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 1.doc
《高三物理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 1.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物理教学研讨会一、2012年高考情况概述2012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整体结构延续往年的风格,共分3大块。第一大块是选择题,分为5个单选题和4 个多选题;第二大块是简答题,包括两个必做实验题和在3-3、3-4、3-5三个选修模块中任选两题;第三大块是计算题,共3小题。试卷总体比较平稳,难度设计有张有弛,无超纲题,无偏题怪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保证合理的区分度和信度。在总分120分的试题中,力学43分,约占36%,电磁学53分约44%,选修部分约占20%,这种大格局没有变化。从整体特征来看,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1.注重基础,关注知识与能力今年试题命题的素材与前四年一样继续强化了对教材关注程度,
2、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试卷中的第1、2、6、7、10、12(A)、12(B)、12(C)、13、15题均与现行教材内容或情景相似度较高;选择题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1题考查了点电荷产生的场强,第2题考查电容器及其动态变化,第3题考查了瞬时功率,第4题考查了一道图像题皮球竖直上抛过程中加速度变化情况,第6题考查了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相遇问题,第7题考查了家庭电路保护装置、第8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等。这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2.关注过程与方法,重视思维能力的考查今年的试卷依然坚持了新课改的方向,在考查过程与方法及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在各个题型上都有一定突破。
3、如第3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转换法分析拉力瞬时功率的变化;第4题考查对物体运动情景以及受力分析能力;第5题考查整体法和隔离法,第7题考查了双线绕法,第8题考查了对嫦娥二号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运行的理解,实质上还是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第11题考查运用图像来分析求解动摩擦因素等。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试题体现了对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10、11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第13、14、15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第15题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偏转,磁场中运动问题,物理情境考生都比较熟悉,第(1)问大部分考生能完成,第(2)问较多考生能完成,第(3)问对考生的
4、理解、推理和综合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层次的考生做该题时可得到不同的分数,但要拿全分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能力了。3.注重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强化创新意识第10题是黑箱探测和多用表的使用,本题略高于学生实验,关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解决过程,考查了学生能否灵活地运用学过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来探究新情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第11题考查“测定动摩擦因素”方法颇有创意,一改以往那种中规中矩地考查力学实验,第(1)问具有开放性,要考生提出两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好地考查了考生是否能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去迁移研究新情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又如选做题3-4第2小题“测定
5、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如果考生没有认真做过和思考过这个实验的话,就无法圆满完成该实验题的解答的。 4.凸显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科学素养试题源于生活,立意新颖,关注STS,关注学科发展,注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在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考查了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4题皮球竖直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问题,此题情景来源生活实际,另外平时复习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试题情景,考生比较熟悉;第7题家庭电路保护装置的问题是一个联系实际的应用型问题,要求学生平时要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常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0题探究黑箱中的元
6、件和多用表使用,第13题考查了一种发电装置、第14题考查缓冲装置模型等,题目情境和背景信息生活和科技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对考生建模要求较高,同时使考生从中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校2012年高考物理考试情况:参考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姜堰二中109591683.65%二、从2012高考试卷获得的启示1.放低起点,夯实基础姜堰二中的学生,平时的基本知识不很扎实,能力不是很强,因此我们的高三第一轮复习目标定位为:夯实基础、主攻中档 、适当提高。虽说近几年高考坚持能力立意的方向,但高考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考查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而能力是知识的发展
7、和积累,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根本谈不上能力的形成。细细品味近几年的江苏高考物理卷,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题目还是常规题,是基础题,这些题目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我们第一轮复习时,要适当放低起点,适当放慢进程,过好基础关。要做到:第一,不要追求一次到位,因为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时间与过程的。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作业设计、测试卷的设计,运用变式递进的方式逐步达成。第二,进度不要过快,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新授课教学和第一轮复习都要力求透彻理解、把握本质、熟练掌握。第三,教学过程中要多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从提问中、作业中、测试中了解)、思维习惯、思维风格,以学生思
8、维的起点为教学起点,以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分析的基础,因为只有基于学生的思维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2注重研究,复习对路“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所强调的就是要准确把握教学方向。从教学内容上看,就是哪些会考、考到什么程度和怎样考?比如,对照这么多年的高考试卷,平时我们所讲的很多题目,花费了大量时间,增加学习难度,却从未考过。我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不考?新课程、新高考均要求我们全体高三教师要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做到教学对路。最大的变量是教师、高考竞争就是团队协作的竞争,首先,全备课组教师应坐下来一起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省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凡是考试说明中要求的知识点,我们做到坚决不放过一个,凡考试说明中
9、不作要求的知识点,我们基本不花时间,这样能确保高考复习的对路,避免在复习的过程中走弯路。其次,我们在每位高三老师独立将近几年高考题认真做的基础上,大家坐下来一起分析研究近几年江苏和上海以及新课程改革省区的高考试卷,从而揣摩高考的出题方向和命题模式。其次,注意收集有效的高考信息。当今是一个信息四通八达的时代,多一个信息就多一分高考取胜的把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决不能只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对大纲之路、对学生之路、对高考之路。我们既要重视自我对课标的解读和对高考试题的研究,还要关注高考动态信息。因此,平时我们积极参加省市县召开的高考教研会议,关注高考动态,捕捉有用信息。同时还密切与友好兄弟学校
10、保持联系,主动沟通,共同探讨,尽可能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尽可能让有效信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帮助。3.构建模式,高效课堂 高三复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的教学,因此,充分运用好学生的学习基础,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此基础上建构一套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能够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有机整合等方面产生高效。我们应在高三课堂中全面推进“问题链导学” 教学模式。 “问题链导学” 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载体,以“链”为主线,以“导学”为目标。形成了以“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悟”为基本程序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有三个核心要素:用“问题”激
11、发思考、 用“链”引向深入、用“导学”实现超越。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 以问题贯穿课堂始终,从问题的设置到同类问题的解决,充分遵循认识规律,将设计意图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手段, 以“链”为主线,有序地实施各个教学环节, 以教师之“导”保证教学达到既定目标。4.盯人到位,有效补差现在高考方案是,学生要考取本科,所选二门必修科目必须均达到1B1C。在新的高考模式下,我们选修科目教师不应在象过去那样过多考虑班级平均分,而是要考虑所选二门必修科目等级和语数外三门成绩吻合度。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紧盯那些选修成绩与语数外三门成绩不吻合的学生,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向他们宣传选修学科对他们的重要性,课外对他们进
12、行小补,以促进我校能有更多学生进入本科的行列。5.钻研教法,注意消化教师在讲授例题和评讲作业时,要摒弃那种“重结果轻过程”、“重方法轻分析”的教学方法。要牢牢记住: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让他们自己作主。在讲授例题之前,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题、审题、思考如何解题。在讲授例题时,重在分析题意,通过与学生共同对例题题意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对题意的分析,来突破思维定式,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题意的分析,来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动手解题之前,首先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目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文字、数字和字
13、母及有关的条件,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反思我们的教学,告诉结论、强调注意点、做解题示范,一讲到底。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无法也不可能去思考,这样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课后如果没有大量时间去消化、复习,将难以达到其预期的教学效果。三、2013届高三物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总课时14课时日期9.19.18教学建议1、本章重点考查的内容 综合运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定律分析、解决问题,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简单的连接体问题,分析和处理有关临界问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命题,有时也往往与3-1和3-2的电磁学联系在一起综合考查。 2、本章高考命题趋势 综合运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定律分析解决问题,以生产、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教学 研讨会 交流 材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