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
《第十三章 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 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2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因信息的传递,生化意义上,基因是为生物活性产物编码的DNA功能片段,这些产物主要是蛋白质或是各种RNA。,(二)基因组(genome)某一物种拥有的全部遗传物质,即全部DNA序列。,(一)基因(gene):,中心法则(The Central Dogma),转 录,翻 译,逆转录,DNA,RNA,蛋白质,复 制,1958年,F.Crick归纳了中心法则;,1970年,H.Temin发现逆转录,补充了中心法则。,RNA复制,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1986年:Dulbecco R,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
2、动 1999年:中国正式加入HGP并承担1%的任务2001年2月:人类基因组草图表发表2003年4月: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克隆羊Dolly,1997年7月24日由Wilmeet小组克隆成功,DNA的生物合成(复制)DNA Biosynthesis,Replication,第 十三 章,DNA的生物合成包括DNA的复制、反转录以及DNA损伤修复合成三种不同的类型。,DNA复制的概况Basic Rules of DNA Replication,第一节,复制(replication)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DNA为模板按碱基配对的规律合成子链DNA的过程。发生
3、于细胞分裂增殖时(S期)。过程的研究一般采用三类系统:1)以X174 DNA或质粒DNA及其完成复制所必需的酶、蛋白质及其因子构成的体外系统2)以E.coli为模式生物,研究原核生物的复制3)以酵母和动物病毒为模式生物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复制的分子基础:DNA双螺旋结构和碱基配对 规律复制的化学本质:单核苷酸的聚合反应复制完成的保证:酶及各种蛋白质因子的参与,一、DNA的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
4、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的概念,子链继承母链遗传信息的几种可能方式,全保留式 半保留式 混合式,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第一代,第二代,细菌,(含,15,N-DNA),普通DNA,普通DNA,重DNA,重DNA,普通培养基,普通培养基,细菌DNA双链,密度梯度离心,15,N-DNA,14,N-DNA,重DNA,普通DNA,(14NH4Cl),(14NH4Cl),按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代DNA与亲代DNA的碱基序列一致,即子代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体现了遗传的保守性。,半保留复制的意义,遗传的保守性,是物种稳定性的分子基础,但不是绝对的。,复制时,D
5、NA从起始点(origin)解链,形成复制叉,大多数的复制是延两个方向延伸的,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二、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复制叉指的是DNA双链解开分成两股,各自作为模板,子链延模板延长所需要形成的Y字行结构。,AGGTACTGCCACTGG,TCCATGACGGTGACC,CCACTGG,GGTGACC,AGGTACTG,TCCATGAC,TCCATGAC,AGGTACTG,AGGTACTGCCACTGG,TCCATGACGGTGACC,AGGTACTGCCACTGG,TCCATGACGGTGACC,+,母链DNA,复制过程中形成的复制叉,子代DNA,A.环状双链DNA及复制
6、起始点B.复制中的两个复制叉C.复制接近终止点(termination,ter),环形DNA的型复制,复制子是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习惯上把两个相邻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定为一个复制子(replicon)。,真核生物基因组庞大,有多个染色体。真核生物每个染色体有多个起始点,是多复制子的复制。真核生物有数以万计的复制子,长度差别很大,在13900K碱基对之间。原核生物是单复制子完成复制,称复制体。,真核生物DNA复制形成复制子的电镜照片Electron Microscopy of replicating DNA revealsreplicating bubbles.,滚环复制(rolling ci
