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课件.ppt
《第06章 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6章 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血液流变学是一门研究血液及其组分流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血液流变分析仪器(hemorheology analy-zer,HA)是对全血、血浆或血细胞流变特性进行分析的检验仪器。主要有:血液黏度计、红细胞变形测定仪、血小板聚集仪、血沉分析仪等。,第一节 血液黏度计,教学要求:1.掌握旋转式黏度计和毛细管黏度计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黏度计性能评价2.熟悉黏度计调校测定原理3.了解旋转式黏度计和毛细管黏度计性能指标、日常维护方法及常见故障排除,血液流变分析仪进展,第一节 血液黏度计,分类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仪器评价主要技术指标调校与维护常见故障及排除
2、,内容概要:,第一节 血液黏度计,血液黏度大小直接影响到血液循环中阻力的大小,必然影响组织血液灌流量。对血液黏度测定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一、黏度计的分类,按工作原理 分为毛细管黏度计和旋转式黏度计。前者按结构分为奥氏黏度计和乌氏黏度计,后者按结构可分为筒-筒式、锥-板式、锥-锥式以及棱球式黏度计等按自动化程度 分半自动黏度计和全自动黏度计,二、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毛细管黏度计 检测原理:按泊肃叶(Poiseuille)定律设计,即一定体积的牛顿液体,在恒定的压力驱动下,流过一定管径的毛细管所需的时间与黏度成正比。血浆比黏度(ratio of viscosity):血浆比黏度=血浆时间
3、/蒸馏水时间,二、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毛细管黏度计基本结构:包括毛细管、储液池、控温装置、计时装置等。,毛细管黏度计,二、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旋转式黏度计工作原理:以牛顿的粘滞定律为理论依据,主要有以外园筒转动或以内园筒转动的筒-筒式旋转黏度计(又称Couette黏度计)和以园锥体转动或以圆形平板转动的锥板式(又称Weissenberg黏度计)黏度计。,二、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锥板式黏度计工作原理:是同轴锥板构型,平板与锥体间充满被测样本,调速电机与圆形平板同速旋转,锥体与平板及马达间均无直接联系。当圆形平板以某一恒定角速度旋转时,转动的力矩通过被测样本传递到锥体;样本越粘稠
4、,传入的力矩越大。当此力矩作用于锥体时,立即被力矩传感装置所俘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其信号大小与样本黏度成正比。,锥-板式黏度计,二、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二、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基本结构:样本传感器 转速控制与调节系统 力矩测量系统 恒温系统,三、黏度计的评价,毛细管黏度计的特点价格低廉、操作简便、速度快、易于普及测定牛顿流体黏度结果可靠,是血浆、血清样本测定的参考方法,三、黏度计的评价,不能直接检测某剪切率下的表观黏度不利于研究RBC、WBC的变形性和血液的粘弹性等难,以反映全血等非牛顿流体的黏度特性,三、黏度计的评价,(三)仪器的评价与鉴定,旋转式黏度计的特点能提供所需不同角
5、速度下的剪切率被测液体中各流层的剪切率一致,使液体在剪切率一致的条件下做单纯的定向流动,三、黏度计的评价,可以定量了解全血、血浆的流变特性,RBC与WBC的聚集性、变形性等操作使用较为简单,是目前血液流变学研究和应用较为理想的仪器价格较贵,操作要求更精细,三、黏度计的评价,仪器性能评价 准确度:以国家计量标准油为准,在剪切率(1200)s-1范围内分别用低黏度油(约2mPa.s)和高黏度油(约20mPa.s)测定其黏度,要求实际测定值与真值的相对偏差3%,很重要哦!,三、黏度计的评价,分辨率:是指黏度计所能识别出的血液表观黏度最小变化量。取比容在0.400.45全血测试高剪切率200s-1状态
6、下,能反映出比容相差0.02时的血液表观黏度的变化在低剪切率5s-1以下状态,能反映出比容相差0.01时的血液表观黏度的变化,三、黏度计的评价,重复性:取比容在0.400.45血样,测量11次,取后10次测定值计算CV值在高剪切率时,血液表观黏度CV3%在低剪切率时,血液表观黏度CV5%,三、黏度计的评价,灵敏度与量程:测力传感器应具有10mPa灵敏度才能测定1s-1的血液黏度恒定剪切应力的黏度计,这一控制范围包括100mPa1000mPa,太重要了!,四、黏度计主要技术指标,性能指标 黏度测试范围剪切率变化范围黏度值重复性CV3准确度3%等 测试参数 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等,五、黏
7、度计的调校与维护,毛细管黏度计的调校与维护仪器调校:用重蒸馏水在37时测得时间比D=(t-t。)/t。,要求D1%仪器维护:残留液处理,毛细管污染处理温度控制,五、黏度计的调校与维护,旋转式黏度计的调校与维护仪器调校:用国家计量单位所标定的标准牛顿油,按仪器说明进行标定。日常工作中也可以用重蒸馏水检测仪器,看水的黏度是否为0.69mPa.s(37)仪器维护:电压稳定、机芯防尘、及时清洗测试头和剪血板及剪血锥,六、操作中常见故障及排除,1.“不能测试”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办法2.“突然停机”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3.测试数据与平时相差太大4.“自动冲洗仪不进水”和“不排水”,第二节 血小板聚集仪,教学要
8、求:1.掌握血小板聚集仪的分类及光学法检测原理。2.熟悉血小板聚集仪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和维护。3.了解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方法的发展简史及应用注意事项。,第二节 血小板聚集仪,血小板聚集仪的检测原理血小板聚集仪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及维护血小板聚集仪的应用注意事项,内容概要:,血小板聚集仪概述,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开始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1980年,Chrono-Log根据电阻原理设计了新的血小板聚集仪。1994年Ozaki首先应用了激光散射粒子计数测定法测定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仪概述,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生产血小板聚集检测仪,目前我国已经能生产功能全面、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多
9、通道同时检测的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一、血小板聚集仪的检测原理,光学法电阻抗法血液灌注压法剪切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法激光散射粒子计数法血小板计数法微量反应板法,光学法:,一、血小板聚集仪的检测原理,光学系统、反应系统、检测系统、光电转换和放大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二、血小板聚集仪的基本结构、性能特点及维护,二、血小板聚集仪的基本结构、性能特点及维护,性能特点环境要求:温度1030,湿度45%80%;通道一致性:3%;重复性误差(CV):5%样品用量:300ul左右;电源:AC220V20V,50Hz。,软件设计 血小板聚集仪配套的软件为主机和计算机之间双向通讯数据的传输建立了良好关系,可实现包括
10、图文数据实时显示、储存、发送、报告和既往图文数据查询等功能。,二、血小板聚集仪的基本结构、性能特点及维护,二、血小板聚集仪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及维护,维护和保养(1)不论试验或清洗都不可用硬物碰电极,以免损伤电极。(2)清洗时根据其聚集程度,可先用10%的次氯酸钠清洗,再用蒸馏水清洗,最后用生理盐水清洗,清洗完毕用无尘吸水纸吸干,插入干净的反应杯中放回检测位以免碰坏。,血小板聚集仪的主要检测指标诱聚剂: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ollagen)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e factor,PAF)肾上腺素(epinephrine)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06章 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课件 06 临床 血液 流变学 检验 仪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