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DNA生物合成课件.ppt
《第十章DNA生物合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DNA生物合成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DNA的复制,一、DNA的半保留复制,1、DNA的半保留复制:2、DNA复制的起始点和方向:3、原核细胞DNA复制(DNA指导下的DNA合成)1)DNA聚合酶I:2)DNA聚合酶II:3)DNA聚合酶III:4)双链DNA复制的分子机制:5)滚环复制:,4、真核细胞DNA的复制(DNA指导下的DNA合成)需要冈崎片段、RNA引物、DNA连接酶、解旋酶和蛋白质。5、反转录(RNA指导的DNA合成):6、DNA的损伤与修复:,1、DNA的半保留复制,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该假说推测:复制时DNA的两条链要分开,然后用碱基配对方式按照单链DNA的核苷酸顺序合成新链,以组成新
2、DNA分子。这样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1958年Meselson 和Stahl首次用实验直接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氯化铯梯度离心。,2、DNA复制的起始点和方向,起始点:含100-200个碱基的一段DNA,形成复制叉。1)原核生物:一个起始点,第一个DNA的复制尚未完成,就开始第二个DNA分子在同一起始点开始复制。复制叉移动速度约105bp/min.2)真核生物:多个起始点,形成多个复制泡和复制眼。复制叉移动速度约5*102-3bp/min。方向:可以朝一个方向,也可以朝两
3、个方向进行。,1)DNA聚合酶I,1956年由Kornberg 从大肠杆菌中分离而来。相对分子质量:109000。为一条单链,活性部位含有紧密结合的锌离子。聚合作用:催化四种脱氧核苷酸、镁离子、DNA模板、引物合成新的DNA链。3 5 外切酶作用:5 3外切酶作用:,2)DNA聚合酶II,相对分子质量:120000聚合作用:催化四种脱氧核苷酸、镁离子、DNA模板、引物合成新的DNA链。3 5 外切酶作用:该酶活性低,参与复制、修复DNA。,3)DNA聚合酶III,相对分子质量:140000聚合作用:催化四种脱氧核苷酸、镁离子、DNA模板、引物合成新的DNA链。3 5 外切酶作用:5 3外切酶作
4、用该酶活性高,是酶I的15倍,酶II的300倍。为真正的复制酶,DNA复制主要由它起作用。,4)双链DNA复制的分子机制,DNA聚合酶都只能催化DNA链从5 3端延长。A.冈崎片段和半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DNA进行复制时先合成较短的DNA片段,接着出现较大的分子,这种短片段称为冈崎片段。在细菌和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DNA半不连续复制:新DNA的一条链按5 3端方向连续合成称为“前导链”,另一条链的合成则是不连续的,先合成冈崎片段,再通过酶的作用将这些短片段连在一起构成第二条子链,称为“后随链”。,4)双链DNA复制的分子机制,B.冈崎片段的RNA引物DNA聚合酶催化聚合反应需要四个条件:四种脱
5、氧核苷酸、镁离子、DNA模板、与DNA模板互补的RNA短片段引物。RNA引物的合成称为“引发”引物RNA一般含3-10个碱基,由酶III在引物3端延长生成冈崎片段,再用酶I除去引物,最后连成后随链。,4)双链DNA复制的分子机制,C.DNA连接酶连接冈崎片段成为后随链。后随链的生成包括三个基本步骤:起始:RNA引物合成延长:以RNA为引物合成冈崎片段终止:引物脱落,碱基互补,连接成为后随链。,4)双链DNA复制的分子机制,D.母本DNA双链的分离DNA解链酶或解螺旋酶,解开一个碱基对需要2ATP供能,一旦解开马上有几分子的单链结合蛋白与之结合。DNA旋转酶或拓扑异构酶II:一般来说链的终止不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章 DNA生物合成课件 第十 DNA 生物 合成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6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