7、rcle replication),是某些低等生物的复制形式,如X174和M13噬菌体等。,其感染型的DNA为单链,复制时先形成闭合环状双链分子(复制型),随后正链在受核酸内切酶活性的protein A蛋白的作用下产生切口。3OH延伸,保持闭环的对应单链为模板,一边滚动一边进行连续的复制。滚动的同时,外环5端逐渐离环向外伸出。完成一次复制后,protein A把母链和子链切断3端沿母链延长,最后合成新的环状DNA。,滚环复制形成单链分子,滚环复制的电镜照片,取代环复制(D环复制,D-loop replication),是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复制形式。
8、特点:复制起始点不在DNA同一位点,内、外环复制有时序差别,需要引物!,原核生物DNA的复制,第二节,参与DNA复制的物质,底物(substrate):dATP,dGTP,dCTP,dTTP,总称dNTP聚合酶(polymerase):依赖DNA的DNA聚合酶,简写 为 DNA-pol模板(template):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引物(primer):提供3-OH末端使dNTP可以依次聚合 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以及无机离子(Mg2+),一、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dNMP)n+dNTP(dNMP)n+1+PPi,复制的化学本质单核苷酸的聚合,(1)DNA聚合酶,5至3的聚合活性
9、(5 3),焦磷酸的不断水解推动聚合反应的完成。,p,p,p,p,p,p,p,PPP,O,H,OH,O,H,5,5,PPi,N1,N2,N3,N1,N2,N3,5,3,3,3,复制的脱氧核苷酸聚合过程,聚合反应的特点,DNA 新链生成需引物和模板;遵照碱基互补规律按模板指引合成子链;新链的延长只可沿5 3方向进行。,DNA聚合酶,全称: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简称:DNA-pol,活性:1.53 的聚合活性 2.核酸外切酶活性,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是指能从核酸链的末端把核苷酸依次水解出来的酶,外切酶是有方向性的。,3
10、5外切酶活性,5 3外切酶活性,?,能切除引物及突变的 DNA片段。,能辨认错配的碱基对,并将其水解。,核酸外切酶活性,(一)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DNA-pol DNA-pol DNA-pol,Arthur Kornberg,(一)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分为三型,功能: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校读;去除引物;对复制和修复中出现的空隙进行填补,DNA-pol(109kD),二级结构:以-螺旋为主,AR共18个-螺旋IH区,50个氨基酸残基,覆盖IO空隙区IO区,空隙较大,容纳DNA,AF 323个氨基酸,小片段,5 核酸外切酶活性,大片段/Klenow 片段,GR 604个氨基酸,DNA聚合酶活性
11、 5 核酸外切酶活性,N 端,C 端,DNA-pol,Klenow片段是实验室合成DNA,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酶。,Klenow片段,DNA-pol(120kD),DNA-pol II基因发生突变,细菌依然能存活。它参与DNA损伤的应急状态修复。,复制时,DNA从起始点(origin)解链,形成复制叉,大多数的复制是延两个方向延伸的,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取代环复制(D环复制,D-loop replication),滚环复制(rolling circle replication),环形DNA的型复制,pol 与校读,修复有关小片段 5 3核酸 外切酶
12、活性大片段(Klenow片段)聚合活性、3 5外切活性 常用的工具酶 pol 它参与DNA损伤的应急状态修复。,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功能:是原核生物复制延长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酶。,DNA-pol(250kD),10种亚基组成的不对称二聚体、组成核心酶,具有53 的聚合活性和 5 外切活性亚基复制保真所必需亚基夹稳DNA模板,使酶沿模板滑动-复合物(夹子装配复合物)促进全酶组装模板上,增强核心酶活性。,20世纪90年代末发现的DNA-pol IV和DNA-pol V在DNA出现严重损伤时,参与DNA损伤的修复。,pol 与校读,修复有关小片段 5 3核酸 外切酶活性大片段(Klenow片段)
