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doc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考纲规定的知识、能力要求为目标,准确把握,合理搭配好必考模块与选考模块的复习力度并确定好选考模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之概括化、网络化和系统化;以高考化学学科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指导,进一步增强二轮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科学的训练、反馈、矫正、巩固为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分层施教、分类推进为基本原则,使尖子生、边缘生、弱科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心理素质和规范意识。二、复习目的二轮复习的定位是以考纲的要求和学情实况的剖析为切入点,立足学情解决一轮复习存在的具体问题,正确处理好必考模块和
2、选考模块的关系,合理分配好时间,定好选考模块,以知识整合和题型的特征归属为基本策略,立足思路和方法解决能力提高问题,以高考的能力要求为落脚点,立足考情解决针对性问题。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重点知识强化,对易混知识归类、比较,对易错、易漏知识解析、巩固。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建立化学模型,能迅速将题目给的信息与化学模型建立联系,从知识网络中提取有用的知识解题,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总结答题的规范化要求,进行规范化训练形成应试技巧。三、二轮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6周 24课时
3、)二轮复习从三月中旬开始至四月底结束,时间紧、任务重。按每周四课时计算,我们可用的课堂时间约为二十四课时,由于课时偏少,这就要求我们提前作好教学计划,把原有的小专题进行整合,把教学任务的计划细化到每一节课,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将主干知识分为五大板块: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必修、物质结构选修。检测、讲评均计算课时。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包括物质的量与物质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电化学、物质结构必修)计划共用10课时。元素化合物包括常见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计划用5课时。物质的制备与分离提纯、
4、简单化学实验设计评价、与改进,综合性实验探究(包括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三个专题,计划用5课时。有机化学和物质结构选修计划共用4课时具体课时安排与学案编写安排如下(每节课解决的重点与学案对应):课时授课内容解决的重点、难点学案编写教师暂定授课时间1一模试卷讲评张、官3.120.5化学反应与热能盖斯定律、能量图像理解,热化学方程式有关知识宋、方3.141.5电化学原电池与电解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宋、方3.15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转化率等的计算;外界因素对速率、平衡的影响,平衡状态量的比较张、官3.16-3.19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Kw、Ka(Kb)、Ksp三种常数的
5、表达与计算,三种离子平衡的理解,图像理解与应用宋、方3.213.231检测考查物质的量、物质分类、分散系; 化学反应与热能; 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理解掌握情况及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专题复习中学生出现的易混点、易漏点、易错点。张、官3.261讲评3.28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中几个量的关系,结构、性质与表中位置关系宋、方3.294元素化合物与生产生活科技STS相结合;与化学实验相联系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或以上知识(包含重要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书写、重要实验现象的描述)张、官3.30-4.51检测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宋、方4.61讲评4.91物质的制备与分
6、离提纯及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除杂、干燥、检验、收集、性质探究、尾气处理。张、官4.111简单实验设计、评价与改进物质的定性检验、定量测定的实验设计、评价与改进宋、方4.121综合实验探究通过工业流程或综合性探究实验考察灼烧、过滤、萃取分液、结晶、蒸馏、酸碱中和滴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所用仪器名称及使用等注意、误差分析、安全事故处理等事项张、官4.131检测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掌握情况宋、方4.161讲评4.181有机化学必修常见有机物成分的简单构型、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判断宋、方4.191物质结构选修原子核外电子(价层电子)排布式,
7、元素的电离能、电负性,杂化类型,微粒的空间构型,分子极性、微粒间作用力和晶体性质的判断、晶胞的有关半径、密度求算张、官4.201检测有机化学必修;物质结构选修张、官4.231讲评4.25复习进度专题划分复习时间所用课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3.14-3.299常见无机物及应用3.30-4.96化学实验基础4.11-4.185常见有机物及应用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4.19-4.254四、复习的原则、方式及策略1.复习的原则: 关注点、抓住线、忽略面如果二轮仍像一轮那样就知识总结知识,如填表格总结,画知识网络图等,实际上在重复一轮的复习。具体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将知识的复习置于问题情境中进行,例题的
8、选取即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在题目解决过程中的拓展与归类或将题目变式更重要。课堂上教师尽量少讲,多设置有层次、有思维容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知识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力求使学生掌握一类题的解题思路,构建一种解题模型,关注一个高考热点。学案设计注意选取高考中的难点作为复习重点,通过拓展与归类,复习与这一点相关或相近的知识,即抓住线。不要面面俱到,重点复习易错、已混、易漏点,要把点复习到位,把线梳理清楚。2.复习方式:(1)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分知识版块,按小专题复习。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专题的设定很重要。所设定的专题尽量与高考试题接轨,在高考试题的情境中复习知识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解题能
