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的发展前景分析概要.doc
《数字出版的发展前景分析概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出版的发展前景分析概要.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 络 教 育 本 科 毕 业 论 文数字出版的发展前景分析 作 者: 学 号: 专 业: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二零一四年四月十日摘 要 2005年,“数字出版”概念开始出现在我国,并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数字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出版业从初创,已经进入到升级换代的发展阶段,目前在内容生产、平台建设、渠道开发、技术研发、终端生产五大产业链内不断向纵深发展。论文首先对数字出版的定义、类别,以及数字出版国内外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比较。论文还对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主要趋势有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数字出版产业的技术环境增速发展、数字出版社会环境的逐
2、渐形成。论文最后对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加强深阅读内容开发,提高数字内容产品的市场契合度;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的应用转化;建立产业链协商机制,促进数字出版良性均衡发展;加强市场整合力度,做大做强知名品牌;规范数字版权管理,建立版权交易平台。关键词:数字化, 出版, 分析 目 录引言1一、数字出版概述1(一)数字出版的定义2(二)数字出版的类别2(三)数字出版国内外发展的比较3二、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4(一)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4(二)数字出版产业的技术环境增速发展5(三)数字出版社会环境的逐渐形成5三、对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建议6(一)加强深阅读内容开发,提高数字内
3、容产品的市场契合度6(二)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的应用转化6(三)建立产业链协商机制,促进数字出版良性均衡发展7(四)加强市场整合力度,做大做强知名品牌7(五)规范数字版权管理,建立版权交易平台8结语8参考文献9致谢10引言 2005年,“数字出版”概念开始出现在我国,并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数字出版业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内容生产、平台建设、渠道开发、技术研发、终端生产等五大产业链。有关统计显示,2012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935.49亿元,比2011年整体收入增长了40.47%。数字出版理论研究也得到了
4、发展,国家层面每年举行中国数字出版博览年会,并出版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回顾总结上年中国数字出版取得的成绩、预测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从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南京大学肖洋在2013年发表的博士论文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围绕产业环境、体制格局、产业结构、企业分类等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现状,梳理产业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存在的瓶颈问题,进而提出对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战略的建议,这篇论文是近年来数字研究较为深入和新颖的研究成果。有关数字出版的专著也不断问世,代表性作品有黄孝章、张志林、陈丹等著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版),刘锦宏著数字出版
5、理论、技术和实践:数字出版案例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版)等。数字出版首先由美国提出,并在西方国家取得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国外数字出版以“读者”为中心,实施需求带动服务的深度研究,并提供了相应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在数字出版主体上,传统出版商以其独有的内容优势成为数字出版商的引领者,构建起内容与平台相一致的发展模式。国外的数字出版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对于盈利模式的探索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比如依靠专业内容数据库销售的爱斯唯尔(Elsevier)模式、依靠提供海量内容网络搜索的谷歌(Google)模式、依靠软硬件结合的苹果(Apple)模式。本文将立足于我国数字出版的现实,借鉴和探讨国外的发展
6、经验,梳理我国数字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将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和推动我国数字出版创新、健康发展的建议。一、数字出版概述(一)数字出版的定义数字出版的定义因关注的重点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基于信息技术角度,数字化出版是指将整个出版活动的过程构建于计算机或终端设备之上,使出版物存储于光盘、硬盘等介质中,而出版内容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在。基于出版工作角度,数字出版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人类文化数字化传承的一种新兴出版形式。无论那种定义方式,可以看出数字化的核心包括三个方
7、面的数字化,一是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二是信息内容和载体,三是社会及个人的学习、阅读方式。因此,数字出版不单纯是信息技术或者是数字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更体现为这些技术因素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二)数字出版的类别分类是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因素将相同属性的个体归为同类,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所具有的个性。根据数字出版的形式,可以分为:网络出版,主要是以网络作为出版物的载体,包括在网络上发行和传播的期刊、广告、游戏、音乐以及其他各种信息资源。手机出版,这是伴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普及而飞速发展的一种数字出版形式,包括铃声、彩信、彩铃、图片等形式的增值服务,动漫、手机游戏、手