13、聚合活性、3 5外切活性 常用的工具酶 pol pol 真正起复制作用的酶,由10种亚基组成的不对称二聚体,、组成核心酶聚合活性、3 5外切活性,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主要成员,主要作用,解螺旋酶(DnaB)解开DNA双链,SSB 维持已解开单链DNA的稳定,引物酶 合成RNA引物,拓扑酶 使打结、缠绕、超螺旋的DNA松驰,DNA连接酶 催化双链DNA中单链缺口的连接,(2)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其他酶和蛋白质,E.Coli 基因图,目 录,拓扑酶,拓扑酶,引物酶,RNA-pol,RNA-pol,引物酶(primase),DnaG复制起始时催化生成RNA引物的酶 在模板的复制起始部位催化N
14、TP的聚合,形成短片段的RNA。这一小段RNA作为复制的引物,提供3-OH末端,使DNA-pol能够催化dNTP聚合。引物酶与RNA聚合酶不同编码的基因不同:rpoA D,rpoB C编码RNA-pol各亚基;对利福平的敏感度不同:RNA-pol敏感,DNA连接酶,连接DNA链3-OH末端和相邻DNA链5-P末端,使二者生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接成一条完整的链。,DNA连接酶(DNA ligase)作用方式,噬菌体和真核细胞的DNA连接酶由ATP提供能量细菌的DNA连接酶由NAD+提供能量,HO,5,3,3,5,DNA连接酶,ATP或NAD+,AMP,5,3,5,3,DNA连
15、接酶在复制中起最后接合切口的作用。在DNA修复、重组及剪接中也起缝合切口作用。也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酶之一。,功能,解螺旋酶(helicase),Dna B利用ATP供能,作用于氢键,使DNA双链解开成为两条单链,DNA拓扑异构酶(DNA topoisomerase)拓扑酶,DNA分子的碱基埋在双螺旋内部,只有把DNA解成单链,它才能起模板作用。解链过程中,DNA分子会过度拧紧、打结、缠绕、连环等现象,均需DNA拓扑异构酶,改变DNA分子构象,理顺DNA链,使复制能顺利进行。,拓扑:指物体或图象作弹性移位而保持物体原有的性质。,超螺旋的电镜照片(质粒DNA),解链过程中正超螺旋的形成,拓扑异构
16、酶(-蛋白),切断DNA双链中一股链,使DNA解链旋转不致打结;适当时候封闭切口,DNA变为松弛状态,从而改变超螺旋的圈数。反应不需ATP。可消除和减少负超螺旋,对正超螺旋不起作用。主要集中在转录区,与转录有关。,作用机制,拓扑异构酶作用特点既能水解、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拓扑异构酶(旋转酶),切断DNA分子两股链,断端通过切口旋转使超螺旋松弛。在利用ATP供能扥情况下,连接断端,DNA分子进入负超螺旋状态,每作用一次可引入2个负超螺旋;在不消耗ATP的情况下该酶可消除负超螺旋。分布于染色质骨架蛋白和核基质部分,与复制有关。,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ed DNA bindi
17、ng protein,SSB),亦被称为 螺旋反稳定蛋白,在E.coli由1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四聚体,结合单链DNA的跨度约32个核苷酸单位,作用时表现为协同作用。作用:维持模板的单链状态;保护单链的完整,防止核酸酶的降解,四种酶催化生成磷酸二酯键的比较,酶 提供3-OH 提供5-P 结果,聚合酶 引物和延长中的新链 dNTP(dNMP)n+1,连接酶 复制中不连续的单链 单链 不连续连续,拓扑酶 切断后的链 切断后的链 改变 拓扑状态,引物酶 NTP NTP 合成引物,(一)复制的起始,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DNA解开成单链,提供模板。,2.形成引发体,合成引物,提供3-OH末端。,二
18、、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起始,E.coli复制起始点 oriC,1.DNA解链,解链区,20-40个DnaA识别并结合,促使解链区解链。,DnaB在DnaC的协同下,解链,置换DnaA。,识别区,20-40个DnaA蛋白四聚体在ATP参与下与oriC的9bp重复序列结合。然后DnaB蛋白四聚体在DnaC蛋白的参与下和这个区域结合,DnaB具有解螺旋酶的活性,使其打开形成两个复制叉。,引发体,DanA 辨认复制起始点DnaB 解链DnaC 辅助解链DnaG 合成引物DNA模板链复制起始区域,引发体(primosome)含有解螺旋酶DnaB、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
19、体。,复制起始:辨认复制起始点,激活引物酶,合成引物。,引发体和引物,Dna A,Dna B、Dna C,DNA拓扑异构酶,引物酶,SSB,3,5,3,5,含有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DNA拓扑异构酶II通过切断,旋转,再连接,实现DNA超螺旋转型,在复制整个过程都需要.,3,5,3,5,引物是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短链RNA分子。十几或数十个核苷酸组成,53合成。,引物,引物酶,(三)复制的延长,复制的延长指在DNA-pol催化下,dNTP以dNMP的方式逐个加入引物或延长中的子链上,其化学本质是磷酸二酯键的不断生成。,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
