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论文资料)课件.ppt
《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论文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论文资料)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欢迎光临 请保持会场秩序 谢谢合作,希望我们共同度过一段 美好的时光,精神障碍患者 的 社区康复护理,蒋霏霏 2009-9,康复护理,定义: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与护理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是研究病、伤、残者身体的康复、精神的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护理理论、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科学。,社区康复,是依靠社区本身的人力资源,建设成有社区领导、卫生人员、社团志愿人员、残疾人本人、亲属等参加的社区康复体系。社区康复可推行社会服务模式、家庭病床模式、社会化模式等多种服务途径实现服务目标。,康复护理的目的,康复护理的目的是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使患者尽量减少继发性功能障碍,使残余的功能和能力
2、得到维持和强化,最大程度的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重返家庭,回归社会。,康复护理的原则,(1)预防在先,早期进行,贯穿始终(前瞻 性)。(2)心身并举,教练结合,亲属参与(综合性)。(3)由替代护理促进护理自我护理,激发患者独立完成活动(主动性)。(4)注重功能活动的引发,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实用性)。,康复护理的基本内容,评定贯彻护理全过程。康复护理训练和指导。预防并发症、继发性伤残的发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患者营养护理指导。侧重“自我护理”和“协同护理”。,康复护理人员的角色,照顾者教育者执行者协调者管理者,社区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的理论基础康复护理的评定康复护理治疗技术 1、物理治
3、疗 2、言语治疗 3、作业疗法 4、中国传统的康复疗法,社区护理离我们多远,跳蚤定律、火烈鸟的启示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有不停进取才能突破自己并造福社会。作业治疗,作业治疗,定义种类重点介绍,精神障碍患者脱离社区康复的危害,精神病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的异常,严重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甚至亲友邻居同事和朋友的工作和生活,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因此,精神病人是职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其工作权利和相关利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一个人一旦患上精神病,单位往往主张一“休”了事,长“休”不止。这样便形成一个怪圈:精神病住院病休生活工作能力减退脱离社会环境适应不良生
4、活中应激事件精神病反复发作。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精神障碍患者脱离社区康复的危害,对于躯体疾病适当地休息、补充营养、恢复精神体力是完全必要的,但精神疾病的主要矛盾并非身体虚弱,早期表现为异常的精神活动,后期表现为社会功能的退化,长期住院和在家长期病休导致很多恶果:()丧失与社会环境的接触,使患者难以获取外界的信息,精神障碍患者脱离社区康复的危害,()被强制脱离社会,无所事事,患者感到生活没有寄托,沉缅于病态的思考之中;()使患者的工作能力退化,失去或减少经济收入;()失去与朋友、同事、亲友的情感联系,感到孤独;()觉得自己是社会和家庭的包袱,感到自卑、自责,有的因此而自杀或自暴自弃;(
5、)失去社会和家庭最起码的尊重,影响婚姻和家庭职能;()导致更高的疾病复发率。,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的必要性,当然,客观地讲精神病在发病期不宜坚持上班,也不可能正常上班,症状控制后短期休息也是必要的,但长期休息是不可取的。在某种程度上讲劳动就是治疗,娱乐就是治疗。精神病患者坚持工作和学习,其意义超过了工作本身。随着精神药物的研究进展,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层出不穷,精神病的治疗效果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家庭的看护下能够基本正常地工作和生活,有些人甚至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的必要性,过去大学生一旦患病往往立即要求退学。现在的事实证明,很多人坚持读完了大学,找
6、到了工作。过去曾在我科住院的多位病人在工作岗位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精神病人就是“废人”的观念应予以纠正和改变。但精神病人回归社会路途遥远,需要社会、医院、家庭和患者的共同努力。社会应为他们创造一些“特殊”的就业岗位,以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减少和减轻病情的复发,走出一病则休,越休越病的怪圈。,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一、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重要 意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历史并不长,国际上从本世纪60年代后期才蓬勃发展起来,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术、科学技术发展使之具备了一定的条件。,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精神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调查资料均表明,随着社会的变
7、革、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重新组合、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使社会生活中心理紧张因素、应激因素增加。,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有害刺激:如噪音、污染、拥挤等亦均对人们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使心身疾病的发生率和精神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据我国部分省、市调查,重性精神病患病率由50年代的2.7、70年代的5.4。,上升到80年代的11.4,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我国1982年全国12个地区精神病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表明,精神病总患病率为12.6;,时点患病率为10.54,以此推算全国有各类精神病人1395万人,而1990年统计,我国精神科床位总数约为84000张
8、,远非有限的精神科住院机构所能容纳。,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再从精神病的整个治疗过程来看,住院治疗也仅仅是一个短暂的阶段,更长的时间、经常性的治疗还是在社区。精神病中致残最重的是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总患病率分别为5.69和2.88。精神病人一人患病往往累及家庭和社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劳动生产,甚至造成危害。,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 的发展及现状 建国初期,精神病防治工作主要致力于建立新的精神病院、并在专业人员和防治机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工作重点放在对重性精神病人的收容、管理和治疗上。1958年在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积极防治、就