8、机图书杂志等。电子出版,是最传统的一种数字出版,在我国主要是与传统出版业相结合,以磁带、硬盘、光盘(VCD、DVD)等载体的图书、音乐等。2013年各种数字出版物形式具体数量参见图1。(产值,单位:百万元)数字出版物类型图1 2013年数字出版物产业收入情况柱状图【1】根据数字出版物制作和运营主体,可以分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平台,移动通信企业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资金优势,在其数量巨大且较为稳定的用户群众发行的数字出版物,我国目前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中国电信天翼手机阅读基地和中国联通手机沃阅读基地为代表。电子商务平台,以大大低于纸质出版物的价格出售数字化的图书,与苹果公司一起开创了数字出版的新
9、形式,主要以图书等文化资源为主的电商平台为主,如当当网、亚马逊等为代表,电商平台中亚马逊通过自主研发的Kindle阅读器在数字出版领域占有一定的优势。内容商平台,以原创文学网站盛大和出版发行单位建立的99读书网等为代表,凭借着海量的内容,内容商平台已经成为数字出版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三)国内外数字出版发展情况比较数字出版的发展基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较发达的地区,在数字出版领域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从单纯的出版物数字化发展到积极开发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在线数据平台建设,为数字出版的突破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我国的数字出版发展情况来看,
10、一方面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另一方面数字出版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许多方面需要尽快完善。从总体上来看,西方国家的传统出版商是数字出版商的主要构成和行业的引领者,其数字出版的内容和平台是一致的;在我国,数字出版的内容和平台处于分离的状态,以纸质出版物为主的出版商凭借内容优势成为数字出版的引领者,技术服务商通过吸引网络写手等方式成为数字出版的主力。具体来说,出版业条块分割导致我国传统出版业很难转变为数字出版企业。国外传统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充分借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在10年间完成了从传统出版商向科技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目前86%的销售收入从网络获得。我国的出版产业资源整合度不高,不同的媒体之
11、间存在严格的专业分工和行政性的垄断,因此传统出版企业很难完成向高科技的数字出版转变。传统出版企业缺乏必要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应对市场变化的危机意识不强,直接影响到其转型的进程。外资、民营企业对于人才的引进力度和吸引方式灵活多样,包括给予股权期权、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等等,我国的出版业在人才引进、保留、激励等方面不够健全,致使数字出版人才匮乏。此外,缺乏资本运作的经验、优质内容资源的缺失,也是导致传统出版业转型缓慢的重要原因。二、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一)政策环境日趋优化首先,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更加合理。2013年3月,在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进程中新闻出版总署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撤并成立国家新闻出版
12、广电总局,从而打破了过去媒体业务分割管理的局面,适应了“大传媒”融合发展的历史趋势,形成了统一的管理体制,便于新闻、出版、广电等各类媒体企业联合,从而实现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衔接。伴随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与数字出版有着天然密切联系的新媒体传播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虚拟与现实、线上(电子版、手机报)与线下(实体刊物)的融合形成了有力的保障,产业链间渠道与平台、平台与终端、终端与内容的融合将全方位展开。其次,传统出版企业加速转型。传统出版企业长久以来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与重要支柱。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数字化转型不仅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直接影响
13、到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市场主体构成、整体规模和经济效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过开展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评选,不断加大推动产业转型的力度。在此基础上,还将进一步总结推广成功转型企业的经验,紧跟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通过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的数字出版集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加大政府对数字出版技术研发的投入,完善基础工作建设,把握数字出版终端和传播、营销渠道特点【2】,激发企业推出数字出版新产品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项目牵引力度,加快新技术投入市场应用的步伐,推动企业确立产品重点。另外,在国家层面,一方面要注意在数字出版发达地区扶持重点企业构成我国数字出版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
14、要注意地区之间的平衡和特色,确保行业的整体提升和推进。(二)技术环境日趋先进首先,4G技术的不断普及。数字出版对于网络速度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不仅成为衡量用户体验的重要标准,也成为影响数字出版内容开发、形式选择和营销策略的关键因素。随着4G技术的普及,无线网络和有线互联网具有相同的高速,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具有手持、移动、便捷的属性,传统PC终端的网速优势受到极大挑战。数字出版转向移动化发展将会直接导致基于PC模式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变革。其次,大数据技术的提出。大数据技术以海量的信息存贮能力和强大的知识挖掘为代表,海量低价值的数据经过精确分析,整合成为价值更突出的信息资源。在大数据条件下,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 出版 发展前景 分析 概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