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论文:从数学高观点试题探析中谈初、高等数学的衔接教学.doc
《高中数学论文:从数学高观点试题探析中谈初、高等数学的衔接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论文:从数学高观点试题探析中谈初、高等数学的衔接教学.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数学论 文高屋建瓴,融会贯通从数学高观点试题探析中谈初、高等数学的衔接教学【摘 要】近年来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问题为高考试题的命制提供了新的背景和新的思路。高等数学的一些内容可以通过初等数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是考查学生进一步学习潜能的良好素材。以高等数学知识为背景的高观点试题,既能实现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接轨,又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继续学习数学的潜能,因而近年来此类问题更是“频频登场”。本文以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为例,探索此类问题的命题背景和剖析解题方法,对在高中学习中如何搞好初、高等数学的衔接教学进行了探究。【关键词】高观点试题 背景探析 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教学
2、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问题为高考试题的命制提供了新的背景和新的思路。高等数学的一些内容可以通过初等数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是考查学生进一步学习潜能的良好素材。以高等数学知识为背景的高观点试题,既能实现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接轨,又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继续学习数学的潜能。扎实的数学基础及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是大学生成才必备的素养,当然是实现我国今年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的内在的途径。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明确指出高考命题要与高等数学相关联,要为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作准备,因此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了大量与高等数学衔接紧密的高观点试题。二什么是高观点试题所谓高观点试
3、题,是指与高等数学相联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或以高等数学符号、概念直接出现,或以高等数学的概念、定理作为依托融于初等数学知识中,或体现高等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推理方法。它能宽角度、多观点地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有层次地深入了解数学理性思维和进一步深造的潜能。高等数学中有些经典问题的处理方法既是数学的精髓所在,也是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潜能所在。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交汇是高考命题的六大交汇之一,是现代数学新高考创新题的重要题源。作为中学数学老师只有了解高考试题的来龙去脉,才能居高临下。本文试以近几年各地高考题为例,研究此类问题的命题背景和剖析解题方法,探索在高中学习中如何搞好初、高等数学的衔接
4、教学。三在初、高等数学的衔接处命题(一)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内容为背景以高等数学的某些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定理为背景,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将新情景转化为熟悉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1以基本概念为背景的高观点试题例1 (2006年高考四川理第16题)非空集合G关于运算满足:(1)对任意,都有;(2)存在,使得对一切,都有,则称G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现给出下列集合和运算: G=非负整数,为整数的加法;G=偶数,为整数的乘法;G=平面向量,为平面向量的加法;G=二次三项式,为多项式的加法;G=虚数,为复数的乘法.其中G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的是 (写出所有“融洽
5、集”的序号)。题源探析: 这是一道以高等代数中的群论为背景而编拟的一道新题,将“融洽集”以信息形式给出。高等代数中的 “群”的定义:如果在一个非空集合G上定义了一个代数运算,而且要求满足结合律、有单位元、有逆元,那么G称为一个群.而本题中第(1)条实际上指出G关于该运算具有封闭性,第(2)条指出G关于该运算有单位元,因此所谓“融洽集”实际上是“群”概念的变形. 本题考查考生对新情景下知识的理解、抽象概括能力,是一道以高中学生熟悉的非负整数、偶数、平面向量、二次三项式、虚数为载体编拟的判断填空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新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在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