9、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的工作方针,重视了药物治疗和社会性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70年代以来,我国已基本完成城乡基层卫生组织的建设,各地精神病院都先后建立了防治科。负责以精神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了大规模的精神病普查及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了精神障碍的患病情况为制定精神卫生服务计划提供重要依据。并对大批基层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向广大非专业人员宣传和普及精神科和精神卫生知识。不少城乡建立了精神病三级防治网。,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开办了街道精神卫生工疗站,居委会精神卫生家访小组或群众性看护网,工厂开办的精神卫生工疗车间,有效地保证了对居住社区的精神障碍病人进
10、行治疗、管理及预防复发和社会康复工作。成为慢性精神病人康复和医疗的好形式。,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在农村广泛设立家庭病床、使广大农村精神病人在基层卫生人员的照顾下接受药物治疗并且鼓励病人尽早参加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大大降低了精神病的复发率和社会肇事率,提高了慢性精神病人的社会和劳动适应能力,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80年代起这一工作得到了重视。1986年由卫生、公安和民政部联合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必须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由卫生、民政、公安、教育等与精神卫生有关的部门或社团组织组成的精神卫生协调组”,有力地推进了社区精
11、神病防治和康复工作的发展。,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1991年,国家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八五”实施方案,把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并于1993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八五”期间,首先在60个市、县开展工作,在这些地区建立并形成社会化的工作体系,探索实行开放式的防治康复方法。,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这对有精神残疾的千家万户带来了福音,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全国残联将精神残疾的康复列入“八五”规划,这在国内外都是创举。虽然精神病社区防治和康复,不论在国际上和国内都是一项
12、正在发展、有待完善的新的管理方法和体制。但有政策的保障,通过大胆实践,定能开创新局面、跃上一个新台阶。,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三、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的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运用与精神卫生有关的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同时需要与社会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决不是哪个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其目的在于对精神疾病开展积极的预防,为病人提供及时和足够的医疗照顾,妥善管理和合理安置,促进健康。因此,必须大力开展精神病的社区防治康复工作。具体的做法是:,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1、组成由政府牵头,卫生、残联、民政、公安各部门参加的各级领导小组在
13、各级政府的主持下,建立市、县(区)、街道(乡镇)各级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机构一般由各级政府的分管领导同志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分别由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卫生、残联、民政、公安等部门)组成。,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市、县(区)两级设立办公室,从而形成了和地区行政系统相吻合的防治康复工作领导体系。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本地区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发动,协调关系,检查督促,总结和推广经验。办公室是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并代表领导小组领导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实施。其主要任务是掌握动态,收集资料,向政府反映情况,定期讨论和研究工作,处理有关的行政事务。,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2、依靠基层卫
14、生保健机构和城乡基层行政机构建立各级组织管理网络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涉及社会各有关方面,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协作和支持,需要有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八五”实施方案中要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家庭和精神病防治康复机构,要有机结合,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的组织管理网络”。,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据此,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采取的是在城乡各级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以地区专科医院为中心,与各级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相结合,由各级基层医务人员、病人单位、家庭和病人所在地区的居民组织的共同关心和参与下的群防群治组织管理网
15、络。各地的经验表明,凡是建立了领导机构、形成组织管理网络的地方,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就开展顺利,发展迅速。,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3、建立业务实施系统及初级卫生人员培训、普及防治精神病知识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其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需要有专业祝构和专业队伍。在我国主要是通过各精神病院的防治科而付之实施。各级精神病院防治科以及基层医院的卫生人员,便形成一个业务实施系统,这支队伍是实施社区防治康复规划的技术骨干力量。,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我国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的专业队伍相对还很薄弱,远远不能适应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需要。在技术指导网络的建设中,首要的问题是要重视人才培养,培训和提高各级从事精
16、神病防治和康复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即让基层的卫生人员,经过短期及定期的专科培训,成为专职或兼职的基层精神科医师,以他们为主,在基层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这对于就近诊治、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持续的综合性的服务而言,起着相当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有计划地向广大群众宣传防治精神病的知识,使群众从旧传统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主动提供可疑病人的线索,并在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中形成一个群众性的互助看护网。,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精神康复的工作重点应逐步从医院康复向社区康复转移,社区精神康复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合适的康复计划和措施,尽量改善精神病患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障碍 患者 社区 康复 护理 论文 资料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4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