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
《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心理压力的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主讲人:黄丽 时间:200936下午半天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
2、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5.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二、新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第一,负担过重,过分疲劳。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教师除了上课,还要批改作业,出
3、各种练习题或考试题,如果是班主任就还得处理班务,进行个别教育,组织各种活动以及家访等。有一部分新教师一工作就当班主任,由于年轻加上经验不足,工作中往往疲于奔命,这样会导致心理冲突。第二,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新教师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客观现实往往让他们感到迷茫,社会现实和社会理想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差,“应该”与“是”之间存在冲突:应该做的做不到;不应该做的有时还必须去做。也就是说,新教师普遍感到,应该坚持社会理想,用理想模式来塑造自己,但难免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力求避免与现实中的不良因素同流合污,但有时又难免随波逐流;主观上想驾驭现实,但实际上又力不从心。如学校本来不应片面追求
4、升学率,但又不得不为之。领导的要求,家长的愿望,社会的议论等压得许多教师喘不过气来。老教师如此,新教师可想而知。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存在某种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两面性。一定程度的不一致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想自我要求太高,反而容易使个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过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新教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使他们感到困惑、紧张、焦虑、抑郁、孤独。第三,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与这些需求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新教师刚踏入社会,认识问题和解决问
5、题的能力还不特别强,面对个人主观需要与客观上难以满足个人主观需要的矛盾,往往无所适从。比如,想有所成就,但又不知从何下手;“天之骄子”回归平凡,但又不甘于平庸;想崭露头角,但又事与愿违;还有不知如何处理好继续学习与工作、个人与领导、个人与同事、个人与学生、个人同家长等多方面的关系。这些矛盾和困惑长期压抑在新教师的心中,使其难以主宰自我。在心理冲突困扰下,一些新教师从心里感到烦恼、紧张、不安、焦虑、压抑、痛苦发展为各种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心理障碍。一些人当无力解决心理冲突时,很容易消沉下去,感到什么都无所谓,情绪低落、抑郁,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第四,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新教师的自我认知偏差
6、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自我扩张型,其特点是过于悦纳自己,自我评价偏高,形成虚假的理想自我,常表现为过于看高自己而导致自负,自吹自擂,盲目自尊;二是自我否定型,其特点是对自我认识和评价过低,常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由自卑导致自轻自*,最终走向自我否定。三、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1.调整认知,找准压力源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源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职业特点:教师的工作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很多知识上不再比学生“闻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动摇和影响,由此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的教育对象
7、大多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个性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赖、孤僻、缺乏集体意识和劳动观念、意志薄弱等。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思想困惑多,心理冲突多,教师工作中的难题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新的理论和方法又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教师本人:教师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社会环境:社会
8、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包括了一系列的因素。首先,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这种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体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他们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社会成员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及遵守行为规范方面的高要求和高期望,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脑体倒挂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富的大款与教师长期的贫困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超负荷的劳动负出、劳动创造出来的巨大的潜在价值、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教师微薄的工资
9、收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次,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不正之风的蔓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成就动机难以实现,因而造成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明确了心理压力源,教师就有了努力的方向。面对心理压力,教师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强对职业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设置合适的目标,淡泊名利思想,完善人格。要不失时机地向社会宣传正确的人才观、科学的教育观及教师劳动的特点等,争取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2.放松情绪,减轻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
10、绪又作为一种剌激反馈到人的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步升级、逐步增强的。因此,放松情绪对于缓解压力非常有用。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放松训练这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控制紧张情绪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和呼吸的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能量的消耗,从而达到控制情绪强度的目的。转移注意转移注意的具体方法很多。如经常进行体育锻炼,适当从事家务劳动、丰富业余生活等。肌肉放松可以调节情绪紧张度,减轻压力感;肌肉紧张(运动)也能减轻情绪紧张,缓解心理压力。肌肉运动不仅可以转移注意,而且可以使体内的紧张情绪得到渲泄和释放,降低情绪紧张度。另外,肌
11、肉运动还能够有效地增强人的信念,发现自身的潜能,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从而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此,教师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便利条件,经常进行体育运动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可以调节教师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情绪得到松驰,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感。同时,又能陶冶性情,使人心胸开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与人交谈教师因为工作方式的相对独立性,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人际协作有限和自我封闭。因此,当教师出现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时,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无援、痛苦。与人交谈不仅可以使教师内心的消极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渲泄,把积郁在心里的能量及时释放出来,也可以使教师获得朋友、亲
