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第六版下册课后习题答案.doc
《高等数学第六版下册课后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数学第六版下册课后习题答案.doc(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第一节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本节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和重要结论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会表达函数,会求定义域;理解二重极限概念,注意是点以任何方式趋于;注意理解本节中相关概念与一元函数中相应内容的区分与联系。习题 811.求下列函数表达式:(1),求解:(2),求解: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绘出定义域的图形:(1) 解:(2)解:(3) 解:3.求下列极限:(1) 解:(2)解一:解二:(3)(4)解一:解二:(4)解一:解二:4.证明下列函数当时极限不存在:(1)解:(2)解:5.下列函数在何处是间断的?(1) 解:(2)解:第二节 偏导数本节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和
2、重要结论1.偏导数:设在的某一邻域有定义,则,.的几何意义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对轴的斜率. 在任意点处的偏导数、称为偏导函数,简称偏导数.求时,只需把视为常数,对求导即可.2.高阶偏导数的偏导数的偏导数称为二阶偏导数,二阶偏导数的偏导数称为三阶偏导数,如此类推. 二阶偏导数依求导次序不同,有如下4个:,其中后两个称为混合偏导数.若两个混合偏导数皆为连续函数,则它们相等,即可交换求偏导数的次序.高阶混合偏导数也有类似结果.习题 821.求下列函数的一阶偏导数:(1)解:(2)解:(3)解:(4)解:(5)解:(6)解:(7)(8)解:(8)解:2.求下列函数在指定点处的一阶偏导数:(1),求解:(
3、2),求解:3.求下列函数的高阶偏导数:(1), 求,解:(2),求,解:(3), 求, 解:4.设 ,求和.解:5.设, 求证解: 6.设, 证明证明: 由轮换对称性, 第三节 全微分本节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和重要结论1.全微分的定义若函数在点处的全增量表示成则称在点可微,并称为在点的全微分,记作.2.可微的必要条件:若在可微,则 (1)在 处连续; (2)在处可偏导,且,从而 .一般地,对于区域内可微函数, .3.可微的充分条件:若在的某邻域内可偏导,且偏导数在处连续,则在可微。 注:以上定义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均可推广至多元函数。习题 831.求下列函数的全微分(1) (2)解: (2)
4、解: (3) 解: (4)解: (5)解: 所以(6)解: 2.求函数,当时的全微分.解: 3.求函数,当 时的全增量与全微分.解: 4.研究函数在点处的可微性.解: 由于,所以在点连续,又又所以所以在点处可微5.计算的近似值.解:令,则,再设则6.已知边长 的矩形,如果边增加5cm,而边减少10cm,求这个矩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变化的近似值.解:对角线长为,则,所以第四节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本节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和重要结论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链式法则)如下:1.设在可偏导,在相应点有连续偏导数,则在 的偏导数为2.推广:(1)多个中间变量:设, 则且(2)只有一个中间变量:设则且(3)只有
5、一个自变量:设,则且 习题841.求下列复合函数的一阶导数(1)解:(2)解:(3)解:(4)解:2.求下列复合函数的一阶偏导数(1)解:(2)解:3.求下列复合函数的一阶偏导数(是类函数)(1)解:,(2)解:,(3)解:,(4)解:,4.设且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求解:5.已知,其中有二阶连续导数,求解:6.设,其中有连续二阶偏导数,求解:第五节 隐函数的求导公式本节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和重要结论1.一个方程的情形(1)若方程确定隐函数, 则.(2)若方程确定隐函数,则;.2.方程组的情形(1)若确定,则,.(2)若确定,则,;,.习题851求下列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一阶导数(1)解:(2)
6、解:(3)解:(4)解:2求下列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一阶偏导数(1)解:(2)解:(3)解:,(4)解:3求下列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指定偏导数(1)设解:(2)设 解:(3)设解:(4)设解:4设,而是由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求解:又,所以5.求由下列方程组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或偏导数(1)设,求 解:(2)设,求 解:6.设,求解:又所以7.设,而是由方程所确定的的函数,其中都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试证明 解:由,又所以第六节 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本节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和重要结论1.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 设点,(1)参数方程情形: 若,则切向量为;其中; 切线方程为;法平面方程为.(2)
7、一般方程情形:若 ,则切向量为;切线方程为;法平面方程为.2.空间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 设点 .(1)隐式方程情形 若,则法向量为;切平面为;法线为 .(2)显式方程情形 若,则法向量为,切平面为;法线为.(3)参数方程情形 若,则法向量 ,切平面为;法线为.习题861求曲线 对应的点处的切线和法平面方程.解:切线:法平面:2求下列曲面在指定点处的切平面与法线方程(1),点 解:切平面:法线:(2),点解:切平面:即法线:3求出曲线上的点,使在该点的切线平行于平面.解:设曲线在点的切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由题意可知所以,该点为4求椭球面上平行于平面的切平面方程.解:设曲面在点处的法向量为,则,由
