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doc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公式: I = R= U=IR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I电流安培(A)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2、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电阻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若有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为;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都大。并联电阻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路的倒数之和;若只有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则总电阻R总=;若有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为;把几个电阻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总电阻比每一个并联分电阻
3、都小。分配特点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电路作用分压分流*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随着减小。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R=【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实验电路】【实验步骤】按电路图连接实物。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算出小灯泡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实验表格】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平均值
4、R/123【注意事项】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出表格中的一组数据。根据这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导体两端电压(V)导体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A)422441480.5A.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
5、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一段导体两端加3 V电压时,电流为0.6 A,如果两端电压再增加1.5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各是_,_。3.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_很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能造成_。4.将图7-1-1中的实物连成实物图。要求:L1与L2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总电流,电压表只测灯L2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只用于改变灯L2的亮度,并且滑片左移时灯L2变亮。图7-1-1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小华学完电流、电压、电阻的有关知识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了班上同学们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6、有电流通过的电阻两端,一定有电压存在 B.没有电流通过的导体,没有电阻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电路两端有电压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2.小明同学连接了图7-1-2所示的实验电路。实验时,他注意比较了电路在开关闭合前、后的现象。下列符合观察事实的是( )图7-1-2A.开关闭合前、后,灯泡均能发光 B.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变小C.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D.开关闭合前、后,电压表读数均为电源电压3.关于公式R=U/I,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电阻越小C.导体的电阻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该导体的电
7、流之比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4.如图7-1-3所示为某同学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物连接图。在电压表尚未接入电路之前,已存在两处明显的连接错误,请你指出:图7-1-3(1)_;(2)_。(3)假定错误已纠正且原电流方向不变,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5.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案:方案1:拿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利用图7-1-4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电流表测出电阻R上的电流,电压表测出R两端的电压,进行一次探究,找出三者的关系。方案2:设计的电路图如图7-1-4甲,也用一个定值电阻R,通过改变串联电池
8、节数来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测量,探究三者的关系。方案3:利用图7-1-4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首先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出每次通过R的电流,然后更换不同阻值,移动P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测出每次通过不同阻值R的电流,探究三者的关系。图7-1-4根据你平时的实验经验,结合已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你认为哪个方案最佳?_,理由是_。6.你一定见过或听说过稳压器,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它?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如果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按照图7-1-5的电路图连接了电路,各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均正确,结果会( )图7-1-5A.电流表被烧坏 B
9、.电压表被烧坏C.电流表示数为0 D.电压表示数为0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V时,通过的电流为0.1 A,若将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3 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3.(2010甘肃兰州模拟,22)如图7-1-6所示,电阻R1=R2=4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 A,此时电路是_联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是_ ,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的总电阻是_ ,电流表的示数是_ A。图7-1-64.将两个电阻R1、R2并联后,再与电池组和开关串联成回路,如图7-1-7所示。已知干路电流为I=2 A,通过R
10、1的电流为I1=1.2 A,电池电压为U=24 V,求R1和R2的阻值是多少?图7-1-75.如图7-1-8所示,R1=12 ,将它与R2串联后接到8 V的电压上,已知R2两端的电压是2 V,求R2的阻值。图7-1-86.某人做实验时把两盏电灯串联起来,灯丝电阻分别为R1=30 ,R2=24 ,电流表的读数为0.2 A,那么加在R1和R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7.如图7-1-9所示电路,电压表V1的读数为8 V,闭合开关后V2的读数为5 V。若电阻R1的阻值为12 ,求R2的阻值。图7-1-98.孙楠同学用如图7-1-10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先后将5 、15 和25 的
11、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电阻R/51525电流I/A0.60.30.2 图7-1-10(1)你能分析出发生错误的原因吗?(2)如果仍用5 、15 和25 的三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你能否设计两种方法,验证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画出电路图,并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9.加在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从6 V增加到7.5 V时,通过它的电流增大了0.05 A,求该电阻的大小。10.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中的电阻增大3 时,电流减小到原来的4/5,求电路中原来的电阻是多大。11.(2010福建福州模拟,2
12、8)请你利用如图7-1-11所示的器材测量小灯泡灯丝的电阻。(1)把图7-1-11中的实物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图7-1-11(2)请根据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3)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应最_,即滑片应位于_端。(4)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A.滑动变阻器开路 B.电压表短路 C.灯短路 D.灯开路(5)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8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7-1-12所示,此时电流为_ A,灯丝的电阻是_ 。图7-1-1212.(2010江苏泰州模拟,26
13、)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如图7-1-13所示的实验电路图。(1)实验选用的器材如图7-1-14所示,其中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定值电阻为10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 2 A”的字样,则实验时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 V,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 A。 图7-1-13 图7-1-14(2)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7-1-14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3)下表是小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实验次数12345电压(V)1.01.52.02.52.8电流(A)0.10
14、0.150.200.250.28第2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0,电流表示数为0.3A,总电流为0.5A,则通过R2的电流及电阻R2的阻值分别为( )A. 1.5A 4 B. 0.6A 10 C. 0.4A 40 D. 0.2A 302. 如图所示,将开关S1、S2闭合,电路正常工作,然后断开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大B. 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大C. 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小D. A1示数变大,A2示数变大3. 由欧姆定律导出公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和通过
15、它的电流成反比 C. 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它的电阻也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 一只小鸟落在11万伏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的电线,但小鸟两脚站在同一根高压线上仍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A. 鸟有耐高压的天性; B. 鸟脚是干燥的,鸟的身体不导电;C. 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 D. 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小鸟。5. 两个定值电阻,R1为10,R2为30,将它们并联后总电阻为 ,把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 = 。6. 两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1=8,R2=4,串联后接于24V的电源上,则:R1两端的电压是 V,R2两端的电压是 V,电路总电流是 。
16、7. 有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阻值之比是53;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8. 某导体的电阻是10,通过它的电流是300 mA,则此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V,若在该导体两端加上12V的电压,此导体的电阻是 。9. 甲、乙两个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分别标有“5、A”和“10、2A”的字样,如果把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电路允许通过最大的电流是_,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是_。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的电阻为20,R2的电阻为30,电流表示数为0.3A,请计算:(1)电源电压;(2)电路中的总电流。11. 如图所示,R110,R220,R330,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开
17、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3A,求(1)电源电压多大?(2)当S1和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大?(3)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大?12.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两个电阻先串联,然后再并联在同一电源上。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0.4A;在乙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6V求:(1)R1、R2的阻值;(2)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第十七章第3节:电阻的测量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则闭合开关后的现象是A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没有示数B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没有示数C小灯泡正
18、常发光,电压表没有示数D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没有示数2如图所示,李江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电阻而连的电路,有关该实验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B实验过程中两电表都有可能需要换接较小的量程C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电压表的示数的不同而不同D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3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4在今年理化生实验技能测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七 欧姆定律 知识点 总结 同步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