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修课研讨会发言稿.doc
《高二语文选修课研讨会发言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选修课研讨会发言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高二语文选修课研讨会发言稿 一、市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内容安排:5月8日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颁发了关于市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内容安排的通知,确定我市语文选修课的内容和顺序安排,供各校在征订教材时参照。高二年级上学期:1必修;2语言文字应用。高二年级下学期: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三年级上学期:1文章写作与修改(也可在高二、高三学习其他模块时穿插进行);2中外传记作品选读;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高三年级下学期:市里没有选中的其余模块,各校从中自主挑选2个模块选修。二、市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学建议:1.“专题”教学。根据课程标准对于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要求,选修课的实施从内容的选
2、择上应当具有“专题”的特点,而不同于必修课的以单一“文本”为单位的教学。这种“专题”的确立可以是教材已有的,也可以是依据教材另外确定的;文本的组合可以是教材内部的,也可以是教材内外相互结合的。 “专题”教学的实施要求:每一个选修模块要有总体的专题设计。专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保证确立的每个专题都能够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流程。以往课堂,大多一节课为一个“板块”。而“专题”式教学一般是以几节课为一个“板块”,即用几节课来完成一个专题的学习。例如,就一个专题,应当先安排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之后围绕专题分析材料,接下来拿出研究的结果,然后与同学交流,最后完成专题作业。坚持以学生的语文实
3、践为前提,注重过程。专题学习不是专题“讲座”,要防止在专题学习过程中出现教师的一言堂;专题学习不是专项“研究”,要防止偏离提高语文素养的轨道;专题学习不是专门“成果”,要防止忽视过程的现象发生。总之,要放弃“照本宣科”的幻想,深入做好教材的二度开发,建立起序列化的“专题”。2.“参与”教学。语言文字应用模块的教学,课堂上主要不是教师传授语言知识,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变“告诉式”为“参与式”。教师要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建议采用学生自学、教师答疑,问题讨论、合作学习,课下搜集材料、课堂展示交流等多种教学形式,真正
4、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使其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3.“合理”选例。一是要选择趣味性强的或学生熟悉的例子,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二是要选择与高考相关的例子,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如在教授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第三节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时就可以选择2009年全国卷第五大题现代文阅读彩色的荒漠16小题为例: 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6分)参考答案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装的红色显得更加耀眼夺目(鲜艳)。本色特点(客观色彩)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激情、热情、创造力),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象征义(一般)工装的红色如
5、共和国旗帜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象征义(最高)4.重在“应用”。语言文字应用是“应用课”,重在“应用”。学生学习、积累有关语文知识,目的是为了“应用”,所以建议每堂课的课堂训练时间不少于一半,要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应用”语言。不能把选修课当成必修课来上。有老师在语言文字应用模块的教学中,逐段逐句地讲解每节内容,把“应用”课上成了“教材分析”课,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妥当的。5.“选择”教材。教材处理要有所选择:一是课文要有选择,语言文字应用模块共有6课23节,教学时可以根据学情,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有选择地学习;二是课文当中的内容要有所选择,语言文字应用模块每一节的重点是“课堂活动”部分,是
6、针对相关专题中最值得注意的现象或问题组织同学们开展的一次课堂活动,而每节后面的“工具箱”部分是开展活动的必要的知识和说明可以在课前或课上让学生自学完成,“小试身手”部分则是活动的延伸和扩充可以在课上或课下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附1.语言文字应用编者的话课程的主要特色:一是在学习内容上注意了“前后呼应”。课程的内容不是“另起炉灶”,而充分注意与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中相关知识衔接,这是这门课的切入点;也不是“炒冷饭”,特别注意进一步提高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是这门课的落脚点。二是在教学形式上突出了“动脑动手”。课程尝试把过去“告诉式”的讲课转变为“参与式”的活动:每篇“课文”都是联系日常生活中语
7、言文字现象的“实例”,是需要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脑动手参与才能完成的“任务”。三是在专题选择上考虑了“自由取舍”。教材共有6课23节,内容包括“认识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言艺术”等专题。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不妨多讲点,有能力的学生不妨多学点(包括自学),而其他学校和学生则可以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甚至“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四是在课程安排上体现了“抓大放小”。每一课除“引子”外,都安排了三个板块:“课堂活动”、“工具箱(知识链接)”和“小试身手(思考练习)”,其中的重点是针对一个具体的语言文字现象所展开的“课堂活动”。五是在学习目标上注重了“有效有用”。从一个方面看,教材内容都是最重要
8、的语言文字知识,是合格的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语言文字能力,更不用说也考虑到了高中生升学考试的实际需要。从另一方面看,希望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也能使同学们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灵活地解决语言文字应用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为真正具备较高水平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修养打下基础。附2.二九年九月十日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颁发了市20092010学年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其中涉及高中二年级选修课的内容如下:(二)教学重点难点2选修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内容有六课,分别是走进汉语世界、千言万语总关“音”、神奇的汉字、词语万花筒、言之有“理”、语言的艺术,教学是按照“走进汉语世界”(认识)“积累语言材料”(积累)“言之有理
9、”(应用)“语言的艺术”(较高要求的应用)的逻辑顺序,从认知到应用,逐步递进加深。“在专题选择上考虑了自由取舍。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不妨多讲点,有能力的学生不妨多学点(包括自学),其他学校和学生则可以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甚至看菜吃饭、量体裁衣。”3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内容分诗歌之部和散文之部两大部分,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三方
10、面入手。每单元的第一项是“赏析指导”,就这一单元所提出的鉴赏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第二项是“赏析示例”,每个单元各举一篇诗歌或者散文为例,从该单元所强调的鉴赏角度进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供学生参考借鉴。第三、四项是围绕这一单元的中心,提供阅读鉴赏的作品。自主赏析作品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帮助学生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在途径上、方法上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有的在“探究讨论”题目之后,还有“相关链接”,进一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 4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内容分诗歌和散文两大部分,按单元排列,各五个单元。诗歌每个单元五篇作品,散文每个单元三篇作品。每个单元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选修课 研讨会 发言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