8、题意可知,令,又,所以,代入得所以切平面方程为或即或5试证曲面上任何点处的切平面在各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等于1.证明:设为曲面上任一点,则曲面在该点处的法向量为,那么切平面的方程为即,该平面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为,故6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和法平面方程.解:曲线在点处的切向量为所以切线的方程为法平面为,即第七节 方向导数与梯度本节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和重要结论1.方向导数(1)定义 设在点的某邻域内有定义,是任一非零向量, ,则在点处沿的方向导数定义为表示函数在点处沿方向的变化率.(2)计算公式若在点处可微,则对任一单位向量,有(此也为方向导数存在的充分条件).2.梯度(1)定义 设,则梯度grad
9、为下式定义的向量:grad(或).(2)方向导数与梯度的关系(3)梯度的特征刻画梯度是这样的一个向量,其方向为在点处增长率最大的一个方向;其模等于最大增长率的值.习题871求下列函数在指定点处沿指定方向的方向导数(1)为从点(1,2)到点(2,2+)的方向解:方向为,而所以(2)解:而所以2求函数在抛物线上点(1,2)处,沿着这抛物线在该点处偏向轴正向的切线方向的方向导数.解:抛物线在点处的切向量为3求函数 在点处沿方向角为的方向的方向导数.解:4设具有一阶连续的偏导数,已给四个点,若在点处沿方向的方向导数等于3,而沿方向的方向导数等于26,求在点处沿方向的方向导数.解:所以5设,求grad及
10、grad解:6问函数在点处沿什么方向的方向导数最大?并求此方向导数的最大值.解:沿梯度方向的方向的方向导数最大第八节 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本节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和重要结论1.极大(小)值问题必要条件. 若在点有极值且可偏导,则.使偏导数等于零的点称为的驻点(或稳定点).驻点与不可偏导点都是可疑极值点,还须用充分条件检验.充分条件. 设在区域内是类函数,驻点,记(1)当时,是极值,且是极小(大)值;(2)当时,不是极值;(3)当时,还需另作判别.2.最大(小)值问题首先找出在上的全部可疑极值点(设为有限个),算出它们的函数值,并与的边界上的最大.最小值进行比较,其中最大、最小者即为在上的最大
11、、最小值.对于应用问题,若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知目标函数在内一定达到最大(小)值,而在内的可疑极值点唯一时,无须判别,可直接下结论:该点的函数值即为在内的最大(小)值.3.条件极值(拉格朗日乘子法)求目标函数在约束方程下的条件极值,先作拉格朗日函数,然后解方程组,则可求得可疑极值点.对于二元以上的函数和多个约束条件,方法是类似的。习题 881求下列函数的极值(1)解:,故在处取得极大值(2)解:可疑极值点有四个,即点-6600006-6-6600-36-363636是否极值点极大值点极小值点不是不是2求下列函数在约束方程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1)解:令最大值最小值(2)解:令最大值,最小值3从斜
12、边之长为的一切直角三角形中,求有最大周长的直角三角形.解:令所以当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时,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最大,且为4求两曲面交线上的点与面距离最小值.解:设两曲面交线上的点为,由题意可得令,所以当时,到面的距离最短。5求抛物线到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解:设抛物线上任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则令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为最小,且 6求表面积为1500cm2,全部棱长之和为200cm的长方体体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设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分别为,由题意可知,令当时,所以当时,有最大和最小值,即7抛物面被平面截成一椭圆,求原点到这椭圆的最长与最短距离.解:曲线上任一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则令当时,矛盾,所以
13、,即,代入得所以,即习题9-1 1. 设有一平面薄板(不计其厚度), 占有xOy面上的闭区域D, 薄板上分布有密度为m =m(x, y)的电荷, 且m(x, y)在D上连续, 试用二重积分表达该板上全部电荷Q. 解 板上的全部电荷应等于电荷的面密度m(x, y)在该板所占闭区域D上的二重积分. 2. 设, 其中D1=(x, y)|-1x1, -2y2; 又, 其中D2=(x, y)|0x1, 0y2. 试利用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说明I1与I2的关系. 解 I1表示由曲面z=(x2+y2)3与平面x=1, y=2以及z=0围成的立体V的体积. I2表示由曲面z=(x2+y2)3与平面x=0, x=
14、1, y=0, y=2以及z=0围成的立体V1的体积. 显然立体V关于yOz面、xOz面对称, 因此V 1是V位于第一卦限中的部分, 故V=4V1, 即I1=4I2. 3. 利用二重积分的定义证明: (1) (其中s为D的面积); 证明 由二重积分的定义可知, 其中Dsi表示第i个小闭区域的面积. 此处f(x, y)=1, 因而f(x, h)=1, 所以, . (2) (其中k为常数); 证明 . (3), 其中D=D1D2, D1、D2为两个无公共内点的闭区域. 证明 将D1和D2分别任意分为n1和n2个小闭区域和, n1+n2=n, 作和 . 令各和的直径中最大值分别为l1和l2, 又l=
15、max(l1l2), 则有 , 即 . 4. 根据二重积分的性质, 比较下列积分大小: (1)与, 其中积分区域D是由x轴, y轴与直线x+y=1所围成; 解 区域D为: D=(x, y)|0x, 0y, x+y1, 因此当(x, y)D时, 有(x+y)3(x+y)2, 从而. (2)与, 其中积分区域D是由圆周(x-2)2+(y-1)2=2所围成; 解 区域D如图所示, 由于D位于直线x+y=1的上方, 所以当(x, y)D时, x+y1, 从而(x+y)3(x+y)2, 因而. (3)与, 其中D是三角形闭区域, 三角顶点分别为(1, 0), (1, 1), (2, 0); 解 区域D如
16、图所示, 显然当(x, y)D时, 1x+y2, 从而0ln(x+y)1, 故有 ln(x+y)2 ln(x+y), 因而 . (4)与, 其中D=(x, y)|3x5. 0y1. 解 区域D如图所示, 显然D位于直线x+y=e的上方, 故当(x, y)D时, x+ye, 从而 ln(x+y)1, 因而 ln(x+y)2ln(x+y),故 . 5. 利用二重积分的性质估计下列积分的值: (1), 其中D=(x, y)| 0x1, 0y1; 解 因为在区域D上0x1, 0y1, 所以 0xy1, 0x+y2, 进一步可得 0xy(x+y)2, 于是 , 即 . (2), 其中D=(x, y)|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数学 第六 下册 课后 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