化、教学手段单一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很多学生怕上体育课,不愿意上体育课。特别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过分控制,追求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要求,以集体化、规格化、组织纪律严密化为最高标准,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稍有“放肆”,便是“违纪”。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得不到满足,但敢怨不敢言,如此一来,学生的锻炼积极性肯定下降,有的就丧
10、失了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尤如一台木偶戏,老师拉一下,学生动一下。(2)“师本”和“生本”是一组相对应的概念。简单的说,“师本”就是以教师为根本,教师是统帅,是灵魂,由教师决定教学的内容、技术的讲解,练习的评价,师生的关系是教师导演、学生演戏。“生本”即以学生为根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为目的,以学习技术技能为核心,充分展示个性,教师的组织教学应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鼓励学生自我创造、自我设计、自我体念、自我评价等,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搭台、学生自导自演自评。2、由重“教”向重“学”转变新的教学观念倡导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应重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 教学 论文 中考 新课程 改革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