6、衔接处命题。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不难判断:没有单位元,不满足封闭性,只有中的G关于运算为“融洽集”。2以基本理论为背景的高观点试题例2(2004年浙江高考第12题)若f(x)和g(x)都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且方程x-fg(x)=0有实数解,则gf(x)不可能是( ).(A)x2+x- (B)x2+x+ (C)x2- (D)x2+题源探析:本题以函数方程的形式考查了抽象复合函数的不动点理论,是浙江试题中最出彩的题目,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的方向。3以基本定理为背景的高观点试题例3(2004年广东省高考第21题)设函数其中常数m为整数.(1) 当m为何值时,(2) 定理: 若函数g(x) 在
7、a, b 上连续,且g(a) 与g(b)异号,则至少存在一点x0(a,b),使g(x0)=0.试用上述定理证明:当整数m1时,方程f (x)= 0,在e-m ,e2-m 内有两个实根。题源探析:第一小题利用导数来研究函数的性质,是新教材注入中学数学的又一亮点.第二小题要求学生利用高等数学中的介值定理,证明方程在某区间有两个根,是考察学生数学素养的好题。解析:(I)解:函数f(x)=x-ln(x+m),x(-m,+)连续,且当x(-m,1-m)时,f(x)f(1-m)当x(1-m, +)时,f(x)0,f(x)为增函数,f(x)f(1-m)根据函数极值判别方法,f(1-m)=1-m为极小值,而且
8、对x(-m, +)都有f(x)f(1-m)=1-m故当整数m1时,f(x) 1-m0(II)证明:由(I)知,当整数m1时,f(1-m)=1-m1时,(由于m1,故2m-11,上述不等式也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类似地,当整数m1时,函数f(x)=x-ln(x+m),在 上为连续增函数且 f(1-m)与异号,由所给定理知,存在唯一的故当m1时,方程f(x)=0在内有两个实根。(二)以高等数学的数学思想为背景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迁移并广泛应用于相关学科和社会生活中。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原则
9、,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高考数学学科提出“以能力立意命题”,正是为了更好地考查数学思想,促进考生数学理性思维的发展。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并不考查其理论本身,而是考查其应用,并且不局限于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思想、等价转化思想。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为此还设计一些渗透高等数学的数学思想为背景而用初等数学的语言表述的问题。OxyP1P2Pn-1Q1Q2Qn-11极限的思想在高考试题中的渗透例1(2007年高考安徽卷)如右图,抛物线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将线段OA的n等分点从左至右依次记为P1,P2,Pn-1,过这些分点分别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依次为Q1
10、,Q2,Qn-1,从而得到n-1个直角三角形,当n时,这些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的极限为 。题源探析:本题设计图形面积和的极限,不仅充分渗透了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而且实际上渗透了高等数学中无限细分的思想,这也是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一个衔接点知识,教材在推导球的体积公式中予以体现,在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衔接点命题,这有利于考查考生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能力及数学潜质,这也是现行高考的一个动向,2导数的思想在高考试题中的渗透例2(06年广东高考卷)是定义在上且满足如下条件的函数组成的集合:对任意的,都有;存在常数,使得对任意的,都有.试求解:(1) 设 ,证明:;(2) 设,如果存在,使得,那么
11、这样的是唯一的;(3) 设,任取,令,证明:给定正整数,对任意的正整数,不等式成立.题源探析:这是一道界定新范围类的问题.求解这类题目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明确“界定新范围”的充要性,如本例界定A的范围的两条标准即可作判定条件。第(1)小题利用导数的思想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第(2)小题可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导出矛盾,也可用高等数学的导数的思想处理证明问题。对于第(1)(3)小问也可以采用微分方程的利普希茨判定条件和估值技巧来求证。解析 :(1)利用高等数学中的导数的思想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对任意 , 即在上是增函数。 ,即满足集合A的第条件.对任意的有令=,显然,且,即满足集合A的第条件 综上所述,函数(
12、2)证法一:从中学数学的角度分析假设存在两个,使得, ,则由有 ,但与相矛盾这样的是唯一的。证法二:从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析若有且,使,则两点与的连线的斜率1但由条件()可得故如果存在,使得,那么这样的是唯一的。证法三:从高等数学的导数思想分析要证明中的唯一性,令函数只需证明在中是严格单调便可因,而,即在严格单调。故如果存在,使得,那么这样的是唯一的.(3)从高等数学中的迭代的思想分析 , 3微积分的思想在高考试题中的渗透例3(2006年高考湖北文第15题)半径为的圆的面积,周长,若将r看作上的变量,则式可以用语言叙述为:圆的面积函数的导数等于圆的周长函数。对于半径为R的球,若将R看作(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论文 数学 观点 试题 探析 中谈初 高等数学 衔接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