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商业行业现状.doc
《邵阳市商业行业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阳市商业行业现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邵阳市商业行业现状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邵阳市的商业行业呈现以下状况:1、从商业环境来看,本市的商业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商业区多集中在老城区,基础建设较差,而新建的商铺又难以聚集人气。由于经济滞后,在商业鼓励政策方面并无多大举措,市区内商业经营者大多是本地人士,外来资金缺泛。区内消费购买总量有限,商业活动表现并不是非常活跃,特别是企业实行改制以后,国有商业企业已经逐步退出竞争舞台,私营企业已是商业活动的主体,这同全国其他城市情形基本相同,但邵阳市的商业企业或经营个体户主要面对的是本市区内的市民日常消费,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没有辐射周边的能力,再者,邵阳市的地理位置影响,交通欠发达,外来流动人口较少,
2、也严重影响本地商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潭邵高速及洛湛铁路的通车,与周边地区及外地的交流将不断扩大,邵阳市的商业环境也将不断完善,商业潜力将被不断挖掘。2、从总体业态的分布来看,业态分布比较凌乱;由于历史及人文因素的影响,东风路、红旗路段一直以来是邵阳市商业活动的中心。但行业布局不是很有规律。在政府行政干预下形在的规模市场的只有湘桂黔建材市场,形成本地区建材行业的集散地。服饰行业主要分布于东风路、红旗路。80年代广场地下商场曾兴旺一时,但在九十年代开始衰落。东风路、红旗路商业行业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在邵阳市民心里形成一种潜在的意识,那就是购物都想到东风路、红旗路比一比、看一看,东风路、红旗路也穿插
3、分布有饮食、文化行业,基本上是历史形成的。休闲、娱乐业在邵阳的历史不长,从江北开发前的休闲一条街到邵水路的卡拉OK、音乐茶座,其经营状态都是无序的,90年代至本世纪初逐渐形成了比较有规模的休闲、娱乐场所,金龙、金海、白公城等都没有此类场所,江北的开发并没有让原有的休闲、娱乐业成长起来,只是原来的混乱状况已有改观。五一南路的电讯市场也是形成于上世纪末,其是伴随国家整个通讯行业的改革及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当初五一南路临街二楼也曾作为通讯市场经营,但从现今的情况来看,二楼已是毫无生气,我们可以从仅存的中天通讯城可以看出这个问题。饮食行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分布较散,在早期国有体制下,饮食行业是包含服务总公
4、司管理范围,随着体制改革的进行,商业系统的企业仅存一家归国有经营(邵阳大饭店)。大型超市进驻邵阳市历史很短,较大的有佳惠超市、步步高超市两大超市的位置并不是依小区而设,而是在商业繁华地段,其经营的类别有些地段的分布行业重复;在小区内或居民区的大多是杂货店,有些挂上超市招牌的卖场也只不是扩大了的杂货店。电器行业的分布在日恒电器城建成后逐步成行成市。3、从消费水平来看,由于本市大多数国有工矿企业的停业、工人下岗,收入来源有限,如2004年邵阳市人均GDP低于全省人均410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人平1219元,居民储蓄存款人均余额只有3900元,比全省人均少1530元,导致邵阳市民整体消费
5、能力较低。商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因为购买力不高的影响,本市的商业档次普遍不高,老百姓基本是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的需求。与发达地区相比,那种成群结队大购物的场面在邵阳市是很难以出现。我们在几家大型超市观察,大多数进场购物者均是少量购物,电器城的业主向我介绍他们主要是靠向周边下级经销商批发获利,在市区内零售数量极其有限。4、从产业发展政策来看,宽松政策环境为了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湘政发200410号文件确定了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同时,市委、市政府明确表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发展良好势头的重要举措。是带动相关产业,推动经济构成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措施,是促进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邵阳市 商业 行业 现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