12、属及社会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帮助教师抵御沉重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情绪对比。情绪对比就是使两种对立的情绪发生冲突,使正面的积极情绪战胜消极的反面情绪。具体做法就是当教师感到紧张、压力大时,找来一些极幽默的笑话、相声、漫画、书籍等来听或看,并从内心发出开怀大笑。人在笑时,体内心、肺等内脏器官得到了短暂的运动锻炼,一方面增强了有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剌激大脑产生出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的激素,这种激素是人体内的一种天然麻醉剂,它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减轻疼痛和不舒服感,消除厌烦、忧郁和紧张的心理状态。3.磨炼意志,增强抗压性心理压力是人们对外界剌激进行反映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它的大小因人而异。
13、同样的事件或剌激情境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心理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同样的外界刺激到底会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或称抗压能力)所决定的。抗压性较强的人,对于相同的刺激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小,抗压性较弱的人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大。人的抗压性不是天生的,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压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心理基础。首先,教师要加强意志独立性的培养。为此,教师要明确自己行动的目的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在行动上克服受暗示性,不屈从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其次,教师要加强意志果断性
14、的锻炼。为此教师必须全面而深刻地考虑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方法,懂得所作决定的重要性,明辨是非,当机立断,克服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人们在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时,一直处于动机斗争过程中,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大)。在行动中,敢于承担责任,敢作敢为。当然,也要克服轻举妄动和草率行动。轻举妄动和草率行动由于不考虑主客观条件,不考虑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和行动后果,常常带来行动的失败,从而造成心理压力。再次,要加强意志坚定性的培养。教师要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保持充沛精力,克服各种不符合目的的内外部困难和干扰,不屈不挠地为实现目的而奋斗,做到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最后,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
15、的自制性,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懒惰、恐惧、紧张、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扰。牛奶要怎样喝才更营养更健康牛奶要怎样喝才更营养更健康 众所周知牛奶的营养成分很高,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 1、每人每天喝多少牛奶好? 牛奶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喝少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喝多了则难以消化吸收,所以大家应根据年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量以及自身经济条件来确定每天的饮奶量。一般来说,成年人一天应喝400500毫升,即两瓶牛奶,建议至少要喝250毫升,即一瓶牛奶。经济条件许可最好三瓶即750毫升左右,但不宜超过1000毫升
16、。简单地说,就是“保证一瓶,争取二瓶,最好三瓶,不超四瓶”。 2、什么时候喝牛奶好? 牛奶是一种基础食品,以饭后饮用为宜。一天一瓶以早餐喝为好,一天两瓶以早晚喝为佳,也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在三餐之外的时间喝,但要注意先吃点富含淀粉的食物后再喝,以使牛奶在胃中有较长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营养素的全面吸收和利用。简单地理解,就是“早中晚都行,最好饭后饮”。 3、喝牛奶对胃有保护作用吗? 由于牛奶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良好的保护层,所以它可缓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对胃黏膜的侵蚀,减少胃部疾病的发生。日本早已有喝奶人群胃癌发病率较低的研究报道。相反,饮酒尤其是酗酒会增加内脏器官的负担,诱发或加重胃部疾病的发生或病
17、变。因此,我们还是倡议“多喝奶、少喝酒,最好以奶代酒”。 4、鲜奶与奶粉哪样更好? 奶粉是鲜奶经过浓缩、喷雾、干燥后制成的微细粉粒,其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变化不大,但氨基酸的利用率有所下降,部分维生素和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尤其是维生素C、B1破坏严重。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喝鲜奶更好。但奶粉便于储存、运输、携带,对于野外工作者、偏僻和缺乏冷藏设备的农村居民仍是较好的营养食品。值得一提的是,“奶粉事件”以后,广大消费者选购奶粉时要选择质量信誉度好的品牌和厂家,谨防假冒伪劣产品。牛奶要怎样喝才更营养更健康牛奶要怎样喝才更营养更健康 众所周知牛奶的营养成分很高,矿物质含量也
18、很丰富,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 1、每人每天喝多少牛奶好? 牛奶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喝少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喝多了则难以消化吸收,所以大家应根据年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量以及自身经济条件来确定每天的饮奶量。一般来说,成年人一天应喝400500毫升,即两瓶牛奶,建议至少要喝250毫升,即一瓶牛奶。经济条件许可最好三瓶即750毫升左右,但不宜超过1000毫升。简单地说,就是“保证一瓶,争取二瓶,最好三瓶,不超四瓶”。 2、什么时候喝牛奶好? 牛奶是一种基础食品,以饭后饮用为宜。一天一瓶以早餐喝为好,一天两瓶以早晚喝为佳,也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
19、在三餐之外的时间喝,但要注意先吃点富含淀粉的食物后再喝,以使牛奶在胃中有较长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营养素的全面吸收和利用。简单地理解,就是“早中晚都行,最好饭后饮”。 3、喝牛奶对胃有保护作用吗? 由于牛奶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良好的保护层,所以它可缓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对胃黏膜的侵蚀,减少胃部疾病的发生。日本早已有喝奶人群胃癌发病率较低的研究报道。相反,饮酒尤其是酗酒会增加内脏器官的负担,诱发或加重胃部疾病的发生或病变。因此,我们还是倡议“多喝奶、少喝酒,最好以奶代酒”。 4、鲜奶与奶粉哪样更好? 奶粉是鲜奶经过浓缩、喷雾、干燥后制成的微细粉粒,其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变化不大,但氨基酸
20、的利用率有所下降,部分维生素和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尤其是维生素C、B1破坏严重。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喝鲜奶更好。但奶粉便于储存、运输、携带,对于野外工作者、偏僻和缺乏冷藏设备的农村居民仍是较好的营养食品。值得一提的是,“奶粉事件”以后,广大消费者选购奶粉时要选择质量信誉度好的品牌和厂家,谨防假冒伪劣产品。一、积累与运用:1用诗词原句填空。(每题1分,共6分)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冀论诗)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为实现自己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心理压力 调节 心理健康 教育 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