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dna生物合成-复制201幻灯片课件.ppt
《第十章-dna生物合成-复制201幻灯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dna生物合成-复制201幻灯片课件.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NA的生物合成(复制)DNA Biosynthesis,第 九 章,本章内容,第一节 DNA复制的特点第二节 DNA复制的酶学第三节 DNA生物合成过程第四节 逆转录第五节 DNA损伤与修复,DNA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以密码的形式编码在DNA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并通过DNA的复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后代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自DNA转录给RNA,然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中心法则,1958年,Crick在总结了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的流动方向之后,提出了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中
2、心法则 代表了大多数生物遗传信息贮存和表达的规律,并奠定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科学关键问题的理论基础。,从DNA到蛋白质,通过转录和翻译,用基因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内合成有功能意义的各种蛋白质,这就是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1970年,Temin阐明了反转录现象的机制,DNA复制的特点,第一节,一、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一)概念(二)实验依据:密度梯度实验(三)生物学意义:1.保证遗传信息传递的忠实性 2.遗传和变异的统一,(一)DNA半保留复制概念 DNA进行复制时,双螺旋结构解开而成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
3、e),用于合成新的互补链(complementary strand)。子代细胞出现新的DNA双链,其中一股单链是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的,另一股单链完全重新合成,即两个子细胞的DNA双链,都和母细胞DNA碱基序列完全一致。,AGGTACTGCCACTGG,TCCATGACGGTGACC,CCACTGG,GGTGACC,AGGTACTG,TCCATGAC,TCCATGAC,AGGTACTG,AGGTACTGCCACTGG,TCCATGACGGTGACC,AGGTACTGCCACTGG,TCCATGACGGTGACC,+,母链DNA,复制过程中形成的复制叉,子代DNA,1958年由M.Meselso
4、n 和 F.Stahl 所完成的实验所证明。将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约十五代,使其DNA中的碱基氮均转变为15N。然后将大肠杆菌移至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同步培养一代、二代、三代。分别提取DNA,作密度梯度离心,将具有不同密度的DNA分离开。,(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明,密度梯度实验,实验结果支持半保留复制的设想。,含重氮-DNA的细菌,第一代,第二代,梯度离心结果,二、双向复制(bidirectional replication),原核生物复制时,DNA从起始点(origin)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A.环状双链DNA及复制起始点B.复制中
5、的两个复制叉C.复制接近终止点(termination,ter),真核生物复制多个起始点,复制起始点、复制子与复制叉(动画演示),三、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领头链(leading strand),随从链(lagging strand),四、需要RNA引物(prim
6、er),DNA聚合酶不能直接聚合游离的dNTP,必须由一段核酸片段提供3OH末端。,DNA复制的酶学,第二节,一、DNA复制的体系,(一)底物:dNTP,N=A,T,C,G(二)模板:DNA单链(三)引物:RNA,提供3-OH末端使dNTP可以依次聚合(四)酶和蛋白质因子:,(dNMP)n+dNTP(dNMP)n+1+PPi,二、DNA复制的酶学,(一)解螺旋酶(helicase)可以将DNA双链解开成为单链。大肠杆菌中发现的解螺旋酶为DnaB。,(二)DNA拓扑异构酶DNA(topoisomerase)通过切断并连接DNA双链中的一股或双股,改变DNA分子拓扑构象,避免DNA分子打结、缠绕、
7、连环,在复制的全程中都起作用。类型:拓扑异构酶I和拓扑异构酶II。拓扑异构酶I:能切断DNA双链中一股并再连接断端,反应不需ATP供能;拓扑异构酶II:能使DNA双链同时发生断裂和再连接,需ATP供能。,解链过程中,DNA分子会过度拧紧、打结、缠绕、连环等现象。,(三)DNA单链结合蛋白(single chain binding protein-SSB)可以维持模板的单链状态并保护模板不受核酸酶的降解。随着DNA双链的不断解开,SSB能不断的与之结合、解离。,(四)引物酶(primase)是一种RNA聚合酶,在复制的起始点处以DNA为模板,催化合成一小段互补的RNA。引物酶能直接在单链DNA模
8、板上催化游离的NTP合成一小段RNA,并由这一小段RNA引物提供3-OH,经DNA聚合酶催化链的延伸。,(五)DNA聚合酶 全称: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简称:DNA-pol 活性:53 的聚合活性 53核酸外切酶活性 35核酸外切酶活性,3 5外切酶活性,5 3外切酶活性,?,能切除突变的 DNA片段。,能辨认错配的碱基对,并将其水解。,1、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功能: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校读,对复制和修复中出现的空隙进行填补。,DNA-pol(109kD),323个氨基酸,小片段,5 核酸外切酶活性,大片段/Klenow 片段,6
9、04个氨基酸,DNA聚合酶活性 5 核酸外切酶活性,N 端,C 端,DNA-pol,Klenow片段是实验室合成DNA,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酶。,DNA-pol(120kD),DNA-pol II基因发生突变,细菌依然能存活。它参与DNA损伤的应急状态修复。,功能是原核生物复制延长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酶。,DNA-pol(250kD),2、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DNA-pol 起始引发,有引物酶活性DNA-pol 参与低保真度的复制 DNA-pol 在线粒体DNA复制中起催化作用DNA-pol 延长子链的主要酶,有解螺旋酶活性DNA-pol 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六)DNA连接酶(D
10、NA ligase)连接DNA链3-OH末端和相邻DNA链5-P末端,使二者生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接成一条完整的链。,HO,5,3,3,5,DNA连接酶,ATP,ADP,5,3,5,3,酶-AMP-P-DNA,酶-AMP,Enzyme-,三、DNA复制的保真性,(一)酶学依据:1.核酸外切酶活性和校读;2.复制的保真性和碱基选择。(二)机制:1.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2.聚合酶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3.复制出错时有即时的校读功能。,DNA生物合成过程,第三节,一、原核生物DNA生物合成,(一)起始阶段 1.辨认起始点,形成单链 2.合成引发体 3.合成引物,E.c
11、oli复制起始点 oriC,3个13bp串联重复序列:AT丰富,易解链,4个9bp(2组)反向重复序列,Dna A,Dna B、Dna C,DNA拓扑异构酶,引物酶,SSB,3,5,3,5,引发体和引物,含有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3,5,3,5,引物是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短链RNA分子。,引物,引物酶,(二)延长阶段 复制的延长指在DNA-pol催化下,dNTP以dNMP的方式逐个加入引物或延长中的子链上,其化学本质是磷酸二酯键的不断生成。催化此反应的酶:原核生物:DNA-pol 真核生物:DNA-pol催化不连续复制 DNA-pol催化连续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dna 生物 合成 复制 201 幻灯片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