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汇总.doc
《精编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汇总.doc(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编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汇总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6课时)第一:1语(字)音、 2汉字3词语(成语)及运用、 4标点符号课时:2课时(四节课)第二:1修辞 2病句(文)的修改3缩句、扩句、仿句 4名句的识记课时8课时(十六节课)第三:1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 2中外名著3 口语交际 4 获取信息与时事(略)5 图文转换(略) 6 综合学习与探究课时4课时(八节课)第四:总综合练习课时2课时(四节课)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共7课时)1记叙文阅读 2议论文阅读3说明文阅读说明 4散文阅读5小说阅读 6综合练习课时7课时(十四节课)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共11课时)1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3文言
2、句式 4文言翻译5诗词赏析 6综合练习课时11课时(二十二节课)第四部分 写作篇(共12课时)1中考作文概述 2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3材料作文 4话题作文5选题作文 6中考高分作文要旨7 综合(模拟)练习) 课时12课时(二十二节课)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一、语(字)音、汉字、词语、(成语)及运用、标点课时:四课时 1、语音一、复习要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二、考点分析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
3、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三、备考指南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注音的常识。语音复习,重在扎实的复习。
4、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内容。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声母21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韵母21个:(单韵母7个) a o e i u er (复韵母6个) ai ei ao ou ie e (鼻韵母8个) an en in n ang eng ing ong2、四声的准确标定与标调位置 声调五声:-(一声)、(二声)、 (三声)、(四声)和轻声。标调识记口诀:有不放过,无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隔声符号运用:、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 用()隔开,如皮袄()。3、拼
5、写注意事项拼写规则要领:i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 把u写成w,如乌(w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上两点省略,如雨(yu);行韵母跟j、q、x相拼,省略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相拼,两点不 能省略,如女(n)、吕(l)。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r tng,花儿拼作hur。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
6、lun(论)。b p m f 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4、 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 误读的原因主要有: 多音字误读。常用字中二三百个多音字,要了解这类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 形声字误读。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 形近字的误读。 5、要应对语音这一关,就要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1)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立足平时,立足所学
7、的每一篇课文,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勤查词典。日积月累,误读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 (2)定期检查巩固。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 (3)提高复习实效。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四、中考典例1、下列加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C)A脂肪(zh) 干涸(h) 心旷神怡(y)B魁梧(w)酝酿(ning)杳无音信(yo)C湖泊(b) 和谐(xi) 彼竭我盈(ji)D褴褛(l) 违背(wi) 大声疾呼(j)解析:这个题主
8、要考查常见多音的读音。C项中的湖泊中的泊应该读p。2、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B )A铿锵(qng) 挪动(nu) 不无裨益(b)B琴弦(xin) 褴褛(l) 载歌载舞(zi)C兑换(du) 处理(ch) 哄堂大笑(hng)D摇曳(y) 别墅(sh)大事渲染(xun)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了汉语拼音的规则、常见字(包括多音字)的读音。A项中锵的注音qng,本身就不符合汉语语音拼写规则。C项中的处为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三声。就处来说,同学们应该能够辨析它在什么情况下读三声,什么情况下读四声。D项中的大事渲染中的渲应该读四声。3、给下面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惟妙惟肖_ xi
9、o _(2)参天耸立_ sng _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用字的读音。肖本身是多音字。即读xio,也可以读xio,同学们要能够辨析这种常用多音字的读音。耸作为常用字,有一些同学往往误读为r。4、下列加红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B)A.绽放(zhn) 对称(chng) 潜滋暗长(qin) B.斟酌(zhn) 袭击(x) 深恶痛疾(w)C.模样(m) 教诲(hu) 不屑置辩(xi)D.提防(t)赔偿(chng)人迹罕至(hn)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字的读音。A项中的对称的称是多音字,应该读chn。C项中的模样中的模应该读m。D项中的提防的提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d。5、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红的字
10、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1)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嗟_ ji_(2)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 贮_ zh_解析:这两个字,都是生活中常见,但是同学们易错的。嗟容易读成ch。贮容易读成ch。6、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A.浅尝辄止 谪守巴陵 B.不辍劳作 缀满繁星C.瞠目结舌 堂而皇之 D.杞人忧天 挤眉弄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读音。A项中的两个字都读, B项辍读,缀读,C项瞠读,堂读,D项杞读,挤读。2、汉字一、考点分析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试中,查
