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如何开展高质、高效的初中大课间.doc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如何开展高质、高效的初中大课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如何开展高质、高效的初中大课间.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开展高质、高效的初中大课间摘要: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时间长、形式活、练习强度大。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的紧张学习起调剂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明显的实效性。可现实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学校活动场地少等问题,制约了大课间的开展。本文将就如何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探讨。关键词 :大课间 质量 效果 主要问题 应对方法 创新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初中升学压力大,学校重视文化的教育,加上学生平常缺乏自觉锻炼,从而造成了学生体质、耐力、协调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明显下降,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不可
2、忽视的重要问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仅是教条主义,不但磨灭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还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加上很多初级中学对大课间都不够重视,甚至不开,或者只是形式化来完成上级部门的要求,大课间开展效果不理想。如何劳逸结合,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学生多多参加锻炼,成为中学体育教育的一大难题。开展高效率、高质量的大课间就成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好办法,以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变化多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为手段,增强学生的兴趣,确保学生每日在校锻炼一小时,提高锻炼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大课间开展的情况,于2012年5月至7月分别对我们学校初一年级(300
3、个学生)、初二级(300个学生)和100名教师总共700人次开展关于大课间各个方面问题的问卷调查。调查的方式采取逐个班发放,再收集统计,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700份,有效率达100。其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岁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绝大部分,约占;男教师占45%,女教师占55%。问卷总共16道题,其中学生和教师各6道题目,其中有一题为问答题。本次调查的结果如下:通过对学生的喜好度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86.5%)都比较喜欢大课间的活动时间,认为大课间可以锻炼身体,可以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还可以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加强了解,同学间彼此互相尊重,有利于加强集体的凝聚力;一小部分学生(9
4、.5%)认为是浪费时间,觉得运动完后会流汗,导致上课不舒服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还有极小部分学生(4%)由于自身身材矮小、身体肥胖等原因,觉得自己没有特长,自卑心里严重,不乐意参与体育运动。具体的数据详见表一:表一: 年级 评价等级人数喜欢一般不喜欢初一级30085%9%6%初二级30088%10%2%总评价86.5%9.5%4%通过对教师的认同度调查显示,教师注重文化教育,注重文化科成绩,觉得开展大课间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特别是临近期末期间,各科老师甚至会占用体育课而让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并且大部分教师觉得大课间活动后会导致学生上课没精神,影响教学进度,导致有的教师还得加班辅导学生。还有由
5、于初一、初二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不一定都接着教初三,所以认为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身心发展对自身目前的工作不重要。具体的数据详见表二:表二: 年级 评价等级人数好一般不好 初一级5015%35%50%初二级5011%23%66%总评价13%29%58%由于学生的兴趣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存在着差距,使得大课间运动模式的开展受到阻碍,效率不高。这既有客观的条件原因,例如场地少、器材不足等,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例如学校对非毕业班的体育成绩放任自流,只抓毕业班的体育成绩,教师缺乏鼓励学生多多锻炼的积极性等。根据我校的调查结果,结合实际,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来提高大课间锻炼的质量,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大课间活动。一、
6、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校的教育理念的失位,社会责任感的缺位,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向成绩看是导致难以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大课间活动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大课间活动,首先要学校相关领导提高教育认识,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个性培养,重视体育锻炼的开展,并制定相关的实施政策。随着学校领导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政策落实,教师的观念、态度同时也会转变,会变得重视大课间活动,并落到实处,认真组织大课间活动。要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大课间活动应成立统一管理小组,分清职责,互相协调进行管理。首先要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室成员、年级部领导成员和体育组成员参加,一把手校长
7、任组长,分管校长为常务组长,构建了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架构。其次成立大课间活动督查考评小组,由德育处、共青团负责,做到“日检查、周公布、月评定、年奖惩”。活动开展前,还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应把“大课间活动”当作素质教育的关键来抓。需要召开校长室、年级部、全体教职工等会议,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大课间活动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体育课学生厌学情绪抬头的今天,它不仅能缓解学生现有的压力,还能激发出学生潜在的自信,融洽因“分数论”而导致的紧张的师生关系。可以说,搞好大课间活动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就是“规范教育行为”。二、完善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 作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一所公办初中学
8、校,办学资金充裕,可是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学校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比重少之又少,运动场地、运动器材设施、体育用品耗材严重不足,这就在客观上制约了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地开展。又因近几年来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造成人均运动场地面积更加少的局面,也凸显了可供学生活动的器材不足的状况。根据市教育局相关的文件规定,学校年度生均经费用于设备设施的购置至少要达到22%的比例,按照在校学生3000人算,粗略估算学校每年投入在设施设备上要至少达到约250万。由于初中教育不像职业教育那样子,没有实验室高耗材支出等,因此只要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育,加大对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完善场地器材,改善体育
9、教育的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完全是可以实施的。一方面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另外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制环保创意的体育器材。这样子既可以节省资金,也可以让同学们找到趣味性。例如:学生平时喝的饮料瓶,可以让学生集合起来,再用自己平时用完的本子来做球,以瓶子和纸球组合进行做保龄球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开拓创新是促进大课间新发展的活动,而本地特色突出立足乡土,把那些民间活动内容移植到大课间活动,以增强学生的乡土意识。比如毽子、打沙包、跳橡皮筋等这些游戏即简便又亦于操作,还具有极强的娱乐性。三、精心组织、有序安排、确保大课间活动质量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安排工作
10、要把大课间活动与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工作结合起来;把大课间活动与浓厚学校文化活动氛围结合起来;把大课间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和突出性活动结合起来。确保每天大课间活动不少于30分钟;确保学生在校每天文体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各年级各班的逐日活动内容计划经校领导小组研究后,将相关的任务下发,明确每个班组织的责任和指导教师,并适当计入教师工作量。大课间活动将列入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内容之一。同时,学校要调整作息时间表,划定各班级、各兴趣小组的活动地点,保证大课间活动有时间、有地点、有负责人。将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方案、计划安排表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 健康 教学 论文 如何 开展 高效 初中 课间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