20、核苷酸结合到新链3末端,使其不断延长。,复制的半不连续性,3,5,3,5,解链方向,3,3,5,领头链(leading strand),随从链(lagging strand),现仅发现53的DNA聚合酶,同一个复制叉中,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前导链,或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后随链,随从链。1968年,岡崎发现了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包含RNA引物片段)。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领头链的合成,引物,随从链的合成,冈崎
21、片段长度10002000核苷酸,随从链的模板DNA可以折叠或绕成环状,从而保持与领头链的正在延长区域对齐。,同一复制叉上领头链和随从链由相同的DNA-pol催化延长,Figure 8-21*Trombone model,复制过程简图,引物酶,原核生物基因是环状DNA,双向复制的复制片段在复制的终止子(ter)处汇合。,(四)复制的终止过程:切除引物、填补空缺、连接切口,terG,大肠杆菌的顺时针复制叉有4个连续排列的终止子的终止序列;逆时针复制叉有3个连续排列的终止子,当复制叉移动到终止子处,被称作终点利用物质(Tus)的蛋白质会结合在ter序列上,阻止复制叉的移动。,随从链上不连续性片段的连
22、接,DNA复制完成后两个子代分子以连环体的形式存在,需要由TOPO IV将其中的一个环状分子切开,使两个子代分子脱离后再将其切开的DNA连接成环状的分子。,小 结,主要成员,主要作用,DnaA 识别复制起始位点,解螺旋酶(DnaB)解开DNA双链,SSB 维持已解开单链DNA的稳定,引物酶 合成RNA引物,TOPOII 使打结、缠绕、正超螺旋的DNA松驰,DNA-pol DNA复制,DNA-pol 水解引物、填补空隙、修复作用,DNA连接酶 催化双链DNA中单链缺口的连接,终点利用物质(Tus)使复制叉的移动终止在终止子处,TOPOIV 切开两个子代分子连环体形式,第三节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23、,方式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复制的高保真性(high fidelity)形式 双向复制(bidirectional replication)过程 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真核生物复制的基本过程与原核基本相似,真核生物每个染色体有多个起始点,是多复制子复制。复制有时序性,即复制子以分组方式激活而不是同步起动。有关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资料主要来源于SV40病毒和酵母的研究。,(一)常见的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有五种,DNA-pol,起始引发,有引物酶活性,可催化RNA链的合成。,延长子链的主要酶
24、,有解螺旋酶活性。(DNA-pol III),参与低保真度的复制。,在线粒体DNA复制中起催化作用。,DNA-pol,DNA-pol,DNA-pol,DNA-pol,都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复制起始和延长中起关键作用。PCNA为同源三聚体,具有与E.coli DNA 聚合酶的亚基相同的功能和相似的构象,即形成闭合环形的可滑动DNA夹子,在RFC(相当于-复合物)的作用下PCNA结合于引物模板链;并且PCNA使pol获得持续合成能力。PCNA水平也是检验细胞增殖的重要指标。,在复制叉形成,pol 合
25、成RNA引物及20nt-30nt的 DNA生成后,DNA-pol/通过PCNA的协同作用,逐步取代pol,在RNA引物的3-OH基础上合成领头链和随从链。,RNA引物由核糖核酸酶H1和翼式核酸内切酶-1(FEN-1)或FEN1/DNase切除,FEN1有切除引物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和内切酶活性。缺口由DNA-pol 填补。,近些年在真核生物中又发现了DNA聚合酶10多种用于DNA损伤修复的DNA聚合酶。T抗原可解开复制起点处的双螺旋,其功能类似DnaB.蛋白质RPA由宿主细胞的基因编码,可结合于单链DNA,功能类似于原核生物的SSB。真核也需要拓扑异构酶II与DNA连接酶的参与。,小 结,主要成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章 DNA的生物合成课件 第十三 DNA 生物 合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4478.html