11、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义,同时要要求同学们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正确、规范。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汉字考查一般放在语音考查的后面,或者与语音题结合在一起,试题分值往往二到四分。有的采用选择的形式,有的采用让同学们根据拼音书写汉字的形式。考查的内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现,常用常见又易错的词语。此外,同学们还应该了解汉字构造,掌握常见字的笔顺、笔画、辨析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熟练使用汉语工具书,学会部首和音序检字法。对于汉字的考查,不局限于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在阅读题中,也常常考查同学们对于汉字的理解。二、备考指南同学们在复习
12、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逐课进行汉字的积累。把每一课中出现的重点字词都罗列出来。对于多音多义字,应该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汉字的准确读音和意义。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他们的区别。(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 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 和衣服有关;月多和身体有关。2.看清声旁,分辨同音字,如沧不要写成沦,经常不要写成经长。3分辨形似字意义,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义,如抱负与报复。4记住少数带多数。辶和廴,从廴的字只有三个:廷、建、延,其余均从辶。5不随意简化(二)笔画和笔顺在书写汉字时,从落
13、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这些点或画就叫笔画。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勾、折、提。每一种笔画有一种或几种变形写法。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常见的笔顺规则有以下八种:先左后右,如认、助、则、仁等;先上后下,如王、旦、恩、梦等;先横后竖,如十、干、主、井等;先撇后捺,如人、文、令、义等;从外到内,如同、月、闻、风等;先进后关,如园、田、因、国等;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办、少等;先里头,后旁包,如断、画、函等。学习掌握汉字笔画和笔顺规则,有助于我们正确查检字典、词典,指导书写,还能使写出的字体工整美观,提高书写速度。(三)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
14、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表示字义的部分叫形旁,表示字音的部分叫声旁。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主要有六种。左形右声:偏 铜 冻 征 硝 城右形左声:攻 劲 削 瓢 故 雌上形下声:管 霜 爸 芳 崖 界下形上声:慈 斧 贡 忿 凳 膏外形内声:固 病 阀 园 裹 衷内形外声:闻 问 闷 辩(四)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有些字形体相近,不细心分辨就容易写错、用错。例如,未来的未和末梢的末,区别仅仅在起笔两横的长短,意思却完全不同。正确书写和运用形似字,主要靠认真。把字形认准,字义弄懂,一笔一画认真书写。还要在积累词汇的同时,分辨形似字。有些字读音相同,这类字叫同音字,例如,唤换涣焕都读hun,壁和璧都读
15、b。还有些字读音相近,如浊(zhu)和烛(zh)。分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从字义入手,并且记住经常和什么字组成词使用。不止一个读音,不止一个意义的字叫多音多义字。分辨这类字也要从字义入手,记住读这个音时表示什么意思,读另一个音又表示什么意思。例如:薄,用在薄板中读bo,表示厚度;用在薄弱中读b,表示单薄、弱;用在薄荷中读b,是一种植物的名称。(五)查字典1音序检字法如果知道某个字的读音,想查这个字的意义,就可以使用音序检字法。例如查津字的意义。知道津读jn,按这个音节的声母j去查汉语拼音音节索引,知道属于jn的音节的字在哪一页,然后再找到这一页,就查到津字了。2部首检字法 如果不知道某一个字
16、的读音,就可以使用部首检字法。例如查津字,首先确定要查的这个字属于氵部,然后从部首目录中找到氵部在检字表中的哪一页,再从检字表查出津字在字典的哪一页。注意:在检字表中查津字的笔画,只查除去部首部分的笔画,即只查聿的笔画-6笔。3常用符号的意义 一个字因意义不同而有几个音的,就在各个注音前用(一)(二)(三)等标明。一个字不止一个意义的,就用等表示有几个意义。注解中的引、喻、转、连等符号,引表示由原意引申出来的意义,喻表示由比喻形成的意义,转表示由原义转化而成的意义,连表示本字可以和一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并列起来构成大致同义的词。(六)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汉字的字形要
17、靠日积月累,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都要做有心人,遇到不认识的或拿不准的字,一定不要随便放过,要勤查字典,积累多了,出错也就少了。 (2)要将汉字的字形与它的音和义结合起来识记,这样比死记硬背掌握要轻松得多,记得也要牢固。 第一,要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音形义统一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从三者的对应关系入手,根据现代汉字的字音和字义,正确识别它的字形。 第二, 要了解现代汉字的结构特点,现代汉字据85%以上是形声字,一般来说,声旁表音,形旁表意,因此可以通过形旁加以辨别。 第三, 要了解错别字产生的原因:音同或音近造成错误。形近造成错误。音近形近造成误读。不明成语典故造成错误。 第四, 要掌握识别错别字
18、的方法,了解了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就可以通过读音,字形及其意义去识别了。 近几年中考的语音、汉字题,更多地着眼于实际运用,更加贴近生活。如在具体语境中给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改正错别字。材料多取材于报刊、杂志,在实践中考查学生语音、汉字的语言知识。3、词语(成语)及运用一、考点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中考中所考查的词语,往往是两音节的或者是成语。分值往往在四到六分。对于词语的考查,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词语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写作当中,我
19、们同样会用到词语。词语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作文水平的高低。二、备考指南对于词语的识记,同学们要尽可能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揣摩和理解词语的意义。同学们应该总结教材中每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要复习词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三、复习要点 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 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 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 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一)正确理解词义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
20、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 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
21、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词语的感情色彩类型 概念 举例褒义词 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 秀 壮丽 谦逊 刚强贬义词 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 笨 奸诈 卑劣 渺小中性词 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 结果 状况 配合 方法(三)辨析近义词: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编 中考 语文 复习 教案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