9、力,使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具体做法:实施学案导学模式,开学初合理分工制定计划和小专题,把整个二轮复习专题细分给每一位教师,两位教师一组作为主备人。主备教师参考市大集备材料,提前一周精心编制完成学案初稿并发送给全体组员,全组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主备人做好记录,及时修改、定稿,最后由备课组长审核后印刷。导学案的设计分为【考纲解读】、【课前预习区】、【课堂互动区】、【课后巩固区】四大部分。【考纲解读】使学生明确高考考什么。【课前预习区】呈现不必在课堂上重复的重要的知识点。【课堂互动区】主要按照如下模式编写:典型例题(以高考题为主)规律总结拓展与归类变式训练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体会高
10、考试题如何考查,从而梳理考点、总结规律、进而拓展归类,通过变式练习来应用感受规律。【课后巩固区】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规律的总结与灵活应用。【导学案】元素及化合物 【高考热点考向】: 结合生活生产、最新科技,通过生产流程以及某些特定情景下与STS相结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的应用。【课前预习区】一、常见重要物质的用途1干冰、AgI晶体人工降雨剂 2AgBr照相感光剂 3K、Na合金(l)原子反应堆导热 4钠很强的还原剂,制高压钠灯5NaHCO3、Al(OH)3治疗胃酸过多,NaHCO3还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6加碘食盐中含碘物质-KIO37明矾净水剂 8重晶石“钡餐” 9SiO2纤维光导
11、纤维(光纤) 10. Si-计算机芯片11.钛明星金属12石膏制模型、水泥硬化调节剂、做豆腐中用它使蛋白质凝聚(盐析);13乙烯果实催熟剂、有机合成基础原料14甲醛35%40%的甲醛溶液用于浸制生物15苯甲酸及其钠盐防腐剂 16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17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业、医药工业等二、材料问题(1)棉、麻属于纤维素,是多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2)丝、毛属于蛋白质(3)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塑料和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4)合金材料: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5)玻璃、陶瓷、水泥都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三、
12、影响环境的几种污染物污染种类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赤潮和水华居室污染光化学烟雾白色污染污染物SO2、NOxCO2、CH4氟氯代烃、NOx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甲醛NOx、碳氢化合物塑料【课堂巩固区】二. 结合生活生产、最新科技,通过生产流程以及某些特定情景下与STS相结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的应用。【例题1】(2008宁夏26 14分)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填写下面空白。(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2)写出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
13、出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铁红的化学式为;分别写出铁红和氧化铜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铁红;氧化铜。 (1)铁屑稀硫酸稀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钠(2)Fe+2H+Fe2+H22Fe3+Fe3Fe2+ Cu2+FeCu+Fe2+2Au3+3Fe2Au+3Fe2+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Fe2O3用作红色涂料用作制造铜盐的原料【规律总结】常见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化学反应工业制粗硅SiO2+2C Si+2CO制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 +2 H2O工业制硫酸 S + O2SO2 2 SO2+O22SO3 SO3+ H2O
14、 = H2SO4合成氨工业 N2 + 3 H22 NH3工业制硝酸4NH3 +5O24NO + 6H2O 2NO + O2 =2NO2 3NO2 + H2O=2HNO3 + NO氯碱工业2NaCl+2H2O2NaOH+H2+Cl2工业制玻璃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 CaSiO3+CO2工业制纯碱NaCl +CO2+H2O +NH3 = NaHCO3+ 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变式练习】海水是一种丰富的资源,工业上从海水中可提取许多种物质,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下图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回答
15、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操作a的名称为 。(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的NaCl,可用来制取纯缄,其简要过程如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气体A,后通入气体B,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晶体C和滤液D,将晶体C灼烧即可制得纯碱。气体A、B是CO2或NH3,则气体A应是 (填化学式)。滤液D中主要含有NH4Cl、NaHCO3等物质,工业上是向滤液D中通入NH3,并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不含有NaHCO3的副产品NH4Cl晶体,则通入NH3的作用是 。(3)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若要验证所得无水MgCl2中不含NaCl,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操作b是在 氛围中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二轮 复习计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